我觉得衣柜门没有存在的必要。使用一个有门的衣柜的手续是,打开衣柜门,拿出衣服,关上衣柜门。其中我真正想做的只有拿出衣服这一步,另外两步是因为衣柜有门,迫于无奈只好做了。如果衣柜没有门,那直接拿出衣服就可以了。没有了门,也就不需要两个侧面来装门,所以衣柜也不需要侧面,当然也不需要顶、底和背面。我觉得衣柜就应该是几根杆子,用来挂衣架,衣架上挂着衣服,你可以从任意一个方向看见衣柜的内容,而且拿出衣服只需要一步。杆子不能悬空,你可以考虑把它们插在墙上或者吊在天花板上或者做个架子让它们立在地上。架子有点碍事所以我倾向于吊天花板上或者插墙上。相比之下,衣柜最有用的一个面居然是顶。因为你可以往衣柜顶上放东西(如果空间够大的话)。换句话说,衣柜顶同时也是置物架的底。为什么要有底?因为重力往下,所以要有个底挡着东西不往下掉,其余几个面都不需要。衣柜不需要底因为已经有地板当底了,往底上再放一个底岂不多余。从另一个角度讲,衣柜的顶还是完全没有用,因为有用的部分是“置物架底”而不是衣柜顶。我还是建议你把衣柜顶拆掉,然后如果有需要往衣柜顶上放东西的话,再插块板子当置物架底。同样地,除了插块板子在墙上以外,你也可以选择把板子吊天花板上。
抽屉还是有意义的。如果没有抽屉而只有抽屉底的话,你就只能从侧面看抽屉,但是有了抽屉,你就可以把抽屉抽出来从上面往下看抽屉。考虑到抽屉大多是比较扁的长方体,俯视图的视野通常不错。实际用起来,因为抽拉抽屉造成的晃动,抽屉里的东西可能会从侧面掉出来,所以抽屉的侧面是有必要的。我刚才还说“只能从侧面看抽屉”来着,这下有了侧面,不能从侧面看抽屉了,能从俯视图看抽屉显得更加重要。另外,如果抽屉最上一层没有顶的话,你就可以直接看到抽屉内容的俯视图了,所以抽屉最上一层不需要顶。既然不需要顶,那也就不需要抽拉,既然不抽拉,也就不会晃动,既然不会晃动,也就不需要侧面来防止东西掉出来,这样一来你就把最上一层的顶和侧面都拆掉了,第二层现在成为了顶层。所以,如果你的抽屉有三层,那么它其实有四层,只是最上面一层的顶和侧面都被拆掉了,因为不需要。
有关视野的困难,用透明材料能解决一部分。比如,玻璃柜子允许你从侧面看抽屉内容(虽然视野很差)。玻璃杯子很常见,因为从侧面看杯子里装的液体动来动去很好看。虽然饭碗的用途和杯子类似,但很少见玻璃饭碗,是因为饭在碗里不会动,没什么好看的。除此以外,玻璃易碎,易产生划痕,实在很麻烦。这么麻烦,我们还是坚持用玻璃杯,可见液体动来动去有多好看。
床让我比较为难。首先,床架似乎没多大必要。可以想象在潮湿或者虫子多的地区,床架有其价值。但在更多地方,床架的意义似乎是把床垫抬起来,产生床垫和地板之间的置物空间。问题是为什么只抬到半米高呢?如果抬到一米高,不就又多了半米的置物空间?我喜欢额外置物空间,所以很多年来,我都觉得高低铺床远优于普通单层床。七岁的时候,爸妈让我给自己挑个新床,虽然我一个人睡,但还是选了个高低铺的床,否则床垫到天花板之间的两米空间岂不浪费了。之后很多年里,当我睡上铺时,总觉得下铺有人,睡下铺时,总觉得上铺有人,这个高低铺床可以说是我人生最弱智的决定之一。如果能重来一次,我会选下铺是课桌的宿舍床。说回置物空间,既然床下可以是置物空间,那么自然的问题是,为什么不往床垫上方插块板子做置物空间?其中一个原因是人不喜欢天花板(或置物架)离自己脑袋太近,压抑。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床架两米高,床垫离天花板只有几十厘米,也很压抑。另外一个原因是,床面积比较大,做这么大面积的置物架很困难,不稳定,而地板很稳定,所以用地板当置物架的底顺理成章。总之,半米高的床架是个折衷的的选择,既不浪费床这么大的面积,又不高得让床顶天花板。除此之外,我还怀疑床的高度是根据桌子高度而定的。我们花在桌子上的清醒时间很多,桌面高度决定我们习惯的视野高度。如果床特别高或者特别矮,导致视野高度变化,房间可能会显得陌生。何况床本身也经常被当作椅子用,所以床高和椅子等高很自然,而椅子高度是根据桌子高度决定的。
近几年能电动调整高度的办公桌变火了,据说不少人喜欢站着办公。我喜欢躺着办公。
我喜欢躺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