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牺牲,也就决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而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是全体社会劳动人民的贡献,更是离不开一些少数精英们的努力奋斗。
当我们拖着疲软地双腿走下青城山时,已是中午时分,经过片刻休整后,我们随小巫美美的脚步去往都江堰风景区。
在约四十分钟左右的车程后,我们到达都江堰风景区。该风景区的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而今我印象颇深的就只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和都江堰水利工程了。
二王庙
其中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及其子而建立的祀庙。祀庙背山面水,环境幽静,内有古树林立,郁郁葱葱。庙内香火鼎盛,李冰和儿子二郎的塑像“巍然耸立”。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可供游客喝茶而用。庙内石壁上还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三字格言:“深淘滩,低作堰”。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104/1a8641a2babc38f9.jpg)
走过二王庙,我们来到了庙前的“安澜桥”。“安澜桥”为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的竹索桥,以木板为面,旁边设有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
安澜桥
远看安澜桥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夕阳斜照,漫步在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有点微微恐高的我缓慢而艰难地踩在木板上面,如乌龟一般向前“挪行”。忽然间,我的身体开始摇晃了起来,第一反应我紧紧地抓住扶栏,尽力是身体平稳下来,原来是前面几米远的一个大胖高个男生在搞怪,他用力在上面蹦跳着,还故意在左摇摇右晃晃地,吓死我了!一个侧头,我又看见了桥下的水流汹涌湍急,瞬间我脸色煞白两腿发软,我已无力前行半步,只好依附着扶栏,安神定气,等他走远后,我才继续踩着木板桥面,战战兢兢地过了安澜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104/c4c101317a299e7d.jpg)
都江堰大水利工程
过了安澜桥的一边,我们便开始参观都江堰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大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由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构成。而对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鱼嘴分水堤。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104/54dd06c8bf3c95c4.jpg)
我们站在江边的堤岸上,远远的凝视着鱼嘴分水堤,那堤由水泥灌注而成上,很均匀地镶满了鹅暖石头,真是像极了鱼鳞。稍微远点的岷江上游,眼见绿水一片,浩浩荡荡的江水却因鱼嘴堤而被一分为二,即内江和外江,只是我到现在也没明白这鱼嘴堤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说出来真让人惭愧,恐怖也会笑死了“古人”。沿着水流的方向放眼向前更远的地方,只见丛山峻岭,隐隐约约,似乎天的尽头依然是一座座的山脉相连。
不知道这岷江流水路过多少万里,才抵达到这里,而当年的条件下,那些智慧而勤劳的人们,又是遭受了多少个风吹日晒,历经了多少次千难万险,才终于建成今日的坝堤?我沉默不语,任由内心波澜,起伏跌宕.......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86104/936b7a2ef308cd6c.jpg)
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才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这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可以说成都能有今日的富庶,绝对离不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贡献!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