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做父母的要警惕孩子的14岁现象……
很是触动。特地有选择的摘抄部分下来。
虽说自己家没有这么大的孩子,顺顺也还小,但她毕竟会长大的对不对。
孩子长大了,自我意识开始觉醒,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现在的顺顺不就是如此,不到二十一月大的娃儿,动不动就是“不”。
你让她去洗屁屁,太臭了,她说“不臭”,我说“那就别洗了,留着吧,香香的”,她就说“不香”,我问她,“那你是洗还是不洗,她看着你摇着头“不洗”……
人格上的逆反,是孩子在寻求成长的自我平衡。
一味地要求孩子像之前一样听话,孩子就会反抗,表现出共生绞杀。
所谓的反抗,不是不爱,只是想用更尊重自己的方式长大。
孩子其实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深以为然!
家长是孩子的引路人,不是孩子的掌控者。
荣格曾说:“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
打闹、犯错,从来不是孩子不学好的借口。
家长的态度,才是孩子成长的风向标。
让自己成为自己,
允许孩子成为孩子
1、明底线,让孩子知道行为的界限
《孟子·离娄下》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知道什么不能做,才能更好地知道什么能做。
不知规矩和底线的孩子,是不会长大的。
比如,可以告诉孩子说,“你可以不乖,但不能学坏。”
具体是:
①不能影响自己的安全;
②不可触犯法律条款;
③不可影响他人的利益等。
少而清晰,好操作,当然需要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
有了底线,就有了范围。
红线以内,孩子可以尽情地去探索、实践和发现世界。
毕竟,有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自由。
相信孩子也会受益终身。
2、接纳孩子的当下,给予爱和关注
周国平说:“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哭,你冲他笑,他便笑。
孩子有异样,说明榜样出现了偏差。
做好孩子的观察者,及时反思自己,方能助孩子回归正轨。
孩子迷路时,维护好孩子尊严,包容下孩子的偏执,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接纳孩子的现状,才能陪孩子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3、做自己,给孩子精神解绑
遗憾的是,更多的家长是“陪”孩子的事无巨细,忘了“读”孩子的内心。
家长牺牲自我成长,把精力全部投注孩子身上,非但没让孩子放松,反而变相增加了孩子的精神压力。
孩子会以为:自己不够好,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父/母不能更好做自己。
而孩子要的,不是父母的眼睛,是来自父母的能量。
有一个故事:51岁妈妈,陪孩子学习,最后考上研究生,孩子也考到一个很好的学校。
父母有光芒,孩子才有力量。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做好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的项背,助推孩子的成才。
教育孩子不是竞技,没有输赢,有的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感染。
孩子,是家长最美的乐章。
家长,是孩子的永恒的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