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边是否有一个熟人,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没戏了”。没戏了先生读书时,学习用功,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进了体制内,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进了事业单位,有的进入国企,还算顺风顺水,只是,越到后来,越觉得自己的路窄。
就是这样一段文字吸引了我,让我抱着这本入心的书“腾挪”了整整一个宝贵的下午。是的,这是何帆老师2022的新书《变量4》。
没戏了先生在自己日常工作中找不到意义,会议、表格、材料让他感到焦虑。同学聚会,他会有一种失落感,如今混得好的反而是当年学习很差的学生,出了什么问题?没戏了先生用智能手机晚,他只看国际国内大事,看完总是要嗒然长叹,没戏了。
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没戏了先生,也不乏连天抱怨不满的人,他们和这个时代有如此之大的隔阂,原因是什么?
A,30岁刚出头,周末看望父母,发现小区内没有停车位,于是将车停放在道路两侧,被贴了罚单,于是一怒一下,要求社区解决其停车问题,并状告小区物业不作为,管理不到位。后多次沟通联系本人,任性的A提出一个解决办法,给他解决停车位,周末回家随时停车。只是他不清楚的是,小区400多业主只有200个停车位,很多业主将车停放在周边停车场。
B,体制内人员,年龄35岁,时常抱怨小区管理不规范,垃圾筒放的位置离她家太近,夏天有味,物业张贴的公示不合理等等,拨打热线电话一个小时放不下,小问题物业及时整改,但仍不满意。终于有一日,物业人员理直气壮地让其缴纳物业费,如不缴纳将直接起诉到法院,并直言将法院传票寄到其单位,B不再找借口。
C,大学教授,对孩子期望值很高,是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家长,幼儿园时怎么看都像个天才,小学平平,中学贪玩,逆反心理严重,高中好像懂事一些,上了所普通大学,C认为很没面子,认为孩子应该再考个硕士、博士之类的,孩子没兴趣。C只能自己开导自己,现在博士多着呢,还找不到好工作 。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身陷其中,背负着生活的重负,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没戏了先生”或“看不惯先生”。
人不会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历史的激流奔涌向前,你在河流中,还是远远地在岸上?你是否还在质疑,这个世界不按你所理解的方式方法,可能会变得更好吗?
敲下这几行反思式的质问,其实是在考量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是否与时代脱离?是否与时代产生了巨大隔阂?是否被这个时代嫌弃?
新生事物总是简陋的、幼稚的、异类的、自相矛盾的。当一个人失去了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反省能力,被卡在了过去和未来的中间。

这也许就是还没有学会腾挪的我们。
腾挪,就是用空间换时间。这是一个围棋术语,如果在局部战斗中敌强我弱,如何避实击虚,弃取自如,变被动为主动。韩国棋手李世石的绝地反击,依靠的是强大的意志力和斗志,最重要的是精湛的腾挪战略。松阳民宿中的先锋书店,向游客宣告,精神世界乡村比城市更高一等,这是才是净土。
2022年,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腾挪之道。如果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很可能你的问题是错的,试试看,能不能给自己多一些时间,多一些耐心。
熬过去,就是海阔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