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丢由
一、篮球卡位
1.标签:给自己设计一个标签,作为自己的明信片。
例a:强亚东,36氪创办人,标签为“起名字”。曾在百度工作时详细研究过90后心理学,辞职创业后做的第一个项目叫做“叫个鸭子”,火遍大江南北。后以20万为酬劳帮他人起公司名字,竟起一个火一个。
例b:陈欧说“我就是自己的代言”。
例c:褚时健种橙子,起名为“褚橙”,并把自己的橙子和“企业家精神”挂钩。
例d:海底捞等于优良等位体验。
2.标志性事件
例a:檬姐曾花1000天每日早5-8在小树林苦读,把自己逼为年级第一,并得到各类发展机会。自那之后这一千天的故事便常常被提起。
3.认知偏差:别人眼中的自己,和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总是不同。
例a:泰勒,诺贝尔奖得主,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术水平评价。100个同学中有50个说自己的学术水平是班上的前20%,说明至少30个学生存在认知偏差。
解决方法:经常和朋友交流。自己给自己三个词标记,对比朋友给自己的标签。
4.强化标签
例a:张檬每天早起群打卡、微博转发、强化个人标签。
二、品牌矩阵
1.认识包围圈
a.一个稳定的标志:不能老换头像!
b.和名人建交,让别人做备书。
剽悍一只猫辞职后立志采访100个名人,一年间积累了60万粉丝。还利用不同的形态内容传播同样知识:有些人喜欢听,就用音频;喜欢读,就用文字...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借着访谈牛人的机会,他借助大V的光芒让自己的发言更有说服力。与此同时,大V也是他的个人备书。
当然,不是所有发力点都同样重要。比如剽悍一只猫的微博粉丝不过三万个,说明这不是他的努力重点。
2.情感认知价值
a.为什么有些抄袭文章,不能获得同等关注?是因为粉丝和作者本人产生情感联接,也就是超出作品之外的纽带,而这纽带无法被抄袭、更不能被时间打败,所以这也让IP的发展越来越好。
例a:故宫淘宝把庄严肃穆的故宫内容做成可爱的玩偶文具,深受大家喜爱,年收益率10亿,非常惊人。
3.IP组队结盟
IP、大V聚在一起做活动,彼此介绍粉丝,让流量相互流通、互助共赢。
例a:“爸爸去哪了”这个节目里,粉丝不但在爸爸之间流动,就连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粉丝。
例b:“奇葩说”,因为明星的聚合效应,导致每个明星身价倍增。比如蔡康永的《好好说话》等产品备受欢迎。
张萌自己有着长期的规划,和稳定的形象策划:
1.她经过调查,女性导师受欢迎+短发受欢迎,她便一直留短发,从未变过。
2.她从来不敢轻易换头像
3.每年坚持出书,保留自己在公众眼中的形象。
4.有能力找到名人备书。比如张亚琴、苹果全球副总裁葛军...
5.粉丝们都是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正能量集合体让负能量远离她
6.开发合伙人计划,争取IP聚合
三、顺势推销自己
1.热点事件:百度热点风云榜,并且结合自己
例a:徐小平曾说区块链有前途。他的留言被截屏泄密。他不生气,反而顺水推舟地讲自己的态度、还说要奖励告密者一个比特币,使得大家都把他和区块链链接。今后有相关项目也会找他投资。
2.借人
例a:很多人发微博都@大V。因为大V一个点赞就会让自己粉丝翻番。另外,张萌自己的早读微博也会让大家转发,不由得形成了病毒式传播。
例b:上海人生课老师陈果出名后,她的团队利用以前的视屏资源,帮她炒热人气。
3.营销节奏:key time
张萌自己就是每周一次小营销,每个月一次大营销,一共52次。
例a:三八妇女节、双十一,公众号都会发相关内容。而且春节结束后,大家都有奋斗的意图,所以各种个人成长课便会在春节期间快马加鞭地宣传。
4.张萌自己的例子
她用了以下方法把自己的《人生效率手册》变成畅销书:新书出版后的第一天、第一周、第一个月,最能决定编辑愿不愿意继续投入在这本书上。张萌利用自己的“全球青年大会”资源,在会场推销,成功营造大卖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