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34篇《邶风 匏有苦叶》(全)

《诗经》学习第34篇《邶风 匏有苦叶》(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3-31 08:26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34篇《邶风 匏有苦叶》

    【原文阅读】

    匏páo有苦叶,济jǐ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qì。

    有弥济盈,有鷕yǎo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雝雝yōng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dài冰未泮pàn。

    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译文参考】

    葫芦瓜有苦味叶,济水边有深渡口。

    深就垂衣缓缓过,浅就提裙快快走。

    济水茫茫涨得满,岸丛野雉叫得欢。

    水涨车轴浸不到,野雉求偶鸣声传。

    又听嗈嗈大雁鸣,天刚黎明露晨曦。

    男子如果要娶妻,趁未结冰来迎娶。

    船夫挥手频招呼,别人渡河我不争。

    别人渡河我不争,我将恋人静静等。

    【字词注释】

    (1)匏(páo):葫芦之类。

    (2)苦:一说苦味,一说枯。意指葫芦八月叶枯成熟,可以挖空作渡水工具。

    (3)济jǐ:水名。

    (4)涉:一说涉水过河,一说渡口。

    (5)厉:带。一说解衣涉水,一说拴葫芦在腰泅渡。

    (6)揭(qì):提起下衣渡水。

    (7)弥(mí):大水茫茫。盈:满。

    (8)鷕(yǎo):雌山鸡叫声。

    (9)不濡:不,语词;濡,沾湿。

    (10)轨:车轴头。

    (11)牡:雄雉。

    (12)雝雝(yōng):大雁叫声和谐。

    (13)旦:天大明。

    (14)归妻:娶妻。

    (15)迨(dài):及,等到;乘时。

    (16)泮(pàn):分,此处当反训为“合”。冰泮,指冰融化。

    (17)招招:招唤之貌,一说摇橹曲伸之貌。

    (18)舟子:摆渡的船夫。

    (19)人涉:他人要渡河。

    (20)卬:(áng),代词,表示“我”。

    否:不(渡河)。卬否:即我不渡河之意。

    (21)须:等待。

    (22)友:指爱侣。

    【诗歌赏析】

            这是一篇渴求爱情、婚姻的女性之歌。主人公是一位待时而嫁的女子, 她三番五次来到河边渡口,等待河对岸的恋人。期盼爱情的心充满了喜悦,而爱情的等待却又令人焦躁。这首诗所描述的正是年轻女子等候情人时又喜悦又焦躁的心情。

       据毛诗旧序称,此诗为“刺”卫宣公与夫人“并为淫乱”之作;连颇不尊序的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亦以为“其说可从”。这真不知从何说起。近现代的解释大多不遵从旧说,而认为此诗实在就是一首等候“未婚夫”“赶快过来迎娶”的绝妙情诗(余冠英《诗经选》)。

         首章“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全诗以“匏有苦叶”起兴。  “匏”是一种瓜,它成熟风干以后,可以把它对半切开来做水瓢。由于古代黄河流域菜蔬非常少,很多瓜的叶子都要摘来当菜吃,这个匏瓜的叶子一到夏天会渐渐变苦,就不能吃了。“匏有苦叶”点明了季节,夏天来了。而且,也暗示了这等候与婚姻有关。因为古代的婚嫁,正是用剖开的匏瓜,做“合卺”喝的酒器的。匏瓜的叶儿已枯,则正当秋令嫁娶之时。

          还有一种解释,是将“苦”字解为“枯”,葫芦成熟之后,藤上的叶子就枯了,因而叶子枯了才将葫芦采下来,已经没办法吃,只能拿来当作装水的工具了。水深时,就把空葫芦绑在身上,以便增加浮力;水浅时,那就可以在葫芦中装了水,挂在肩上。

            这就引出“济有深涉”。“济”是渡口,“涉”是徒步蹚水。女子在济水渡口等候,男朋友在河对岸。她当然要关心河水的深浅。那个时候并不是到处都有桥,没桥的地方就只能涉水过河。怎么过呢?“深则厉,浅则揭”。有学者解释,“厉”与“砅”lì同音,“砅”的意思是踩着石头过河。这是过去的一种渡河设施,就是在水里竖一溜大石头,间距很小,高出水面,供人们踩在上面过河,称为“跳蹬”。“揭”就是把衣裳角挽起来,这是直接踩水过河的动作。因为对岸的男朋友还没有过来,这个女子就在心头念叨:水要是深了,你可以从那个跳蹬上过来嘛;要是还不深,你就挽起衣裳,直接就踩水过来嘛。只有恋爱中的人,才会想得这么细。替对方想这么多,正透露出她这边等候急迫,催促男生就不必犹豫了。

          第二段“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有弥”就是“弥然”,形容水满出来的模样。“有鷕”则是“鷕然”,形容鸟叫声很响亮的模样。度水之处望过去,满满一大片都是水,耳中传来了几声“雉鸣”,那是岸丛中正在求偶的雉鸟之“爱情曲”。这雉鸣叫得女主人公心烦意乱,便不免于焦躁中生出几分嗔怨:虽说这济水茫茫涨得已满,但你若赶着车儿过来,那水连车轴也不会浸过呢!为什么你还磨磨蹭蹭、不见人影?明明是“有瀰济盈”,却又断言“济盈不濡轨”,正是绝妙地传达了女主人公焦躁等待的奇特心理。再配上“雉鸣求其牡”的声声叫唤,令人感到这求爱的叫唤,仿佛不是发自雉鸟,倒是发自那性急的姑娘呢。

            第三段“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现在天已渐渐大亮,通红的旭日升起在济水之上,空中已有雁行掠过,那“雝雝”鸣叫显得有多欢快。前面一段的描述,是先在视觉上看到满满的水,然后听觉上感知雉鸟在叫。这一段相反,先听到大雁叫声,引着抬头,然后视觉中充满了朝日升起的光泽。但对于等候中的女主人公来说,旭日雁鸣并没有化解心中的焦躁,似乎更还深了几分。要知道雁儿北飞,预告着冬日就要结束,春天就要到来。当济水冰融化的时候,按古代的规矩便得停办嫁娶之事了。所谓“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冰泮而农业起,昏(婚)礼杀(止)于此”(《孔子家语》),说的就是这一种古俗。明白了这一点,就更能懂得女主人公何以对“雝雝鸣雁”特别关注了:连那雁儿都似在催促着姑娘,她就不能不为之着急。于是“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二句,读来正如发自姑娘心底的呼唤,显得十分热切。如果你要娶妻的话,得在河上结冰还没解冻融化之前啊!

            诗之末章终于等来了摆渡船,那定是从对岸驶来载客的。“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水太深的时候,过河就得靠渡船了,掌渡船的就是“舟子”。 船夫大约早就体察了女主人公的焦躁不安,所以关切地连声招唤:“快上船吧!”但他知道,这姑娘急的并不是过河,恰是在驶来的船上没见到心上人。“人涉卬否”中的“卬”是“我”的意思,发音上接近闽南语的“我们”,所以那是一种撒娇的口吻:人家渡河,我们不要啦!人家渡河,我们不要啦,因为还要等朋友,朋友没有来嘛!“人涉卬否”二句之重复,重复得可谓妙极:那似乎是女主人公怀着羞涩,对船夫所作的窘急解释——“不是我要急着渡河,……不是的,我是在等我的……朋友哪……”以“卬须我友”的答语作结,结得情韵袅袅。船夫的会意微笑,姑娘那脸庞飞红的窘态,以及将情人换作“朋友”的掩饰之辞,所传达的似怨还爱的徽妙心理,均留在了诗外,任读者自己去体味。

    【《匏有苦叶》学习的反思探讨】

          松散结构亦是妙趣拼贴

          本诗与前面读到的诗不同,之前的诗大多都有反复的形式,借由重复与改动,表现出清楚的层次秩序。“匏有苦叶”则不然。就连开头的“匏有苦叶”四字一句,后面都没有重复出现。唯一的重复是倒数第二和第三句的“人涉卬否”。

          缺乏其他诗的那种结构暗示,使得传统上这首诗的解释极为分歧。有一种说法将四段连接起来是:第一段,教人做事情要能应变,不同情势用不同方法;第二段,一位女子听到了母雉求公雉的叫声,油然而生对于伴侣的思念;第三段,听到雁鸣之声,想起来这是涨水的秋天,车子渡不了河,只好计划,那么也许到了大冬天,河上结冰,车子就能够从冰上驶过,会是比较适当的时机;第四段,别人要渡河了,船夫招她,她不去,因为要等心目中那个男人时候到了来迎娶,那时才能渡河。

            但另外有一种相对现代的解法,可以参考。王静芝的提示:“由首至尾皆以涉水为贯,故知为河滨之地乡里所唱。”意思是这是河滨生活的collage(拼贴艺术),不同时刻不同人的故事,但因为都发生在河滨渡头,所以就把它们摆在一起,拼成了一首歌。这是从渡船头看过去所记录下来的河滨散记。   

            从这种角度读,那么第一段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渡河方式的描述。第二段是上游大水下来,水满时的自然景观。第三段则是深秋近冬时,人车都无法直接行过渡口了,若要嫁娶,那就只好等河冰坚冻的时机了。第四段就更有趣了,是一个当下现实的snapshot(小即景),也可以是唱歌的人增加的一点撒娇气氛。

          如此一来,这首诗不但解读顺畅,而且还让我们佩服,短短几句,就给了关于渡头环境的一份丰富白描。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的婚恋诗(1)

              《诗经》中的爱情诗,作为上古时代青年男女感情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录,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美好、纯真的情感世界,折射出上古时代那纯正、健康的爱情观。这些诗歌不仅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而且表现出了当时人们对爱情的高尚理解和健康的追求,感情上都是率真、诚挚、热烈、淳朴、健康的,是人类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诗经》歌咏的是礼制完善之初周代社会男女交往的清纯、自然和本性,表现出了对人生命本体的尊崇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光辉的思想,是最纯朴的思想。概括来说就是纯真和美好,积极和健康,坚贞不渝,理智和道德。

            一部《诗经》,最有价值、影响后代最深刻的莫过于爱的诗篇,在305篇作品中,抒写男女相思相恋各种感情的诗篇,约有50首,约占《诗经》作品总数的六分之一。另外还有一些表现男女婚姻生活的诗,我们把这些诗统称为婚姻诗和爱情诗,总计大约有90首。

          《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思念的爱情诗,我们可以称之为魅力爱情诗;二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我们可以称之为礼仪婚嫁诗;三是表现对不幸婚姻的悲叹,我们可以称之为悲哀弃妇诗。

            在魅力爱情诗中,有男女之间互相的悦慕,如《郑风·出其东门》《郑风·叔于田》等篇;有男女的欢会,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鄘风·桑中》等篇;有男女之间真切深挚的相思,如《周南·汉广》《王风·采葛》《郑风·子衿》《秦风·蒹葭》等篇;有对婚姻爱情自由的追求,如《周南·关雎》《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篇。

          在礼仪婚嫁诗中,有的描写结婚的仪式和场景,表达对新婚的祝贺和礼赞,如《大雅·韩奕》《周南·桃夭》《召南·鹊巢》《卫风·硕人》《鄘风·君子偕老》《齐风·东方之日》《郑风·女曰鸡鸣》等篇;也有的表达了婚嫁中的欢乐、幸福、离别等各种情感,如《唐风·绸缪》《邶风·燕燕》《邶风·泉水》《邶风·新台》等。

            悲哀弃妇诗则反映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由于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社会分工不同,宗法制下财产所有权等众多因素,在婚姻关系中,女性所处的地位十分低下,出现了很多妇女遭弃的婚姻悲剧,如《邶风·柏舟》《卫风·氓》《邶风·谷风》《小雅·谷风》《王风·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等篇。

          《诗经》的婚恋诗,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反映了人们恋爱、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反映出周人的婚姻观念、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文化意义,并且以鲜明的形象、细腻的情感、率真的风格、多样的手法给后代文学以启迪和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34篇《邶风 匏有苦叶》(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mg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