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海淀的故事(三十三)北京大学和娘娘庙

海淀的故事(三十三)北京大学和娘娘庙

作者: 海淀老头儿 | 来源:发表于2022-11-27 07:04 被阅读0次

    海淀的故事(三十三)北京大学和娘娘庙

    小留流第143篇

       上回我们看过了下洼子石伴烧饼店和后来的下洼子副食店。结果眨么眼儿的功夫,拆迁大军杀到了下洼子,我们紧赶慢赶,挤过这波儿拥堵的搬家车流,好不容易快到下洼子和老虎洞的呐三岔口儿。

       嘿,岔口就在眼前了,多么熟悉的地方,多么亲切的下洼子。瞧,就连这儿的房子也像回到家一样的熟悉,神奇的还是俩房顶连在一起。走,赶紧到跟前儿看看。

    好嘛!还没动窝儿,刚一扭脸儿,呼啦超,眼前又被堵了个严实:

       My god ,完了、完了,搬家的大汽车又把路堵死了,自行车也过不了,等着吧。

    好吧,反正是来看下洼子,既然堵这了,索性欣赏、欣赏周边的景物。

    抬头一看啊,一座九十年代盖的高楼挡住了前方的视线。

    老邻居都知道,如果过了这楼前面不远就到了海淀路,我们都叫它后马路。

       来,咱们的思绪先过大楼去看看后马路,当然呐时还没有这大楼呢。走过大楼以后的这段儿路叫娘娘庙胡同,不远是后马路。

       瞧瞧,后马路是不挺宽的。大家看到马路的斜对面是北京大学南门,镇上的孩子去北大,一般走下洼子、娘娘庙这条路最近。

       北京大学位于畅春园东侧,这地方曾经是燕京大学,在这块土地上有着太多的故事,得空儿,咱们好好聊聊这里发生的故事。

    今儿先聊两句我小时候乱串北大的事儿:

      咱们先来瞧瞧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来了不是,瞧瞧,多老大的一片啊。校区北部有大片的古老建筑,这儿是曾经的燕京大学所在地。里面还有许老宅园呢,什么鸣鹤园、勺园、镜春园、朗润园。呐时燕大的正门在西侧,瞧,古老的校友门,多么高大上的门楼儿。

       图上一排排的楼房,是北大的南部,也就是挨着海淀镇呐一片,为50年代建造的校区,当然这里面也有老物件儿,比如西南角现在尚存的火神庙,还有清梵寺一点点的遗迹,当然还有离南门不远的娘娘庙,瞧这时候基本上还是完好的。

       北大南门由于挨着海淀镇,人口相对稠密,人们大多走南门,当然这里也有我一个。

       我小时候去北大俩事儿,一个是满处瞎串游,比如来未名湖跳上石舫玩水看天儿,您瞧呐水塔(博雅塔)有多好看。冬天的时候下到湖面玩儿冰,这里被学生们开辟成最佳的滑冰场,当然也是镇上孩子们滑冰的好去处。

       滑冰的人们都知道,滑野冰不大好玩儿,比如颐和园,天然的冰面太大不平整,有裂缝。而北大未名湖这儿有学生精心保养和维护,每天都要洒水泼冰。一到晚上,许多的学生穿着冰鞋边滑边推着一巨大的铁箱子,往冰面上洒水,让冰面更光滑,更好玩儿。

       当然不要去靠东和北岸近的地方去,日照的关系,那里冰面很薄,禁不住人的。人都不去呐些地儿,我呢不是二就是傻,想去探探冰的薄厚,结果裤叉掉冰窟窿里了,好在岸边儿水不深,努力的往上爬,裤叉、裤叉薄冰还是碎。扑腾了一溜够还真爬了上来了,开腿就往家跑。您想穿的是棉裤,一路往下流水,等到家时棉裤冻的打弯儿都费劲了。

       二一个去北大五四运动场玩儿,因为很近,一进南门就右转过一小窄胡同就是,那是跑大圈的运动场。可要玩儿篮球的话,一般去哲学楼边上呐露天篮球场,夜里有灯。您还别说,小伴儿们都挺有毅力,特能坚持,甭管冬夏老去玩儿,我们玩球一般早上六点就到了。

       记得一年的冬天,呐是一月一号,西北风嗖嗖的跟刀子是的,四外黑咕隆咚的,我们几个发小已经到了球场。大家知道,篮球要想玩儿的热闹,怎么也得六七个人才有意思。也许是天儿太冷的缘故,只有我们几个,前官园20号的“新生”、后官园的“三儿”和前官园21号的“乖子”

       您知道,天真的太冷了,可不管怎么着,我们还是借着昏暗的灯光用力的推球,天冷球也冰,没多久手都木了,球也难抓了,哥几个戳在那,嘚嘚的。用郭德纲的话说:呐孙子冻上了。尽管都这模样了,嘿,哥几个楞是坚持着没退场。

       终于天光见亮,彼此也看清模样儿了,我还嘚瑟呢,挥着僵硬的手比划一个胜利的姿势,同时裂开大嘴傻乐。您猜怎么着?我这一乐不要紧,对面儿的“新生”竟然指着我的脸突然大笑起来,紧跟着几个孩子相互指着对方的脸一起大笑起来。。。

       怎么呢?大家知道,人笑的时候,脸部的表情是非常丰富的,张开的嘴巴,笑弯的眼,鼻子耸起,脸颊也攒起来,就连眉毛也配合着笑。

       可今天,我脸都冻僵了只是没感觉了,一美得差儿是的还傻乐呢。本来嘛,冻的一副平静没有表情的脸,突然只有嘴巴咧成O型笑的模样,其它部位还是原样儿,一点没跟着变。

       您想这是一副多么搞怪的嘴脸呀?难怪小伴儿见我怪异的模样儿,不由的指着我的脸大笑起来:看、看他的脸不动混嘿。。。

       可、可他哪知道,他笑的样子跟我一德行,只是当时都不知自己什么模样儿。好嘛,我一见小伴这诡异的样子,我更乐了,嘴张的也更大了,自然更寒碜了,结果几个孩子相互指着对方大笑不以,说白了,就是四个O型的嘴巴对着O,根本看不出是笑还是什么?

       其实,也就不大的功夫,几个人的笑声突然戛然而止,一下子都意识到,对方滑稽的样子也是自己的模样儿,太寒碜,太丢人了。。。随即几个孩子默默的转身往回走,我也赶紧的抱起篮球跟着大家一起走,一路上再没人看对方,也再没人张嘴笑。

       也许人们很难想象出当时我们呐模样儿,本想在网上找张冻僵了还能开口笑的脸,结果没找到,要么开口大笑的脸,要么冻僵了的脸,没找到像我们冻僵了还傻笑的脸。

       很遗憾,曾经的那一幕无法呈现给大家了,只能在这说说了。呐几个还有联系的小伴儿,你们是否还记得这一幕?

       往回走的路上,几个小伴儿静静的,只有鞋底在地上的摩擦声儿,快到北大南门儿的时候,太阳也露了头儿,斜斜的阳光映照在一排排楼房的侧面,透过楼房的空档儿,也映红了楼缝西侧的一片四合院儿,呐就是“海淀娘娘庙”,瞧,多老大的一片四合院儿。

       这座庙可了不得,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十一年重修,全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俗称娘娘庙,这是一座女神庙,为东岳大帝之女“碧霞元君”。

       海淀这座娘娘庙坐北朝南,残存的庙宇还有山门,正殿三楹,东西配殿各三楹。据《日下旧闻考》记:明碑一座,翰林院编修济南沈渊撰,隆庆六年1572年立。又据1928年北平市特别政府社会局庙宇档案记:娘娘庙南墙东西长十二丈五尺,北墙东西长十九丈七尺,东墙南北长十五丈八尺,西墙南北长二十一丈七尺。共有房屋五十二间。庙内佛像六十六尊,什么铁磬、香炉、铁鼎、铁钟供桌什么的很多很多。

    解放前这里曾是“挑花工厂”,工人多为海淀镇的穷苦妇女。

       您猜怎么着?就这么一个很平常的挑花工作,居然让海淀镇的姑娘们干的风生水起,尤其呐“颐和园全景”刺绣的惟妙惟肖,深受时人的喜爱,作品远销东南亚一带。

                                                                             2019年2月18日

                                                                            2022年11月27日星期日  海淀老头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淀的故事(三十三)北京大学和娘娘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nq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