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三届五期)是我第二次参加WECC的培训,相比于第一次的困惑、怀疑、开放和接纳,这次更多的是思考和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家务艺术
丽萍老师讲的家务艺术课给我比较多的启发,我们确实可以让孩子承担一些真实的工作,比方说洗碗,我们现在的流程时孩子洗两遍,过后生活老师还会重新清洗。这种操作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洗不干净,所以老师还要重新洗?”丽萍老师提到可以在第一个环节由老师来清洗,便于洗干净污渍和油渍,清水漂洗的环节由孩子来完成,这样孩子的工作有真实的劳动成果,对孩子来讲也会更有责任感和成就感。
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需要承担家庭的工作,比如清洗窗帘、毛巾什么的,现在这些工作都是老师来承担,同时,孩子们白天的时间有些时段又不能更好的填满,如果这些事情由老师和孩子共同来承担,效果可能会翻倍,比如清洗窗帘,这一代的孩子应该没见过用脚踩来洗涤大件物品,这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是工作,应该会乐趣更多,而且对大孩子的大运动和体力锻炼也有好处;用搓衣板来清洗毛巾,应该也是劳动加乐趣参半,我们只需要多准备一套备用的毛巾就可以了。等等
自洽
郝冰老师讲道:“华德福进入中国十几年了,我们不能一直模仿下去,而要去转化,融入我们本土的文化,先要把我们自己做好。”
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也是我在整个培训期间思考最多的内容。华德福起源于德国,德国的民族文化比较强调动手实践的能力,在我之前看过的一本《没有边界的教室》一书里,作者的孩子曾在德国上小学,德国的教育体系是到了小学四年级就需要分流,一部分走学术路线,上高中读大学,还有一部分走职业技能路线,未来成为工程师什么的,在德国,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不亚于企业高管,并且他们愿意一辈子在某一个领域专业精进,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工艺很精湛,我想这可能是源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和教育。华德福教育里有大量手工的内容,并且称之为“入世”,以前我不能理解,想通了之后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接地气”,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强调“学而优则仕”,认为有成就的人就是要做官,我认为这样也容易养成眼高手低的习惯,想到这一点,我就能理解“入世”了。
培训时提到的人的三元、四元、七元等是我最不能理解的部分,但是放到德国的文化中就能很好的理解,这个国家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国家,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里天然就有这些内容,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就能理解华德福教育为什么这么讲了。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认为如果不能理解他的内容的话,那就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讲吧。
整个培训期间也学了很多歌曲,歌词的内容很多我们并不理解,有些旋律很好记,有些并不好记,但是我想只要是音乐,就应该能给孩子带来美的感受和艺术熏陶,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也流传下来很多优美的歌曲,并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文的含义也很丰富,我相信一定能给孩子带来更多更美的感受。比如李叔同的《长亭送别》,文字特别优美,也很朗朗上口,比如我小时候唱过的不知道是谁教的《捉泥鳅》,传递的画面很温馨,还有一点就是这些内容我们不需要去硬记,因为它们就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传承下去。
联结
最近一直在看科恩的《游戏力》这本书,科恩在书里反复强调了要和孩子建立联结,我想,说“联结是一切幼儿教育的基础”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就好像“沟通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说了什么,而在于对方听到了什么”一样,教育的关键也不在于我们教了什么,而在于孩子学习到了什么。那联结的基础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理解孩子吧!孩子只有在感受到被理解的时候,才会学到如何去理解别人。所以我想,不管是什么教育,核心都是孩子,理解孩子,才会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提供恰如其分的教育。
题外话:
在我自己带孩子的这几年,我是深深的感受到,孩子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带给孩子的要多得多,我认为,教育不是单向的教和学,而是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成人把我们多年习得的经验传授给孩子,孩子天然的真和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无限的想象力和创意也会激发出我们更多的能量。
在一些画面中我看到,老师蹲下来,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带着尊重和理解,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呈现出来最好的姿态吧。
写于2019年6月7日端午佳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