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April《结构人类学(上)》☆水星课程☆

April《结构人类学(上)》☆水星课程☆

作者: 956d9ce73cd5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17:21 被阅读0次

    ✿海报设计&课前筹备✿

    T这里我引用一段书中的精彩讲述,关于集体思维的格式化植入的问题

    重点注意:看到~~群体性固化思维!!!固化思维的反面是反思与审美所带来的觉知性主体,所谓合法主体就是你有否觉知到格式化与异化的进程,从而在群体性固化思维对你的格式化中脱离自身格式化而采取必要的主体自旋的姿态来建构自己的立场和行动的伦理支架!

    后面的大括号里是我们为何度人类学的一个动机情况。

    本周天的水星主题群体思维中的格式化与主体之维(待最后确定)

    海报初稿

    灵感来源如下:本书第十三章意图揭示的,原始人类纹面行为是语言系统和抽象能力较为初级的初民意图表达的源自其集体无意识中的形而上思想的具象手段,这样初级的符号化带来了初级的秩序,也带来了最早的格式化,当人类进入文明后,也进入了不断格式化(海报主体右边中间的规则点阵)与不断破除格式化的演变(海报右边偏右侧的具有编码特性的点阵)。而格式化的无论怎么演变,左边那个属于人的灵魂活性永远是托底

    这张图最吸引我的是老人的眼睛:沧桑中蕴含着慈爱、宁静、智慧、包容,那是母亲、是爱的源头!


    课程内容

    PART1 (PD)

    第一部分  人类学的主要流派

    人类学。从一开始,人类学就以他者为知识来源的起点,学科的理论发明建树通过远行、或长或短地留居异乡,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手段获得的对他者文化的了解作为材料依据。人类学一经产生就面临着如何说明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在既没有共同起源又缺少往来的情况下,却会在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出现相似的情况。

    不同人类学流派:

    A-古典进化论派。泰勒、摩尔根。认为人类历史和文化都是遵循进化发展的演变规律,所以不同民族的历史以及社会文化习俗等才会出现相似情况。

    B-传播论学派。 认为人类文化在一个地方一经产生就不断向周边传播扩散,人类文化主要靠传播,而不是创造发明。(让我联想到电影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豆瓣) 

    C-历史批评学派。 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注重实地研究并倾向于所谓功能观点,坚持对任何一种文化进行整体性的考察。主要理论为文化相对论,即每个社会都具有自身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要尊重这种差异性。

    D-英国功能学派。马林若夫斯基、布朗、埃文斯。开创田野调查法,能客观公正地用土著居民的看法去看待和理解他们的文化。

    E-文化形貌论派。本尼迪克特、米德。注重对文化与人格进行研究。能细腻地捕捉到文化和人格之间有着某些联系,男人、女人与文化的传承和对人格塑造之间的关联。

    F-新文化进化论 文化生态学派。认为文化不仅是单线进化的而且是多线进化的,文化与生态、生产技术及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构人类学的产生背景:

    二战后,各个殖民地纷纷独立,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原殖民地居民不在欢迎西方人类学家对殖民地进行调查,而是希望有自己的人类学者来从事研究。西方人类学开始衰落,渴望产生一种新的可靠实用的,放之四海皆行的理论,这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诞生了。

    第二部分  结构人类学的思想来源和内容

    思想来源:

    01施特劳斯曾戏称:地质学、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是他的“三个情人”。他认为,地质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都用模型来表现物质世界或心理世界的属性,马克思则将一种类型的社会现实还原为另一种类型的社会现实。受以上启发,他致力于发掘不断变异的神话故事背后支配性的整体模式。

    02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引入人类学研究领域

    03还借鉴了孔德、涂尔干、列维·布留尔、马歇尔·毛斯等的法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理论、中国阴阳对立互动的古代哲学及自然科学中关于模式、矩阵、整体及结构的观念等。

    结构人类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不同的文化分析,揭示人类的共同思维结构。

    列维·斯特劳斯根据不同文化的分析,将结构主义运用到以下这四个方面:人类认知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亲属结构的研究;对社会组织的结构分析;对神话的结构分析。这是最突出的研究。

    第三部分  对神话的结构分析

    斯特劳斯认为在神话千变万化的表象背后,必然有一种稳定的结构模式存在,它是人类活动的投影,这种心灵活动是无意识的,因此是跨越时空存在于全人类的。斯特劳斯在《神话学》四大卷中,共收集了南北美洲土著部落813部神话,在此基础上,参照欧洲古典神话,提炼出了“二元对立”及其中介为核心的神话结构的普通模式。

    斯特劳斯从四个方面将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精髓移植到神话研究中:

    A-引入语言和言语的概念给神话的性质定位。 在斯特劳斯看来,一个独立的神话故事可视为言语,是有意识创作的产物,潜在的神话结构则相当于语言,是心灵跨越时空的无意识产物,神话故事是神话结构的具体体现。神话的基本单位是超越音素和词素,出现在句子层面的“神话素”,如友好或敌对等系列人类社会关系、人类与兽类等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地形气候等天体范畴之间的关系等。

    B- 引入系统的观念。 斯特劳斯的神话分析并不关注对单个神话的阐释,或追溯其历时的演变,而是将一个神话原初的版本与其所有变体全部纳入一个系列,形成一个置换群,关注相互之间的差异,这个方法“不仅能够在混乱中建立起某种秩序,还能使我们领悟到神话思想深处的某些基本逻辑程序。”

    C-从语言表象研究转到挖掘无意识的深层结构。 在斯特劳斯看来,心理机制是一切事物的本原,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都是人心理的无意识深层结构向外界的“投射物”。斯特劳斯的“无意识”是“在语言中也可以发现的理智秩序”。这种贯穿在神话和其他一切文化现象中的理性的无意识结构都遵从中的“二元对立”的逻辑法则。【“二元对立”即原始人在从自然向文化的过渡中,学会了将自然与文化两大因素既对立又联系在一起。】

    D-发现了神话背后的基本主题和结构。 神话故事都围绕“性”和“食物”而展开;就其结构而言,设置了天与地、生与死、生与熟、自然与社会等一系列基本二元对立要素,它们以“性”和“食物”为固定不定的中介。因此所有神话都即人类从自然向文化迈进的神话。

    第四部分  对结构人类学评价

    结构主义人类学的主要价值。 为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整体论和系统观的研究模式; 借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将神话结构化和简约化; 挖掘出神话稳定的深层结构,在哲学层面动摇了西方#意识哲学理性传统历来的统治地位。

    对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批判: 仅仅依托神话分析来找到全人类的共同思维结构,这一设定就缺乏普适性; 素材大多来自南北美洲的神话,对东方神话鲜有涉猎,样本选择不全面; 过分拘泥结构,忽视了具体的细节,有形式主义、主观性倾向; 他始终未能回答神话究竟是什么?神话的存在究竟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PART2  (CYH)

    列维斯特劳斯作为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在长期的人类学研究中发现,人类学不是对一个个孤立的人类学现象的观察和统计,也不是去研究一个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必然规律,或者说,人类学研究的不是一个客体。人类学所面对的是现象,由人类诞生之日起互作用演变至今的,人类的认知和人类的主体间关系逐渐递进演化出的最终现象。

    结构人类学的研究会既如同考古一样,首先需要辨识和清理的就是所研究的对象和研究者自己在不同阶段发展出的固化的认知模式,然后会如同现代自然科学一样,整理分析人类关系结构中那个最基础的关系结构式,并统计这样的基础关系结构之上人类社会会演化出怎么样的更加复杂的社会形态。

    《结构人类学》(上)整个文集不仅在阐述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更是大篇幅的论证人类学的研究方式,这不是机械的教导,而是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关系演化出来的结果,尤其是结构主义之前的科学研究,携带着大量的由人类学机制造成的认知固化在里面。意识本身就会在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那里造成偏误。

    于是考古学式的辨识和清理就从人类学本身开始。

    首先辨认出哪些研究方式是出于研究者的主观归类、联系甚至是受到了其审美导向。或者出现了研究者将人类学现象归入一个人类社会必然的发展规律之上(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母系氏族这样的概念)。【1】如泰勒提出的像生物进化一般的继承性和逐渐分化的关系,但是这样忽略了人类生产水平在大区域跨越的可能性上把主观性暴露无遗,而博厄斯和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功能主义又将一切人类行为和功能性联系起来,这些都是典型的研究者受到了现代科学观念的影响。(第一章 绪论:历史学与民族学)

    然后,分析人类学出现的这样的认知谬误的人类学根源在哪,这和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一致的。【2】因此本书从音位学与亲属关系开始,对二元组织、巫术、神话、艺术进行构成性的分析研究,试图揭示不同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的文化文明底层的关系结构式。

    最后,寻找那个最能够成为解释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结构的对象,而非由这个关系结构演化出来的现象性存在。【3】因此,过去人类学试图规律化的那些对象——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等,它们是意识的,演变后的产物。只有通过现象分析它们背后的并非意识构建的关系结构原型,因此列维斯特劳斯选择音位学来接近社会现象后面的人类学关系结构。【混乱博物馆】生命游戏:另一种计算机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研究的前提——孤立系统

    如果人类学只是按照民族志的方式统计民族习俗这样的现象,那么不同的内外在环境影响下的民族学现象纷繁复杂,单纯的统计没有任何学术上的意义,而按照历史学的方式建立一个族群演变的模型,则面临着历时性资料的匮乏,而比较性的研究则依然会遇到一个主观性影响的问题,这使得无论历史学还是民族学,他们的研究维度都无法全面。那么研究不如从最基础的人类结构关系开始,而人类学充分研究的对象又提供了这个关系结构最好的实验室:一个个孤立的,包含成员数较少的,极少受到外部文化影响的族群。

    研究孤立系统能最少的受到群落发展出来的高级的意识化表象的影响,研究者更容易澄清得出现象背后的结构。【4】孤立系统的存在是相对性的,即使小到2个人,大到民族国家,大洲甚至整个地球的人类,以及相对性独立的文化界,学界,宗教界等,只要它的外在交互关系无法对其性质造成决定性影响,都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孤立系统。

    在这些孤立系统里产生的亲属关系、神话结构、艺术表现甚至科学研究都呈现出了一些关系规律,这样的关系规律甚至可以进一步的总结出一些函数模型。

    亲属关系与语言系统——关系的体验

    亲属关系是怎么和语言系统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作为一种表达和沟通的工具,是人类最早发明的用于沟通的工具,也是最初被结构化的现象,而这样的结构化来自哪里呢?早期人类羸弱的意识不可能去认知自然的关系结构,最早的结构化认知只能来自于人类自身的繁衍所产生的关系,(这一点《大母神》中由女性衍生出来对自然的象征就已经很清楚了。)其中亲属系统的关系结构具有共时的机械关系和历时的演变关系(得益于早期的封闭系统,这个关系简单而有规律)使得在繁衍中产生最早的结构化认知成为可能。【5】人类从亲属关系中发展出了最早的称谓语系统和态度关系【6】,而最基础的语言关系被制造出来以后,又行使它的沟通功能向亲属关系以外扩展,扩展到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扩展的认知丰富着语言,而语言又为认知提供着格式,更加完善的语言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起来。【7】

    舅父研究是证明亲属关系和语言系统演化关系的重要方面,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基本的态度关系结构,但也同时看到了关系最早期的差异。源于这样的差异,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的称谓语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上,甚至可以推断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语系,发展出它们来的那个最初的族群采用了什么样的关系结构。

    不同群落产生的不同的世系关系和称谓关系的演化,很多关系的复杂性甚至远超由我们本文化形成的固有认知

    所以可以看到,亲属关系里面的态度关系的互补性和循环特征,在未来由语言构建的巫术、神话、甚至科学理论中都有体现,这便是典型的由语言结构决定的认知模式。

    由此作者这样推断世界现存最大两个语系由亲属关系的不同引发的语言系统的差异

    对二元组织的疑问——矛盾的体验

    二元组织是人类学中最早定义与研究的对象,但显然的,二元组织的概念也依然局限于一种现象归纳的研究之中,事实上各种早期人类社会关系样本展现出的深层的社会关系是复杂的,而二元组织只是一个能够在研究者的维度化约的基础关系模式。

    当亲属关系变得更广义的时候,社会中的个人和他所扮演的角色开始分离了,人们开始以自己的不同角色来划分自己所在的社会的的二元关系了(毋宁说是这些和人类学家们合作的,早期的“人类学家”们开始以自己的认知来划分自己所在的族群了),这就出现了半族中舅甥关系的矛盾【8】和不同族群不同等级下的人会将一个村落划分成不同的关系形状【9】这样的现象。

    当早期人类使用早期的形而上学来解释这样的关系的时候,也就不可避免的体验到矛盾的存在。

    对于二元组织的突破,来自内在的调和(联姻象征)与来自外在的延展(未开垦的荒地象征)。一切的偶数形式的对立来自于封闭系统的形成,而奇数形式的调和则来自于这一封闭系统的开启,【10】这种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分化机制,当复杂的人类结构关系到来的时候,形而上学的解释系统也同时到来。

    (【8】138页巴西东部的社会结构【9】第八章 有二元组织这回事吗?【10】二元组织与三联体的关系结构就像一个无限分形一样不断存在于稳定和颠覆之间)

    从巫术到科学——解释系统的演化

    人类的潜意识中都有一种对平衡和闭环的追求趋向,这一点在前面的亲属关系和二元组织关系里均有表现。而一种更复杂的解释系统则被早期人类群体中对这种潜意识体会更加深刻的个体使用来对抗各种由于认知的匮乏而导致的疾病,也就是巫师,巫师比普通人更加智性地使用它所能获得的经验材料来完成他的巫术理论。

    巫师的法术——无论他使用在何种场景中——它们的机制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使用一种解释系统(不论是自己创立的还是传承或交流得到的),将无法解释的事件形成一个能够被解释掉的闭环。而一旦这个解释的闭环获得了验证(例如书中举例的墙角被发现的羽毛、痊愈的精神病人或者顺产的产妇),而巫师和他创造的解释系统就成为了这一群体所遵从和信仰的哲学理论,由此进一步衍生出社会制度、宗教、道德、礼仪。

    最早的闭环解释系统的产生也伴随着固化,如果没有更多的交流,没有解释系统之间的碰撞,这样的巫术就会同使用它的孤立系统一样一直传承下去。【11】

    正因为对这一闭环的集体潜意识需要,人类在不同的孤立系统层级发展出了不同的闭环解释系统——巫术、神话、宗教包括早期的科学。人类会满足于一种得到闭环解释的认知,这种固化的认知会反过来阻碍人类社会的运作。【12】

    【11】在前文明时代,部落之间的战争会有一个明显的由单纯的物质掠夺发展出信仰战争的过程,而到了文明时代,文明对落后部落的征伐也无一不是伴随着文化上的消灭与同化。荣格也曾经在他的人类学考察之旅中耳闻了这样的变迁。(《荣格自传》九、旅途:III肯尼亚和乌干达)

    【12】解释系统的建立会扩展人类的认知与活动边界,但同样也会固化它:

    神话和艺术——更高级的形而上学

    从神话和艺术中继续分析这一集体潜意识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关于辩证法的演进,人类的神话里都能找到这样几种关系的存在:一致性,对立性和调和性。这些作为社会结构的关系原子在以不同的具象化的形式(宗教、神话、科学)构成着这个群体运作的精神核心,无论这一群体处于何种规模和什么样的发展水平,都需要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进行托底,如果继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将演化出不同的民族精神。【13】当然这些关系结构的出现又产生了新的语素,如书中例举的pose词根

    而艺术则是人类最早对这些形而上学的理论具象化的努力,尤其是纹面,这种艺术产生的目的是将自己的人格具象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最早的社会人格——如果按照如毛利人这样的哲学理论的话,人格形象丰富的人处在了更高的社会等级。【14】甚至于生产工具,它源自于集体潜意识中结构关系中的象征的具象化。这和当代人类的认知格式大相径庭——现代人往往是为了功用制造产品,然后附带的对其进行外部装饰。

    列维斯特劳斯经历了一个社会科学界由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型的大变革时代,那种孤立的、固化的科学研究模式被解构为了一种未被研究者自己辨识的、局限的认识论行为,其行为的产生来自于从人类诞生时便产生的本体论认知趋向,而这种本体论的认知模式在列维斯特劳斯创立的结构人类学里也被纳入成为了和早期人类同等的研究对象。那么结构主义下的人类学如何摆脱这种本体论认知?那就是不断挖掘人类的基本关系结构,这一点和心理学不断挖掘人类的基本心理结构如出一辙。而这一基本关系结构之上进行的时空、规模的演变,最终演变出了这个庞杂的人类社会。

    最后,还有一个机制也必须要能看到,人类社会结构的拓展源自于不断打破孤立的自循环系统,以不同的形式(婚姻、战争、贸易、文化等等)打破不同层级上的孤立系统,人类社会才得以不断进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孤立系统就此消失,在现代化的大型人类集群中,新的孤立系统形成了,或许这也使社会学可以继续研究的方向。

    《头号玩家》里一个个彩蛋就是这个时代新的孤立系统的内部通用语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April《结构人类学(上)》☆水星课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qp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