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的口才课有一个课后作业,包含有10个题目,要求学习者随机抽取一个题目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回答,其中一个题目是“你最想改掉的身上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
我用这个题目询问女儿,她最想改掉的缺点是什么?她说想改掉爱生气这个缺点。
我的两个女儿年龄差异不大,生长环境相同,但人格特质差异比较明显,大女儿相对来说要好强一些,情绪反应更大一些,用她的话来说就是“爱生气”。我也很希望她能拥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因此在这件事上也花了不少的精力,想了好些办法,最近实践的一个办法颇受她的喜欢,我觉得效果比较显著。
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日程安排,我给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在开始和结束一件事时以文字的形式在自己的微信群打卡,一来强化做事的节奏感,每做完一件事便打卡记录颇有成就感,二来养成记录做事的习惯,形成行为闭环,方便总结评估。这个方法配合《效率手册》和《总结笔记》较大地提高了自我效能感,也给我一个灵感启示,是不是可以借助微信群的功能帮助记录孩子的情绪。

说干就干,我先同女儿商量,告诉她我将帮她建一个专属于她的微信群,实时记录她的情绪反应,每当她开心了我就在微信群里发一个高兴的表情,她若是生气了我便在群里发一个生气的表情,她若是没控制住自己吼了他人,我就发一个愤怒的表情,如此种种。
她开始不太明白,我建了一个微信群,示范给她看,她一看也就秒懂了。

女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也提出一个要求:让我为自己建一个微信群,用以专门记录我的情绪。这个提议甚好,于是我们娘俩的情绪记录之旅就开始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犯着起床气,在床上哼哼唧唧,要是往常,可能要给她讲一番道理,进行思想教育,彼时我突然想起专属于她的微信群,便颇有仪式感地拿出手机,大声念到“路路现在有些烦躁,我们来记录一下”,她一听就长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挂着泪珠的小脸有点抑制不住笑意。开局成功!
后来的几天,我们两个相互监督,相互记录,她哭闹了,我在她的微信群发一个哭的表情,也不做评价,她见我的生气了,也要看着我在自己的微信群里发一个生气的表情才肯罢休。
当然,有时候对她的一些消极情绪不能只做反映,还需要开解和引导。
情绪记录之旅启程几天后,我告诉女儿,我要给你点个赞,表扬你,她说为什么?
“我刚才统计了一下,你今天生气的次数比昨天少了两次,开心的次数比昨天多了三次,这就是进步呀”。女儿在我脸上狠狠地亲了几下,她很乐意接受这样的认可和赞扬。
事实也是如此,有个这个统计工具,我觉得她在消极情绪反应的时候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之前完全是“自发流露”,现在慢慢有了“自主控制”的意识,而我自己在“微信群”的记录和监督下,也增强了情绪的自我意识。
由此可见,情绪控制首先要解决的是自我意识的问题,让自己意识到情绪的发生,进而调动出控制情绪的意识。
现在,我不仅借助微信群记录女儿情绪,当她做了一些积极的举动,取得一些进步,我也在她的微信群里为她点赞,拍摄她做家务的视频发到微信群,录下她讲的故事传到微信群,好像微信群就是我们的一个朋友,记录我们的成长和进步,接纳消极的方面,展示积极的方面。小工具,大作用,妙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