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年级下才开始给孩子买牛津绘本系列,是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关于绘本的选择后,最终确定了大家普遍都比较推崇的校园版《牛津绘本》系列。
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些英语基础,因而,个人是从第三阶套装开始起买的。
不过,最开始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口语与听的能力,因而就读的没那么深,只是为了读顺、读顺、再读顺。但到三年级下后,个人突然意识到,还是要把孩子的英语基础加强一些,于是趁着暑假,重新复习起第三阶来。
这时的阅读,不光只是听和说了,还有模仿语音、语调,把一些比较常用的话进行扩展到生活中。
而今天,偶然看到一个妈妈分享阅读牛津绘本的方法,就是绘本书上的前后封面上都有告诉你怎么带孩子去读一本书。
于是,我开始研究起来。
原来,一本书让孩子掌握的新的字母音标、新的单词都会在封面上去体现,在封底也会有一些问题,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去书中找答案,但回答一定要让孩子用英语来答。重要的是,它还教你,是如何拼读一个陌生单词。
其实,个人的英文水平很有限,是大学考了两次,四级都没过的。语音读得很不全,再加上离校园后十几年,在工作中也很少用到英语,可就是这样一个水平超低的英文学者,也可以教孩子学英语。因为个人和孩子是共同学习、互助学习、彼此交流的一种学习模式,让人觉得这比一年花上万把块钱去学英语要强一点。英语绘本,你的每一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收获,也会自己生出新的学习方式,真正可以做到“温故而知新。”
举个今天和孩子一起睡前读的英语第三阶绘本《Queen's maid》。
第一步,就是大人打开封面的导读,让孩子看封面的图,并读出书的标题。
第二步,告诉孩子这本书常出现的英语字母、字母组合,以及常出现的单词。可以让孩子先拼读出来,并画出不认识的单词,带着这个疑问,阅读时去找寻答案。
第三步,就是阅读绘本内容。
1.先让孩子试读。(如果孩子一点基础没有,或基础比较差,就可以将第2与第1颠倒一下)
2.点读笔点读。
3.看课文内容,试着理解不认识的词组。
4.大人讲解,并让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哪些时候可以用到该句话或词组。
比如,Wailm's mum was in pain.这里有个词组“be in pain",让孩子根据图片猜测这个意思,大人讲解,如果大人英语不好,可以用百度app拍照一下,就全部翻译出来了。
当孩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让孩子想想,什么时候能用到这个词组。
孩子想到的是,上次她在楼下和小伙伴跑时,摔伤了膝盖上一点皮,那时候“was in pain"。
这样基本上,孩子就知道怎么去用这句话了。
有时候,有些英语词组会像中文一样,有引申出来的意思,比如"Wailm was waiting on mum."表面意思是Wailm 等待妈妈,然而,当你看绘本中的场景时,它其实要表达的是,妈妈受伤了,妈妈就不能动了,所以Wailm 要一直服侍妈妈。
而大人要做的,不是直接告诉孩子句子的意思,是要去一步步引导,让孩子说出最终要表达的那个意思。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花的时间比较长一些,但几次后,孩子就会熟能生巧。
第四步,就是大人看封底的问题,让孩子来回答。这一步,其实就是对阅读后的绘本,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第五步,就是第二天让孩子自己看着绘本,读出来。当然如果能背出来最好,但主要是激发孩子对英语绘本的兴趣,所以不用过多去要求孩子背,只要能流利读出,就已很好。
当有一天,孩子在哪个动画片、哪本书上、哪个生活的场景中突然冒出一句绘本中的英语,那就是活用了。
个人感觉,对自家孩子的英语绘本的阅读、口语练习、自然拼读的巩固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希望能对君有点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