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3-06-19

2023-06-19

作者: 岁月静好_9afd | 来源:发表于2023-06-18 22:07 被阅读0次

    尊重与希望10

    为了建立良好的关系,咨询师需要谈话的全程都需要非常专注的倾听,以及努力的去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

    同样我们在亲子交流中其实也是如此。

    为了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需要和孩子谈话时全程都保证非常专注,用心的去听,并且努力去理解他说的什么意思。这样的话,孩子才会感觉到他被重视、被认可,父母只有更多的关注孩子这个人了,然后才可能有更多的情感的链接,才会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时候家长说的话才管用,但通常父母可能是不愿意、没耐心去听孩子讲的,父母只是想讲自己想讲的,去反复和孩子去唠叨。

    SFBT认为晤谈的对话是一个谈话双方共同建构的沟通历程,意思是说焦点解决认为咨询的过程其实是咨询师跟来访者共同去建构,一起来合作探讨看怎么去解决来访者问题的一个过程。

    对话的过程中包含很多元素,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非言语方面的,比如我们的面部表情,眼神、音调、姿势等。而对话中非言语的元素,其实比说出来的言语更为重要。

    就比如家长跟孩子交流,不是说家长跟他表达"理解他了"就真的理解他了,而家长的眼神,表情是不是真的理解了?家长是不是在用心的听孩子,他是能感觉到的。非言语非常重要,你用心不用心,效果是不一样的。

    交流过程中,说话的人会有他自己所想说的一些内容,而听话的人,就比如咨询师或者家长,一方面需要去表示已经理解的,一方面也要去提问自己没理解的部分,还要有摘要,(摘要就是把说话人所说的大概的内容给他概述一下,)然后再反馈。

    焦点提倡咨询师要"无为而无不为",但这个无为其实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势而为。当我们顺势而为的时候,然后也就能无不为了。我们要更多去用心地,非常投入地去倾听对方,表面上我们好像什么没有做,但其实我们做了沟通中很关键的部分,那就是用心去倾听他讲,努力听懂他在说什么,这样就能促使来访者更多的愿意讲述,而在讲的过程中就可以让他的情绪得以宣泄,让他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乎的是什么?

    这就需要倾听过程中咨询师必须放下自己的预设,放下所学的理论的东西,这样才能听出当事人的关键点是什么:他看中什么?他想要什么?他讲的这个事情是什么?这个事情对他的意义与影响是什么?

    咨询师倾听来访者讲述时,还要及时地回应。其中一般性的回应就是没有明确的内容,(点头,嗯嗯,哦哦等)而明确性回应就是有明确的内容,焦点解决的明确性回应往往都是在"来访者的目标→已拥有的资源、优势、成功经验→接下来一小步的进展"这个脉络上去回应,因为咨询师这样的回应能使来访者自信心提升,燃起解决问题的动力,对未来充满希望。

    倾听时咨询师要本着自然同理的态度,同理就是共情,换位思考。自然同理就是指咨询师在与来访者共情的时候呈现非常自然的反应。同理不是一个单独的技术,而是持续贯穿于整个晤谈过程中的一种专业态度与能力,所以同理其实是一个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是全身心的去理解对方。人本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咨询师必须需要具备的特质之一就是同理心,非常强调咨询师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到来访者。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其实,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理解,懂得换位思考的话,很多的人际沟通都不是问题了,彼此关系也就好了。

    心理治疗最有效的一个要素是:当事人觉得咨询师是在专心倾听着他,并且在尝试着理解他。这是咨询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

    其实亲子关系中也是如此,孩子讲话时,父母听懂不听懂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有没有非常专心专注的在听他讲,父母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06-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vs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