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看见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老爸检查出来有点脑萎缩,所以影响了老爸的记忆,常会说些让人费解的话,特别是对老妈,总会说老妈不喜欢他。
其实老妈事事处处都以老爸为中心,老爸说什么,只要老妈能做到,老妈都会去做。
就这样,老爸说出来的“故事”里,老妈是那个做事很过分的人。
我怎么来替老妈说好话,也改变不了老爸的“故事”走向。
毕竟,老爸的 “故事”是有一定的事实基础的,只是经过了老爸的 “改编”,与事实有很大的出入,而且这出入减去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也将老爸自己摘了出去。
加上老爸对其他人的看法,很有大家都要害他的意味。
我很心疼老爸,所以,每天尽可能陪着他,听他说他的“故事”,在可能的地方插句问话,或者说个可能性,慢慢的,老爸说出来的话里有了点 “好运”的成分,老爸自己觉得还算幸运了。
老爸对爷爷小时候没让他读书应该是很有意见的,但那时候的他,很听爷爷的话,认可爷爷对他的任何要求,甚至是 “孩子不听话就是要打的。”
这意见一辈子都没说出口,所以内心有对社会不公的愤怒,看问题就偏向消极,这是老爸陷入“受害者模式”的原因吧?
之前老爸身体还比较健康的时候,可以去种菜,发挥些作用,老爸还能自洽。
如今,身体衰弱,脑子也不太能记住东西,老爸的不安就表现了出来。
这需要身边人特别有耐心去陪伴他。
可惜,我不能总在身边。
大姐能多跟老爸说说就好了,后面要多跟大姐聊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