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历程全记录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作者: SHEROtomorrow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12:33 被阅读97次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远观不可近玩的存在。

可能引用得有些不恰当。我喜欢写文化的东西,但是我不喜欢读《道士塔》那样的故事。我会觉得愤慨,觉得烦躁,觉得伤感。这些情绪会让心情很不好。我觉得阅读不应该是获得这种情绪的途径。

现在看来,还是太年轻。累积不够深厚,才会被这样的情绪困扰,才会到这时节才来阅读。

余秋雨

不过幸好是在这时节才来阅读。

现在阅读的这个新版是由余秋雨先生在2013年重新编纂的,没错,是余秋雨先生亲自选文编纂的。和之前二十多年各种盗版横行的妖艳货色不一样。

我之前只是听说对余秋雨先生有着诸多的争议,没想到这些争议竟然全部来自于《文化苦旅》。居然是来自方方面面的质疑和批判。好在,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给它正名。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文化苦旅》才真正的苦旅。

余秋雨先生在序言里说道,这是将在外久经风霜的孩子领回家来,为它洗澡更衣,为他做一顿饭,收拾干净,再一新面貌示人。

封面

评论家管《文化苦旅》叫“文化大散文”,这个“大”字用得挺奇妙。什么时候散文这种文体既然能用“大”这样的词来描述,本来就是“散”的,何来大小一说。我私以为,是胸怀大,眼界大。所以被称为“大散文”。

我读来,一会儿像在讲故事,一会儿像报告文学,一会儿又像正儿八经的散文。

像《道士塔》这样风格的文章也有,有人物有情节有开头有结尾。这难道不是小小说么?像《国宝档案》这种风格的文章也有,讲述一个地方的历史渊源,文化的产生发展,现在还留下了什么。这难道不是报告文学么?最多的还是从余秋雨先生的所观所感出发,看一眼世界,聊一席感悟,深刻而具体,这才是散文嘛。

书签

但无论它以哪种面貌示人,都无法掩盖它是一颗明珠的事实。不过折射的光彩不一样。

讲故事的看得沉醉入迷,作报告的听得津津有味,读散文的觉得感同身受。

最重要的是,可以随着书本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甚至比亲自去一趟看得还要具体仔细。

循着历史文化的发展线索,像手触摸着祖国的脊背,细数着几千年来留下的痕迹,用一种瞻仰的态度,慢慢的思考着前行。

读完一篇有时长叹,有时感慨,有时拍案叫绝,有时蛾眉紧蹙。恨不能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读完文章马上能穿越过去看一看。

相关文章

  • 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说是“苦旅”,我看先生乐在其中。 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的最大感受了。 自从学过《道士塔》,《文化苦旅》于我而言就是可...

  • 苦旅_《房老虎》作者:邵明

    苦旅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其实并不苦。在国内游,有各地的文化旅游单位接待,在国外游,有学生,铁粉和相关的学术组织...

  • 一月书单

    文化苦旅

  • 我生平所读的第一本“读物” 1

    今天偶然间看到了一篇帖子,是写关于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的。 其实,《文化苦旅》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我生平所读的第...

  • 有文化的人

    读17年版本的《文化苦旅》,似乎很陌生,可《文化苦旅》我也读过几回。可能才疏学浅,不甚了了吧。翻出家里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喜欢旅游的人,不妨去看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 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深感其文化底蕴深厚,见...

  • 文化逆旅|伦敦初印象

    余秋雨在其海外讲学和考察的途中写下了《文化苦旅》这本颇为成功的书籍,名为苦旅,其实自有乐趣在其中。而来伦敦求学的我...

  • 文化苦旅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所以苦难,却绝不赞美任何苦难。 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示人性,创...

  • 《文化苦旅》

    穿越百年血泪 寻找千年辉煌 新的阅读历程,我选择从这本文化苦旅开始,这书读来确实很苦,散文的形式,读来竟有历史的重...

  • 《文化苦旅》

    这是一本在我家静静躺了几年却始终被冷落的书。当我从书架中拿出积灰三尺的它时,我从它的封面读出一种“严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苦旅:其实乐在其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dt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