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幸福家种子师资厦门班二阶培训成长笔记
B3组:龚少文
导师:高秋凤 博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be71fe74a7b9059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71f7c6c492b3ddb1.png)
四天的课程,不知不觉已走过两天,每一天我都在专注的投入学习。虽然我还是心理咨询方面的小白,但老师每天上课时我都在设想如果当我站在讲台上时,这一部份我该如何导入如何呈现?当老师在现场处理个案时,我都将自己处于临在的状态,设想自己当独立面临现场的情景时,我又该如何处理?并且将自己的预设处理方法与老师的引导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和提炼。这种在学生角色、老师角色和心理咨询师角色三个角色的不断切换,确实非常消耗个人的精力,但收获也是不言而喻的,就如同一个饥肠辘辘的饿汉遇见一块面包一样,真的收获满满。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幸福家提供的公益学习平台,感谢高老师如火纯青的专业技能和娴熟的课程呈现能力,感谢厦门幸福家林先俩、张伶俐等老师的精心组织,感谢公益助教的无私奉献和学员们的全心投入。
由于明天晚上还要参加学习,后天晚上又得坐动车赶回福州,回去即将面临的又是一大串工作需要处理,所以迫不急待将这两天学习到的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归纳和总结,力求将老师传授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受益于自己,然后通过公益助教的方式受益更多的家长。
下面就进入第一天课程的正题读懂孩子,但根据自己的理解,我更乐于用这个主题《懂孩子比爱孩子更重要》来贯穿第一天学习的内容,在这也澄清一下我不是说爱孩子不重要,爱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当然至关重要,但我只是用这个比较醒眼的标题来让读者“懂孩子”的重要性。
我是一个理工男出身,所以总想把所学到的知识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呈现,以便于自己的更好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更有利于自己未来与别人分享。关于懂孩子部份,我的学习心得我梳理为如下结构: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eb371fbac05fbf17.png)
一、爱孩子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ea27649204e77db0.png)
(一)误区1:家长眼中的“理想孩子”成长周期
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高中--》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有较好收入--》组建幸福家庭--》孩子幸福一生。
希望孩子幸福是所有家长的期望,也是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但是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幸福路径如上至少7个步骤。如果这七个步骤当中,每个环节都是理想的,那么我们是可以通过这个路径实现我们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 ,但这一系列都是建立在假设前提下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每个环节都一帆风顺的。倘然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难道我们的孩子就不能幸福了吗?这个问题真值得每位家长去思考。
(二)误区2:用“我真的想要”的方式来“爱孩子”
我们家长在爱孩子的方式上,往往会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或期望不知不觉的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如:我学习不好,你要学习好;我没有考上名牌大学,你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受尽了苦,我期望你不再受苦;我英语不好,我期望你的英语学的更好.......等等,在教育孩子地过程中,不知不知觉的将孩子变成实现自己愿望和理想的工具。而且大多数家长还无法觉察,在内心深处还在用这种不恰当,甚至认为是自私的方式来“爱孩子”。
(三)误区3:用“我真的怕”的方式来“爱孩子”
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充满各种焦虑,担心,甚至是恐惧。家长们害怕孩子学习不好,考不上好的高中;考不上好的大学,将来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收入,无法得到你认为的幸福。于是乎给孩子提出各种要求,参加各种培训班,认为这样才是“爱孩子”,但是熟不知,我们的这种单方面“爱孩子”的方式,孩子能感受到吗?当事人的他是不是认为我们的这种方式是在爱他呢?
这种大家可能会问,我是有上述的误区,那我该怎么办呢? 中国目前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教育了我们的各种认知本领和技能,但是在如何为人父,如何为人母,如何经营好夫妻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是空白的,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和迷补这方面的知识,甚至是扫盲,不断地去成长自己,方能走出这些误区。我也是在痛苦挣扎中慢慢走出误区的一员。
二、如何读懂我们的孩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4af8e99a2ab98648.png)
(一) 正确理解我们与孩子的关系
我特别喜欢纪伯伦大师对我们与孩子关系的表达《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我们可以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去感悟其中的真谛。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b1a98c1d1f0a0b52.png)
(二)识别出我们孩子的天生气质特征
识别孩子的天生气质特征非常重要,世界上无论是顶尖的科学家,还是顶尖的艺术家、还是其他各行各业的顶级专家或领袖,均是他的天生气质特征与所从事的工作高度一致的结果。所以识别出孩子的天生气质是教育的基础 ,也即我们古人常说的“因材施教”。 识别孩子天性的理论非常之多,作为父母,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先天气质,让他能够成为他自己。
如:教育博士林文采在她的著作《心理营养》中将孩子的先天气质分为四种: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不种类型天生气质的划分方法,如:荣格的人格理论,查理博士的4D理论等等。采用哪种方法来识别我们孩子的天生气质并不重要,关健是我们要懂得我们孩子的气质特征的优势资源是什么?需要克服的不足又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因势利导,克服他的短板,发挥他的优势。
如果您的孩子是一匹千里马,那么你就应该给他寻找一匹大草原,如果您的孩子是一头老虎,就要带他进入一片大森林,如果您的孩子天生是一条鲨鱼,您就要带他进入浩瀚的太平洋,我们说做家长的这辈子就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找到孩子的天性,懂孩子,他要什么?第二件事情:不断培养孩子,满足他天性成长的需要。
(三)学会识别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特点
最常用的是艾瑞克森的不同年龄的人格发展理论,我们需要根据孩子们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发育出孩子的不同能力,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b3c7b88f774dfeb6.png)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心理发展特点理论,但道理基本相通。
(四)学会看见孩子各种所谓问题行为背后的真相
看见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真相的最好方法就是运用冰山理论,关键是要看见孩子行动背后的冰层以下的部份。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1e178b5ebe769392.png)
下面我举个例子来更好的说明, 冰山理论在看见孩子当下问题的应用。只有看见了,才能正确的被处理和解决,否则孩子的行为只能被负面的强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c9abba5eecd1ebf7.png)
最后,讲讲我们自己成长的故事,我有两个男孩(一个4周岁,一个7周岁),两个小朋友天生气质炯然不同。最开始也是被折腾的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家里被搅得鸡犬不宁。也正是因为孩子让我们夫妻两都走进了家庭教育的学习成长之路。随着我和爱人近4年的一起学习成长,我们有幸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现在,我们基本能够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真相,因为能够看到,所以我们不再有那么多的焦虑和担心了,我们不焦虑,孩子也变成更稳定和平和了,并且通过学习我们也更有智慧和能力支持到他们,现在孩子们也越来越自信,快乐和独立了,生命力也越来越旺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439659/2dbca5df17c9cdf0.png)
真诚感谢这一路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这条学习成路之路我们会坚持一直走下去,助己助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