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FM1695194
多少特别关注,最后形同陌路

多少特别关注,最后形同陌路

作者: 拖延症患者10 | 来源:发表于2017-07-14 23:46 被阅读14次
    多少特别关注,最后形同陌路

    我们不一样了,谁都没错,但就是不一样了。

    相当于风一吹就散了的散沙。

    我们更像是降落到别处的种子。

    各自扎根于不一样土壤,各自生长成不一样的模样。今后也会各自老去,消失于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或许曾经相互亏欠,但现在我们不要藕断丝连。

    01

    我最近不太上微博,昨晚一时兴起登录,回复了一些信息,然后一手滑点开了自己的悄悄关注页面。

    然后页面跳转,显示出一个人的微博,昵称叫一句话。

    我想了很久,也没想起这个人是谁,怎么会躺在我的特别关注里,我又开始翻她的微博记录,但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营销号,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气息。

    翻了很久终于看到了一点个人气息,还看到一条有点眼熟的微博,猛然间想起来这人是谁。

    她是我曾经工作时的前辈,那时最开始做广告,有诸多的阻碍,初入职场也有很多不适应,于是就在微博上倒苦水。

    后来结识了这位同事,她帮助过我很多,教会我许多基本的广告策划要点,帮我介绍客户,甚至还替我照顾过一只猫。

    那时公司里很多人都打趣地说,你俩这是要办公室恋情啊。

    但我知道,我们的脑子都没往那方面想,至多算是惺惺相惜,我曾经写作播音的事,公司的同事都不知道,只有她知道,我的微博她每条都看都评论,还经常和我探讨人生和理想,彼此交换书目,参加阅读会。

    后来我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彼此之间的联系就淡了许多,两年后我又更换微博,挨个通知好友,她没有回复,我就顺手把她列入了悄悄关注里。

    但渐渐的,我就忘记这回事了,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想不起有她的存在。

    关了微博,我打开微信,凭借记忆开始找她,翻了两遍都没有看到印象中的昵称,好在通过头像又找到了她。

    想了一下,给她发信息,好久不见,最近过得好吗?

    然后系统提示,该好友开启了验证。

    我微微一愣,然后暗自一笑,点开她的主页,也点击了删除。

    一删好友,就相当于是永别了。

    02

    你或许也有过一个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吧。

    怎么认识的不重要,怎么熟悉起来也不太记得,总之就是在某个特别微妙的节点上,你们快速熟悉,竟然发现三观如此一致,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于是在许多空闲的时候,彼此聊天成为了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对方发一个冷笑话,你能快速地给出反应,你发出去的表情,对方能回复同系列和你呼应,仿佛就是有一种油然而生的默契,彼此在一种很畅快的氛围中快速升温。

    每天不和对方说几句话,就感觉缺点什么,每个月不约几次见面,总觉得亏欠对方,别人都说你们是最好的朋友,你们相视一笑,对啊,我们就是最要好的。

    但就好像不知是怎么熟悉起来的一样,好像也同样是在不知不觉之后,彼此之间的关系,慢慢就淡了。

    或许是大家的生活工作都忙,开始疏于联系,或许是因为一件小事让彼此心生芥蒂,或许是你有了新的朋友,冷落了对方,或许是你习惯了这份情谊的存在,把它当做了理所应当。

    分不清楚对错,总之就是不会每天聊天,也不会隔三差五见面,一开始还热衷于在朋友圈点赞和回复,了解彼此最近的动态,约好有空就聚。

    可当有空的理由变成了一种交际的托词后,聚会也就变得遥遥无期,时间一长,连点赞和评论都懒得做了,对方给你的评论也不再回复,心想,等下再回,等下再约。

    于是,等了几次没有回应后,对方也就不再打扰你,你也不再出现在他的生活中。

    就这么看似人之常情一般,你们渐渐地疏远了。

    而这时如果想要发送信息,又会多想,他会不会觉得我是有事求他才找他?会不会打扰他的生活?会不会已经忘记了我是谁?

    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只在朋友圈点个赞,评论一条,过了几个小时,依然没有回复。

    那时你才明白,这个人,虽然曾被视作挚友,虽然依然是自己的微信好友,但早已退出自己的世界,杳无音讯。

    03

    我们曾经和许多人许下过一辈子的诺言,友情也好,爱情也罢,可到头来才发现,所谓的一辈子,不过是当下的一厢情愿,也是某段时间结束的尽头。

    我曾与许多人交好,身边有很多人围绕,大家都叫我老师,都称呼我老板,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人赞许,无论说什么话都点头说对。

    坦白说,我是享受那种感觉的,喜欢那种被需要的感觉,有人需要帮助,我伸出援手,接受对方的感谢,我觉得很舒服。

    但渐渐的我发现,我没有办法控制这种分别,就好像我没办法预料和哪些人相遇一样,有时候人会因为一句话就和一个人靠得很近,但有时也会因为一件事就选择默默远离。

    我是个恋旧的人,也不是记仇的人,所以哪怕曾经有人因为误解远走,我都会念着对方的好,也从不在旁人面前对别人进行评价,但我哪怕做了许多努力,都没有办法挽留别人远走的脚步,哪怕只是多停留一会儿。

    只要稍微用点力,你就可以选择在别人的世界里参与,或者告别。

    我写过一些告别的故事,但我从未真正明白告别的奥义,就好像我觉得只要自己回首,那些暌违已久的记忆就依然闪着光,不会褪色。

    但事与愿违,我记性不太好,有时连人都记不住,又怎么会完整保留那些记忆呢?

    想想自己这些年告别过的那些人,从来都没有什么郑重其事的仪式感,更不会有提前准备这种事。

    都说告别需要准备需要练习,但恰恰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逐渐明白,真正的告别,永远都是措手不及的。

    04

    小说《红宇》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倘若世世代代都在同一处不再肥沃的土地上反复扎根,人性就会像马铃薯种在这片土地般无法繁茂茁壮。

    最让人难以释怀的,不是告别本身,而是在那个人离开后,你回忆起曾经你们如此亲密的情景,觉得这一切毫无意义。

    这种犹如时光白白交付给一个错的人的感觉,实在是太让人沮丧了。

    在许多影视作品里,有过各种各样告别的桥段,有的是在车站飞机场,有的是在校园和街道,有的流着泪,有的打着架。

    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些长镜头背后,都有一段衔接的沉默,仿佛能够听到荧幕背后一声重重的叹息。

    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人们总是在对说再见这回事耿耿于怀?

    可能就是因为在当下,我们不知道那就是再也不见吧。

    说的是再见,以为终有一天会再见,以为不过是平常日子里的一次平常再见,哪想到,这一次的再见,再没有了下次重聚的机缘。

    曾经有人写下这样的话——

    我们不一样了,谁都没错,但就是不一样了。相当于风一吹就散了的散沙,我们更像是降落到别处的种子,各自扎根于不一样土壤,各自生长成不一样的模样,今后也会各自老去,消失于不一样的地方。

    再见这回事是一寸一寸进行的,它不是一下子就给你一个结果让你接受,而是犹如退潮,在你不知不觉之间,就发现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我们被永远扇着耳光,但也对永远这个词趋之若鹜。就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形同陌路的人,最开始也都是踏着七彩云朵而来,照亮了自己的世界。

    有句已经烂大街的句子:很高兴你能来,也不遗憾你的离开。

    还没有变成大人时,我们都已经早早面对过了告别,在那些青春可以掐出水来的日子里,朝阳遍山,每个早晨和黄昏都能被肆意浪费,不写成诗,不做期待,只是想着如何挥霍,想着早点度过这一切。

    也是有那样一个人,他让你觉得圆满,你觉得你们就是一辈子的关系,但最终他并不属于你。

    朋友也好,爱人也好,当故事里的人都有了自己全新的故事,那种失落和茫然,其实很容易就击中了我们的内心。

    告别应该是一件看似随机但却注定的事情,多少黑名单,曾经互道晚安,多少特别关注,现在形同陌路。

    我们都以为,念着一个人就不会走,爱一个人就会千里迢迢,赴你一面之约。

    如果要分别,也不用挽留,也不要回头。

    我们或许曾经相互亏欠,但现在我们不要藕断丝连。

    一瞬擦肩,一辈子不见。

    ——  E  N  D  ——

    文/远近

    我们的相逢只差一次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少特别关注,最后形同陌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fa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