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目录:作品的语言、心理描写、对白及结尾。
一、作品的语言
何为作品的语言?之前其实都有学习过,这里结合月伯乐的课程再次复习复习吧。我认为最重要的几点:
1)语言的感受
先看一看下面这一段话:“床头的小桌上有一杯水。水没有一点活泛的迹象。空气想从死水中出来。小气泡趴在杯子壁上,无力出逃。”明明写的是杯子中的水,却营造出了一种停滞、无生机、压抑的感觉,不仅令人窒息和沉闷,甚至还有一种可怕的诡异。所以,同样的素材,比如水。不同的人描写和组合,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这是作品语言的魅力。所以,水可以是解渴的,因为灌在干渴的嘴里面;可以是凉爽的,因为冲在夏日傍晚的身体上;也可以是可怕的诡异,因为它是死水。这是读者读着文字感受的不同。——参考月伯乐的感受力练习。
2)语言的词汇
之前我练习写对话,只会使用“说”和“问”,这叫“词汇贫乏”。语言要想有魅力,必须打破词汇贫乏。方法也是有的,比如善于使用寓意相近的词(比如近义词)。“说”和“问”的近义词有很多。比如:叫、喊、吼、嚷、嘟哝、解释、辩解、嘀咕、唠叨、叨念、反驳、吆喝、质疑、提问、疑问、盘问、吩咐、叮嘱、教导、恳求、乞求、劝说、命令、质问、喃喃自语、窃窃私语、念念有词、自言自语、脱口而出、老生常谈、高谈阔论。——参考:文章写作技巧:11文章里的“词汇贫乏
3)语言的一字
“一字”是指一字之差。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枯藤”,作者为什么不用枯“枝”、枯“叶”、枯“条”、枯“茎”,非要使用枯“藤”。“枯藤”是枯萎的枝蔓的意思,你可以闭上眼仔细想想和理解下那种意境,这就是一字之差的神奇。古诗,因为字数少,每一个字都需要推敲了又推敲,往往一字之差,效果可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语言要想有魅力,必须字字推敲。——参考:文章写作技巧:01一字之差
4)语言的想象
语言的想象,我的理解有这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必须要多阅读,比如“火车车厢的地板紧紧贴着他的脚底”,不读到这样的文字,你就不知道还可以这样写。第二方面是要能“放大”,文章只有经过扩展,才能变的更加丰富和丰满。这里的“放大”,也可以理解为吹气球的“吹”,如何“吹”?——参考:文章写作技巧:07写文章要会“吹”
二、心理描写
如何提高心理描写的能力?我想,必须经过“刻意练习”。
有一次,我和一位特别帅气的女生搭乘同一座电梯,她站在我前面一直搔首弄姿。我站在她后面,就一直在想她此时的心理是如何的。电梯门打开之后,她是否一定能遇见美好。电梯内的短短几十秒,我猜测和练习了她此时心境的无数种可能。
人的心理,一定是离不开“喜、怒、哀、乐、惧”,这些统称人的情绪。这些都可以辅以动作、环境,甚至可以通过一个表情,一种气息来呈现给读者。
另外,写文章不管是段落还是句子,都建议不要太长。但是心理描写可以是个例外。月伯乐的举例非常好。比如故事中有描写失恋,可以写男生视角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写女生视角的心理变化。描写心理变化,要善于挖掘属于自己的语言和方式。
三、对白
我本人,现阶段还是比较喜欢使用第一人称来写文。对白也会有,但不是太出彩。对白不能过于啰嗦,应该是要有递进和转换,有语气,有流动的感觉。对白也不能主角、副角混乱了,要有人设。还有,对白必须服务主题,符合人设。
四、结尾
好的作品,开头能够非常吸引人,收尾也一定会非常漂亮。好的作品,一定要能够让读者充满想象,结尾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比如《飘》的结尾会让人充满希望,会对生活展现出不屈不挠的执着。
以上,是我所写的一些学习总结和体会。月伯乐的第四讲,非常值得多看、多学几遍。然后,在之后的写作当中勤加练习。
PS:原文地址:读写营第九期第四讲 | 作品的语言、心理描写、对白及结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