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又要花几个小时捧读,甚至还担心午觉没有保障,毕竟最近总说要睡觉,但总是一闭眼就被电话吵醒,同时又着急看完这本书。
太意外,接着昨晚捧睡着的部分看起,竟然没几页就结尾了。我竟失望没有看到一个变的有骨气的方鸿渐,我没看到肯为爱情将就保全一个家的孙柔嘉,或许文章还可以往下接,给方孙二人配个孩子,然后再处理他们的感情冲突,我想文章不这么写,可能是因为这种人生答案,不能轻易写进书里的,一是别人的人生没法指导,二是影响一批夫妻,毕竟生活不是靠谁可以给出答案的。这样看来,不经意的搁笔挺有意义,结尾意味深长的把方老先生的那座破钟拨回到几个小时前,然后说:“时间落伍的记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知道钱先生颇通哲学,这本书看起来,真的有些费解,好些地方也是跟着情结囫囵吞枣。总共338页,到300页左右时,我只看到平凡的三教九流都是削尖了脑袋的可怜虫,世俗的沧桑没有放过任何一个人,我们眼里的伟人,只是在有了成绩后,光辉盖过了世俗的普通人。再往后,婚后的方孙二人,才让人茅塞顿开,原来围城围住的是我们,想跳出婚姻的牢笼,逃出工作的约束,追求自由,却心甘情愿的被自由捆绑手脚的我们。
结尾,孙小姐带着奶妈跟着姑妈走了,鸿渐回来的路上还想着如何好好待她,好好过日子,看起孙小姐的出走是跳出了围城,但是人生的围城却从来没人跳的出去,我们就如同城中人,觊觎城外的美好。
也许真正的美好都在自个的心里,我们有意把自己安放在哪里快乐,围墙自然便不存在。比如我,前几天受了莫大的耻辱,生气,哭诉,后来想想,有什么,我无能为力,改变不了任何人,改变不了坏生活方式,我还不如,捧本书安慰自己,让自己开心。书中的孙小姐,是新女性的象征,一个追求财富自由,生活自由,且思想独立的女性,心高气傲的女大学生,同时却依靠姑妈的关系生存维护自尊,她总是像带了一根刺,把不入眼的,不开心的见一个刺破一个,她同时又是个被封建理教和爱情双束缚的可悲女人,每次都可以轻易的争吵,轻易的原谅,为爱胡搅蛮缠的吃醋。到快结尾,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自己,一个把自由,尊严,平等挂在嘴边的三流女大学生,心无宏图大志,气比对流空气还猛烈,一言不合便要争出个是非高低,却绝不会向谁低头认错的可怜虫。为什么说可怜,没有大本事,靠寄生于亲戚公司维持生计,心比天高,自命不凡,时常觉得普通的在人群中放个屁都不会有人转过来看,渴望的自由,渴望的天涯海角,不过成了工作,孩子和家庭,所以我说,应该给方小姐一个孩子,我倒要看看她如何摆脱懦弱无能的方鸿渐。
文章看到一半,我越来越觉得钱先生是书中的一位,但我意识到,他不是鸿渐,不是辛楣,更不是披着羊皮的李梅亭,于是我怀疑那位普通的已婚人士顾先生到校后凭空消失了,是不是钱先生的一个缩影,后来我觉得钱先生是旅行的见证的局外人,而顾先生多少也像是见证者,不然为什么后来不提他?杨绛先生的注解中说明了一切,人物是根据现实生活捏造出来的,有原型中的影子,然后凭借丰富的想象串联了整本书。所以说,现实是一点光,而想象则照亮整个世界。
我有意识把余先生的《活着》和《围城》做了对比,一个是我一天就看完了的,爱不释手,不忍放下,故事跨度大,但人物核心就一个福贵,以他为轴心,内容进行了辐射,跌宕起伏,人物命运悲惨,让活着只为活着本身的意义直接明了,但《围城》的故事情节从一开始就很平凡,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条千年古溪,随着时间和岁月的变化而贯穿始终,没有破涛汹涌,惊涛拍岸,也没有烟花气息,静的让人失去信心,却又不得不感慨,平凡可贵,正如杨绛女士在《我们仨》中对家庭生活以及他们一家平凡的描述,包括,阿圆生病,病逝,在我看来天大的事情,也没有哭天喊地,我想这两位平凡的老人,通透的一生跟他们的心态和一路走过来之后的人生一样简单。
钱先生在部分地方的幽默笔峰,却比我捧起的几本书中的那一本都要笑的爽朗,可惜对我来说,用感情投入,夹杂太多思考的小说,吸引力却又不够。但又很矛盾,最能点醒人的通常不是吸引力和情节都如同登上仙境一般体验的书本,而是一本读不下去,放下又觉得可惜的人生事实,投入情感却又忍着看完,还写了这么长读后感的著作。
只为活着而活着,却为平凡而守着,受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