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作者: 鱼姐爱分享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12:01 被阅读0次

❤️【糖尿病案例】第二部分

️为何食物咀嚼60次

️恩,所以说要全面解读、梳理每个人的过往经历,了解各人情况,这样才能找到精准的方向,常说同病不同治也是这个道理。调理一定是综合、系统、全方位的,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现在,你肾上的并发症已经出现,肾一旦坏掉,很多时候都不可逆转。所以在坏掉之前,不管是用中医、西医、食疗、还是健康管理,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护肾,延缓进一步发展。比如以前我就讲过,尿酸大概30%从肠道排,70%从肾脏排,加大肠道和肾脏的排泄量,也是保护肾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还有把注意力不能只放在胰脏和肾脏上,在用中药调理肾的时候,把肝、血管、胃肠道等器官的功能也提升下,这样就减少了肾脏的负担,有可能蛋白会减少。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吃东西一定要全面、营养均衡,就像我们的汽车,你加的是97号汽油还是92号汽油,那完全不一样。我的建议是多吃些五谷杂粮类,只有营养全面才会让全身的细胞修复起来,而且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增加咀嚼的次数在六十次以上,让口腔里的味蕾,能探测到吃进的食物是什么种类,才能比较精准地分泌出相应的胃酸、唾液、胰液、胆汁等。

️除了上面我所说的,运动就算没有多大效果,和喝水都是必须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肾脏、肝脏等器官的精准运动。如果实在不能大量运动,可以被动运动,像提升温度,做理疗,脚动不了,还可以动下头部、手等。你不要认为以前走路长时间没改变,就不运动了,有可能就像挖井一样,已经挖到九米,再挖一米,就有水了。

️再一个,别人通过运动、减重、或者食疗一下,血糖就可能降下来,你的为什么效果都不明显?说明一般人的身体比较柔软、敏感,是海绵,你的身体从海绵已经训练成了石头,适应了不动,所以器官和细胞也不动、不分泌,胰脏也不分泌胰岛素。

️所以对外界的接受度,要敞开一些。比如和别人握握手,拥抱,对周围的人事物,多尝试,多认可,多感谢,多做一些积极正能量的事情,微笑出来了,将胰岛慢慢唤醒,就像树一样,把水和肥料输送上去,本来已经有些枯萎,有可能就长成了参天大树。最后,我还要补充几点:

一、首先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快与慢,和平时血糖的控制水平有直接关系,所以控制血糖,让其他器官保持最好状态,就会最大程度的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二、平时一提到糖尿病,常听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如果发生在眼球,就会引发眼底病变、甚至失明;出现在脚部,就会导致血管、肌肉和神经的坏死,造成截肢;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细胞死亡,脏器衰竭。因为血糖控制不好,血液中的血糖无法被正常吸收,一部分会留在血液里,一部分从尿里流失掉了。血管里糖分太多,会改变血液的流动速度、粘稠度、酸碱度等,时间一长,就会让末梢血管经受不住,,要么阻塞,要么破裂、要么长出新的分叉,引起并发症。

三、很多人对糖尿病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血液里糖分特别多,应该是营养过剩,为了不让血糖增加,就严格地控制饮食。其实糖尿病是最缺乏营养的疾病,糖类都积存在血液里,根本进入不到细胞,不能被利用,转换不成营养,就维持不了正常的身体正常代谢的需要,只能消耗细胞自身以前储存的营养,会越来越瘦。就像这次疫情,救灾物资来了,却只能推到小区门口,家里却处于物资缺乏状态。,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关注体重,体重增加,会加重胰脏的负担,体重减少说明胰脏功能还在持续下降,血糖没有控制好。

四、糖尿病病人饮食上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就是平时一日三餐,现在分成一天六餐。为什么这样,我在咱们的课程曾经说过,假如糖尿病病人一餐饭吃进两百个糖的话,三餐进入血液有六百个糖。而现在胰脏一餐只能代谢一百个糖,一天下来,多出的三百个糖,就会沉淀在血管里,对脏器造成损伤。而分六餐吃,正好能把六百个糖利用完,血糖还会高吗?血糖不高了,并发症的发生就会减少。所以合理进餐是控制血糖一个很重要的点。

[666]话到嘴边需打住,

财到眼前需看淡。

知行合一✊✊✊

全面解读体检报告的核心价值(线上实战班学员早课朗读一遍)

全面解读体检报告,大病早期可以预防(体检报告的解读是指导如何远离疾病,不是指导吃药和手术方向的解读)

核心竞争力:

大病早期身体有信号,只有教会老百姓自检+体检,才能自救

起点(早读懂):

让每个老百姓读懂身体症状。

终点(早改变):

从症状和指标临界值开始健康管理叫早期预防。

原理:

大病早期是小病,小病早期往往有症状,只有重视症状,早期改变,才能预防大病。

翻译

就像学生的成绩,60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能说接近六十分就成绩好吗?同样,体检是以疾病为标准,60分以下为疾病;60分以上为亚健康,也就是指标异常和各种症状,如果不全面解读,就会不重视,不改变,小病一定变大病。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也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一直想说的话:盯住每一天的言行举止,过程好,结果才会好;过程好,奇迹才会发生。

盯住过程,知道动态的情况,才有希望,健康在每一天的改变里,而不是做体检的某一天里,这才是获得健康的途径。

(最新)身体报警信号检测表 22.02.22

询问其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体重,血压,血糖,工作经历,生活过的地方,对什么药物过敏,有没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哪里不舒服? 怎么不舒服?最近三个月内有哪些明显的症状?分别是哪些?目前最想改善的症状是什么?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减轻?

症状持续多长时间啦? 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发现的,出现在哪些部位?持续了多久?白天还是晚上出现,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按100分算)

以前是否有过类似情况吗? 从小到大还有没有其它不舒服的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采取了什么措施?效果如何(按100分计算) 

大小便情况?精神状态如何?

吃过什么药?做过哪些手术? 

️自己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哪些?

(1.氧气2.水3.饮食均衡4.代谢排出5.睡眠6.运动7.良好的情绪)

(1)都喝什么水?(热水、凉水、饮料)

都在什么时候喝水?

一天的喝水量=您的体重(公斤数)X40 喝40-50度的温水。大口喝小口咽。

喝水时间和参考量:

早上起床800ml,

上午10点800ml,

下午3点500ml,

下午4点半800ml,

晚上8点300ml。

喝完按许医生的方法抖动一下身体更好

(2)三餐准时吗?三餐偏食营养均衡吗?

一天吃的食物能超过15——22种吗?最佳50种

(3)一天睡几个小时? 通常几点能睡着? 早晨睡醒是否精神饱满?

(4)适当运动(运动原理、运动和劳动的区别) 每天运动吗? 采用什么方式运动?一般什么时间运动? 每天运动多长时间?

(5)平和情绪 平时生气吗? 都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气?都和谁生气? 多久生一次气?什么情绪?(愤怒、郁闷)

从今天开始:

1.你愿意改掉的坏习惯有?

2.你愿意增加的好习惯有?

六大关系的每天—赞美。

❣️父母❣️自己❣️夫妻❣️.孩子❣️同事f❣️事业

每年有体检的习惯吗? 做过什么体检?

血液指标情况(血脂、尿酸、血红蛋白等)

影像学结果情况(结节、增生、囊肿、良性肿瘤、结石、息肉等) 

父母、孩子、兄弟姐妹、工作同事的健康情况 

工作、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名词、概念、念头、想法、种子、压力)

a.今天有哪些想法、念头、行动有不够诚实(对内在)?

b.今天有哪些想法、念头、行动有抱怨(对外在)?

向客户学习 症状、血液指标、影像学,有好转的情况是怎么好的?都做了哪些措施? 

给身体主要症状发生部位和主要器官打分(按100分算)

对身体整体健康打多少分?(按100分算)

相关文章

  • 妊娠糖尿病高血压投保

    妊娠糖尿病对于妊娠糖尿病分为妊娠糖尿病和妊娠和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主要就是妊娠前确诊得的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属...

  • 2019-12-18

    治糖尿病好方法?怎么快速调解血糖?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导致的皮肤瘙痒,耳聋耳...

  • 记录

    糖尿病诊断的分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拉达(LADA也称为1.5型糖尿病),3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

  • 怎么预防糖尿病

    多吃3类食物预防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主要可分为四大类: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其中2...

  • 糖尿病:别让你的血糖坐过山车!

    糖尿病分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也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对于一型糖尿病无法预防,因...

  • 糖尿病足

    在糖尿病患者足部上出现的溃烂,也就是糖尿病烂脚,学名为糖尿病足,它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糖尿病足...

  • 糖尿病辨识    ——糖尿病讲座3

    糖尿病有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表现形式,有显性糖尿病也有隐性糖尿病,有真性糖尿病也有假性糖尿病……,需要进行识别。 辨...

  •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糖尿病是怎么回事?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糖尿病...

  • 胶原蛋白肽对糖尿病的改善

    中国糖尿病患者超1亿,号称糖尿病大国。 糖尿病本身没有那么可怕,最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这是对糖尿病患者所做的...

  • 得了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好?

    得了糖尿病,反反复复吃药打针测血糖,谁愿意啊?!那糖尿病到底能不能治好呢? 糖尿病有两种,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糖尿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jt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