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2年前,一个后来每天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和尚出生了。世人才不管他是否破了清规戒律,就是愿意喊他“活佛”。他是济公。
1399年前,一个抛弃官二代、富二代身份的贵族公子出生了。他离家出走,苦修6年后,在一棵大树下久坐冥想最终开悟。世人叫他如来佛。他是释迦牟尼。
这两个人,一个喝酒吃肉,一个精心禅修。你说谁心中的信仰更坚定呢?
既然两人一个是“活佛”,一个是“如来佛”,已然成佛。我想在世人心中,两人内心自然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
外表破戒的未必不信佛,天天念经的也未必成佛。
在《悉达多》这本书中,悉达多正是看破这点,才决定离开家庭。
从此,他跳出形式,向内心要答案,寻找属于自己的真正信仰。
多年前,悉达多和释伽牟尼一样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他严守着各种礼仪,却发现被净化的只有身体,内心却始终杂念丛生,毫无宁静可言。
一切按部就班的仪式,展现出的沉静似乎只是为了让自己显得平静,就好像开悟了一样。然而,内心的迷茫与慌乱却像皇帝的新衣一般,被所有人默契地视而不见。
可是,他摒弃这些形式,走向苦修的沙门,就是正确的吗?
让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济公和释迦牟尼的故事。
济公喊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是因为他已然成佛,不再需要拘泥于形式。大家只记得他这一句,却常常忽略他后面那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他不拘泥于形式是他已经成功了,而并不是说只有这样“叛逆”才能实现心中所想。
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顿悟前,曾经历6年苦修。谁能说他的顿悟就一定和6年苦修毫无关系呢?
我想没成功的时候,在内心笃定的前提下,形式还是有所裨益的。不管是活佛济公,还是如来佛释迦牟尼,都经历过努力的形式。
也就是说,在未成功之前,形式并非一无是处。
形式也并非穷凶恶极的坏人,看见就要退避三舍。在我看来,形式就像工具,用好了有裨益,用坏了才耽误事。
比如,小刀用来削皮就有用处,用来杀人才是凶器。
在没达到心中所想之前,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形式来强化行为、效果和信念。比如,我们都熟悉的打卡和自我要求的自律。
借助形式,而不拘泥于形式,我想这才是努力和追求信仰的正确姿势。
从这个角度看,书中的悉达多,厌恶一切形式化的东西之后,走向反向的沙门,也说不定只是走向了一段弯路。
在《悉达多》这本书中,悉达多的路还有很长,能够启迪我们的哲学思想也还有很多,很多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