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经济账》
第三章 荣国府应该谁管家
一 王熙凤确有治家才干
二 不合规矩的安排
跟着作者的节奏,更加系统地了解了王熙凤是如何管家的:
1. 岗位责任制
王熙凤曾如此分析家务管理中的弊病:
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她对此采取的措施是:“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物品“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岗位责任制。
2. 有条不紊,逐一处理
府内“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府外“从娘娘算起,以及王公侯伯家多少人情客礼”,此外还有一些亲友需要照应。这些杂务的处理都要动用银钱,“都从他一个手一个心一个口里调度”。
3. 清醒自知,严酷手段
王熙凤乐见人们对她的恭维,却也没有飘飘然不知所以,她一直有着很清醒的判断:奉承她的人是想谋取某种利益,而且听到的奉承话虽然不少,但痛恨她的人却是更多。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没人敢拦他”,以严酷的手段保证治家措施的有效,这也是王熙凤治家才干的一种显示,同时她招致的愤恨也就更多了。倘若抱定“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宗旨行事,各种怨愤声自会平息,但荣国府的管理必陷入混乱。王熙凤不仅有治家的才干,同时她也敢于施展。
4. 实施省俭之计
王熙凤与平儿分析过实施省俭之计后可能产生的情况:“多省俭了,外人又笑话,老太太、太太也受委屈,家下人也抱怨刻薄”。实际上是将开支分为外与内两块。对外,必须维持荣国府的体面,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之间各种人情往来的开支一分也不能少,决不能让外人有任何看“笑话”的余地,因为这关系到荣国府在政界地位的沉浮,兹事体大,含糊不得。
而对内,再如何实行省俭之计,也绝不可省俭到贾母与王夫人头上,这是一条铁定的法则,必要时,还须投其所好做增加。
对内料理家事,针对其他人员,将纷繁的事务与各色人等分类对待以行省俭之计,也不惜采取公开辱骂的形式,将自己明确而坚决的态度传播遍知,让这一群体知道,他们的抗争将遭到果断的制裁。若非这样行事,非省俭不可时就将无处可省俭,荣国府偌大的家务王熙凤必将无力管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5. 阵营博弈,拉拢分化
王熙凤治家,与“家下人”阵营博弈时,还有意采用笼络与分化的策略。
拉绒策略之一:认母女;一旦互认为母女,两人的关系登时就密切起来。“女儿”可将这层关系转化为许多实际的好处,而王熙凤可通过“女儿”对“家下人”群体做有效的掌控。王熙凤有明确的选用标准,只有可切实有利于她掌控“家下人”群体且又知趣者方可入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