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思录 | 简单两招儿,让你不被带节奏的公号儿牵着鼻子走

浅思录 | 简单两招儿,让你不被带节奏的公号儿牵着鼻子走

作者: 书先生和路夫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0:26 被阅读90次

    我所说的一切都可能是错的!
    即使你赞同我的观点,你的生活也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
    除非——你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这是书先生在简书的第136篇文章。本文约2200字,请花6分钟阅读。)

    引子

    现在转发公众号文章也是有风险的,倒不是说会因为“传谣”被抓,而是分分钟有被打脸的可能。更可怕的是,现在打脸的速度还越来越快了。有可能你上午还忿忿不平的转了一篇文章,欣喜于自己“又”站在了正义的一方,下午事情就反转了。好吧,你说,我收回上午的话,紧跟新的形势,这总没有问题了吧?哼,高兴得太早了,现在流行的不只是反转,还有多重反转——反得你晕头转向、头昏脑涨、七荤八素……

    好好好,打不过我还躲不过吗?不看不听不转发,不就行了?这样做倒确实能够减少很多麻烦,毕竟绝大部分自媒体都没有什么营养,不看真的不会有什么损失。但这也不是完美的解决之道,因为互联网现在就是主要的信息渠道,一点互联网的信息都不接触那是不太现实的。况且,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很吸引人,让人有打开的冲动。

    所以,既要获取信息,又要避免不被人牵着鼻子走,更好的解决方案当然就是学好如何分辨信息的可信度。那这事儿很难吗?说难也难,不然不会这么多人每天被人忽悠得找不着北。说简单也简单,只需要学会下面两招儿。

    那么,是哪两招儿呢?

    远离打脸的最佳武器

    阅读各种网络资讯就是一场战斗,如果你比它强,你就得到了你想要的信息;如果你打不过它,那你的头脑就成为谣言、谎话和各种垃圾信息的容器。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百战不殆呢?首先需要知己知彼。

    先看知彼。如果一篇文章想要说服你,采用的方式往往是两种——诉诸感情和诉诸权威。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讨论过它们,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文后链接阅读。我相信大家从“感情”和“权威”两个字也能猜出这两种方式是如何起作用的。

    就拿最近刷屏的“研究员”事件举例。请注意,我不评论这个事件,因为没有充分的信息。我只是对某些文章做一些语言上的分析。文章能够刷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其遣词造句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比如“小小的研究员”,一个形容词“小小的”,就让读者为主人公的遭遇顿生不平。

    一般人看到“小小的”三个字时,已经气冲脑门了,哪有还时间和心情去思考:研究员真的是小小的吗?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谈到我们防止打脸的武器了。我们的武器很简单,它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逻辑。这是日常出现频率不低的词,但多数人却疏于使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怎么使用。

    这篇短文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谈谈如何用逻辑来防止被人牵着鼻子走。

    逻辑如何起作用

    逻辑要展开来讲当然很复杂,专门开两门课还不一定能讲清楚。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去讲逻辑,它一定包含两个要件:事实和推理过程。当我们在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可信时,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它涉及的事实正确吗?它的推理过程有效吗?

    下面,我还是用“研究员”来举例,看这两条如何起作用。

    首先,“小小的研究员”这样的说法符合事实吗?这些信息是可以查询的,百度一下再避开莆田医院的广告,就能看到结果。一番查询,我相信你能发现这个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研究员并非小小的。恰恰相反,研究员是研究序列职称里面最高的,相当于教授序列的正高级职称,也就是正教授。高级工程师,简称高工,也只相当于一个副研究员,也就是副高职称。下图是教授序列、研究员序列和工程师序列的对比列表。

    严格来说,教授级高工这个职称是不存在的,这是对水平比较高的工程师的一个荣誉称号。上图的职称序列是中国的情况,其它国家各有不同,情况还比较复杂。比如学校工作人员分faculty(教员)和staff(职员),教师又分tenure track(教授序列)和lecturer track(讲师序列)。这也是个复杂的话题,有空写篇文章专门介绍介绍。

    总之,我们发现“小小的研究员”是不符合事实的,看到这里,我们对文章的可信度就要打点折扣了,至少是这句话所涉及的上下文不可轻信。

    再来看推理过程。为了证明“研究员”是小小的,作者写道一个单位6,70%都是研究员。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在一个集体中,数量多的一定是底层。如果没有经过逻辑推理的训练,我们很容易相信这个推理,因为它的确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

    但是,这个推理是有适用范围的。请注意这句话,很多推理都必须考虑适用范围。在接受一个推理前,我们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给出约束条件了吗?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对于上面列出的那个推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前一个是否定的,后一个是肯定的。一个集体里的人员配置可能会受这个集体本身的级别和这个集体的任务性质影响。比如一个特勤小分队,只有6个人,一个队长,五个队员。但可能这六人都是上校军衔。

    即使我们假设队长军衔稍高,是个大校,但我们就能据此说上校是底层吗?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一个集体的相对底层并不等同于在更大范围里的绝对底层。相对底层永远都是存在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等级。但如果这个集体本身级别很高,那它里面的相对底层放在更大的范围内可能都是高层人员。

    所以,上面提到的推理就没有考虑约束条件,而且没有准确定义里面的术语,比如底层到底指什么。因此,这个推理也值得怀疑。

    结论

    好了,今天的逻辑微课就讲到这里。我相信认真阅读并积极思考的读者一定会有所收获。

    当然,我也确定一定会有这样的读者,它通读全文后的第一反应是:呵呵,又是一个帮XXX洗地的。对于这样的读者,我只能说,那不好意思,你又浪费了生命中的几分钟。不过好在他完全不用为这几分钟感到懊恼,因为以他的思维水平,以后浪费时间的机会还多。

    推荐阅读:
    《语趣 | 说服人有三种方式,最没用的那种你最该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思录 | 简单两招儿,让你不被带节奏的公号儿牵着鼻子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mm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