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7 陌上
报名
9月13日中午收到小白连长的关于9月故事营的招募通知的私信。看完招募的要求与要看的目,就决定参加这次的故事主题营的活动,因为从第一次参加清单营时,就下决心要做的事。
每次向连长报名都要写报名的理由,这次不知是紧张还是粗心,同一句话发了两遍:我已经参加了前三次的读书营活动,且每次都坚持完成任务。当我发现这个错误的时候,信息已不能撤回。后来一想,完成任务是这次主题营最基本目标,也当是对自己的鞭策吧。
报完名,就开始准备书籍。我只有一本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次主题营的策划者,给了我们很多书籍的阅读连接,让我们可以花更多的精力来好好看书,非常感谢他们。
写文
10天改写30个故事,从每本书中抽取3个故事进行改写。每个故事都要有独立的标题及你对这个故事的总结。
在看到招募广告的时候,感觉30个故事应该还都挺好写的,毕竟只是从另一种角度来表现故事而已。
第一天打完卡,看了看打卡群里其它老铁的故事,发现自己的故事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不忍直视。
老铁们改写的故事要创意有创意,要新意有新意,要内涵有内涵,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写不出来的。前几次的读书营可能大家理论性的文字比较多,感触不是特别深。这次看到那么多的好作品,当时连放弃的心都有了。
第一天晚上,我坐在书桌前,桌上摊着第二天要写的书《赞赏的五种语言》,书我已经看完了,就差编写故事了。白天的那种挫败感,仿佛如同一股无形力量阻挠着,让手无力去敲击键盘。
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那句话:我已参加了三次的主题营了,每次都坚持完成任务。先完成,最完美吧。虽然我知道,完美是不可能了,但至少我可以完成,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做的更好一点,多向老铁学习。如果就这样放弃了,可以连学习的心都会没有了。
在接下来九天中,我每天把打卡群里的故事都看一遍,学习他们写作中的各种亮点,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我学会试着用纯对话写故事,试着把标题起得更洁简而有内涵,把内容写的更有逻辑性等,可能在别人眼里微不足到,但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次新的尝试,且感觉还不错。
反思
写完30个故事,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对于自己参加读书营来的表现,我反思良多。
1、输出太少
虽然已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但是没有输出,很多书变成我仅看过,而不是我看过,也有所收获的书。
2、复盘太少
我可能与很多老铁在刚入读书营的时候,大家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他们这八九个月不断持续的在进行复盘学习中,迅速成长起来,而我还在原地一二一。
3、规划有少
我这次主题营每天的打卡文都是当天或前一天的晚上写的,有时为了想一个标题搞得焦头烂额。连里有的老铁,在故事营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写完了8天的打卡文。8天的差距,别人已经快到终点了,你还是在起跑线上。别人有8天慢慢修改故事,而你只能为了不耽误打卡时间,草草了事交稿。提前做好可预知的事情,可以给后来的事情留出更多的时候去完善完美。
4、词汇量太少
每次在看老铁们打卡文的时候,看到好看打卡文,除了给他们点赞外,想发自肺腑给他们写上一句赞美的话,但是想了半天,想不出一个贴切的词语,只能作罢。
得到
付出的,总会有点收获。从清单营——精读营——共读营——故事营,四个主题营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现在可以每天五点不到就起床。
在刚开始清单营时,为了完成任务,在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五点不到,就开始起来写昨天晚上看完的书的清单。
从以前至少6点半起床的,到现在要5点不到就起床,怕起不来,定了四个闹钟。那个星期可能是今年最痛苦的一个星期了,但是还好,任务算是完成了。
完成连队的清单营活动后,又参加了老铁组织的二天一本书的打卡活动,坚持了半个月。
前前后后经历了近一个月,从要听完四个闹钟的才能起床的困难者,变成了听到第一个闹钟就可以起床的人。
早起虽然困难,但是好处多多,所以这个习惯一直被坚持下来。
现在我的闹钟定在4点55分,现在每天不等闹钟响起,我已经自然醒来,关掉未响的闹钟,起来做前一天计划好的事情。
参加读书营,不仅让我养成了每日读书的习惯,还让我养成了每日运动的习惯。庆幸自己参加主题营的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