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艳秋
一个喧嚣的小镇,有一条东西方向的繁华的街道,路南的大棚下整齐的摆放着一篮子一篮子的水果和蔬菜。春天有樱桃,夏天有黄杏、西瓜,秋天有海棠、葡萄和苹果,冬天有冻梨、冻柿子。春天有韭菜,夏天有茄子、辣椒、黄瓜、豆角,秋天有白菜、萝卜,冬天有干菜、土豆。无论谁家的菜和水果都可以拿到这里卖,没有管理费,也没发明“短斤少两”。人们都吃着应季的水果和蔬菜。
路北就是大型的百货商场——小足,我爷和老姑都在这里上班。我家到小足步行只有五分钟。据说我六岁的时候就能来小足打酱油、打醋、打酒,无数次一路念叨打醋,到小足就打酱油回去。小足占地大约1000平方米,东西大约有五十米长,南北约有二十米宽,是十里八村最大的百货超市。小足的大门是对折的木板,关店时,门上只有一把黄铜锁;大约有十来扇窗户,每扇窗户上有栅板,上班时打开栅板,下班时,安上栅板。小足经营各种各样的商品,有食品、百货、布匹、五金。那时候的炉果、麻花、油茶面,香得很,从家出来就能味道那股又甜又香的味道,月饼只有到八月十五前才会买到;针头线脑,衣服扣子,织针,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的小花布,是年轻的小媳妇的最爱;扳子、钳子、自行车零件,各种型号,任你选购。我经常手里攥着钱,按照大人的指示,来小足选购,这里不用不讲价,要是买错了,随时都能退货。
小足尽头,过条小马路,是王喜的小卖店。王喜是八九十岁的老头,又高又瘦,颤颤巍巍。他是小伙伴黄月霞的姥爷。只要镇上放电影,我都去他家买两缸(茶杯)瓜子,两毛钱一缸,再买两毛钱水果糖,一毛钱七块。要是不买糖,他也会给我两块。
今天晚上,我们几个小学同学一起吃饭,我们不约而地打开记忆的闸门,谈起这条繁华的街道,谈起这个应有尽有的“大型超市”。小足,在那个偏僻的山村里像宝石一样熠熠发光,在那个淳朴的年代里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珍藏着最豪华、最奢侈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