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忆深处的记忆

记忆深处的记忆

作者: 鲁阳之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08 19:30 被阅读0次
老人合影

                  外婆印记

      外祖母病重的消息不断在耳畔回响,是的,家人的挂念无时不在,对外婆的挂念更是如此沉淀。17年春节后,适逢清明、五一、端午已先后三次回老家看望99岁高龄的外祖父和95岁高龄的外祖母。每一次看望都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回味。春节过后,外祖母的身体每况愈下,真的担心那个瞬间的到来,祈愿老天厚待仁慈仁义的好人。

       耄耋之年的外祖父身体依然康健,生活依然自理,每天依然能够自己烧水泡上两壶茶水,这是他唯一的爱好,老人一辈子不喜烟酒,唯爱饮茶,晚辈们每次看望他茶叶是不可缺少的好礼物。看到外祖父健朗的身体,谁都不会想到在他的脑门上至今还保留着抗日战争的弹片,那是他给八路军当向导,误踏地雷留下的痕迹。祖父不善言谈,但心胸开阔,外祖母都是由她来照顾,他俩互敬互爱近八十年的婚姻,即将跨世纪的和谐恩爱,浓浓温情的家庭氛围,为整个家族做出了典范,真的希望他们能健健康康的、相敬如宾的陪伴着我们家族的每一个人。

       外祖母是全家人的顶梁柱,她养育了6个儿女,四个舅舅、母亲和姨妈,可谓劳苦功高;外祖母又是全家人的功臣,我们第三辈人表兄姊妹共13人,没有一个没有得到她的伺候和照应,特别是我们兄弟三人,都在姥姥家念过几年书,我在姥姥家的时间更长一些,留下的记忆也更多一些;外祖母也是全家人的老师,虽说她出生在旧社会,没有念过书,但她为人处世的友善和睦却是人人夸赞的,她从没有与人红过脸、吵过嘴,教育晚辈也是要讲诚信、不撒谎;尊重人、不蛮横,不管谁在外边惹了事、打了架,她肯定先批评我们,然后再去给对方道歉。

       外祖母羸弱矮小的身躯凝聚着无穷的力量,原本不足1.5米的身高,再加上三寸金莲,总有一种风吹即倒的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今的外祖母身高越来越低,看着她躺在炕上佝偻的病体,心里泛起一阵阵的酸楚。在去年,94岁的她上一米多高的炕都轻松麻利,现在却今非昔比,岁月就是这样无情,时光如此无痕,老人的变化一天一个样。

       整个家庭由于人多、经济条件差,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姥姥就坐在炕上绣她的麻布花,记得自己没事的时候就趴在麻布花底下,一会上一会下看心灵手巧的姥姥穿针引线,上下飞舞,不几天麻布花上便绣出了秀美的图案,有梅花、有牡丹有各式各样的花草山水,再难的图案在姥姥手里都不成问题,十里八村的没有不知道姥姥的手巧,刺绣厂经常拿着她的绣品给大家做样品,在她的带动下,母亲、姨妈和各位舅妈也都成了绣花的高手,在当时没有任何其他收入的境况下,这种手艺成为了改善家庭收入的唯一途径,这都得益于姥姥的聪慧勤劳和任劳任怨。

       我在上小学前大多的时光是在姥姥、姥爷家度过的,以至于100多户的小村子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和不认识的人,由于时间漫长,有些事情已模糊不清,只记得有一次在姥姥家惹了祸,晚上天黑哭着闹着非要回家,不让回家就要吃大葱沾大酱,因为大酱咸度大,大人很少让孩子们吃,怕吃多伤嗓子咳嗽,看到我无理由的闹,这一次姥姥是真的生气了,告诉我回家以后就不要再来了,还说麻布花绣完了挣了钱,赶集也不给我买好吃的了,这时候我的哭声止住了,因为最盼望的就是姥姥拿到绣花的加工费到集市上,去给我们买点好吃的,姥姥家离集市近,每逢赶集都能有些小期待,现在想想多么幼稚可笑,在7生活水平低下的70年代也是可以理解的,社会的进步是于目共睹的。

       上初中时由于离家远,又没有交通工具,初一、初二两年是在姥姥家寄住的,姥姥那时也是60多岁的年龄了,有忙不完的家务,每天还要早起给我做饭,同时还要把中午饭带上,由于生活条件差,副食品单一,她还是想着办法给我调节,天生爱吃土豆。姥姥就变着花样给我炒土豆丝、土豆条、土豆片,每次满满的一饭盒我都吃得精光。在那个正在长身体的年纪,对于吃有更多的期待,每天的主食姥姥也是想法变换花样,我不爱吃玉米面饼子,白面又供应不足,姥姥就两样面掺着做,晚上回家想方设法做些汤汤水水的为我改善,而今这健壮的身体,与姥姥当年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感恩感谢的话又能怎样,难解心中的那份牵挂和爱慕,只能抽更多的时间常回家看看,稍微了却心中那份感激之情,期待她老人家身体康复。

       家中的床头摆放的是姥姥和姥爷的合影,因为他们是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位老人,每当看到这张合影,心就飞向了故乡,这张合影是姥姥92岁生日时一位朋友给照的。这几年,特别是女儿高考离家后,只要时间允许,总要抽时间回去看看他们,虽说他们耳朵有点背,记忆已模糊,思维已混乱,但是自己总是愿意坐在那曾睡过无数个夜晚的土炕上,陪着他们,哪怕是车轱辘话一遍又一遍,哪怕是老人的思维一会儿天上一会地下,还是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总感觉那是一种熟悉的味道,那张土炕上始终有自己的影子,姥爷每次都会说道现在背不动你了,忘没忘了去北山看果园我背着你。

      姥爷当年是大队的果园护林员,每天要去北山果园值班,淘气的我总缠着姥爷带我去果园,由于山路远,自己就经常撒娇,说走不动了,逼着姥爷背着我走,也许这段记忆对姥爷印象深刻,每一次都会跟我提起,每一次都会笑声朗朗和我开这玩笑,姥爷始终都是一个乐天派,从没有见他愁眉苦脸的样子。对于我们这些孙男娣女他从来都是宠着惯着,跟谁都不发脾气,99岁高龄依然健朗眼不花、耳不背的秘诀可能也就在于此。

       回忆有太多,苦涩有很多,欢笑亦有很多,但与两位老人的一点一滴、一帧一瞬永远会留在我生命的印记里,我幸运有两位年近百岁的长者,我幸运两位老人有一群孝敬他们的儿女,有一群关爱他们的孙男娣女,我也幸运老人适逢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享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时代的进步,我幸运我家的两位老宝贝,我也愿意抽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孝敬他们,人生就是在这种世代轮回中传承下去,也愿这良好的家风我们每一位后人一代一代传下去。

相关文章

  • 记忆深处的记忆

    外婆印记 外祖母病重的消息不断在耳畔回响,是的,家人的挂念无时不在,对外婆的挂念更是如此沉...

  • 记忆深处的记忆

    记忆深处的记忆 不知道怎么回事,做起梦来,总是会回到故乡,那个小村子,儿时的事情总能清晰的呈现在梦里。 记忆里有村...

  • 记忆深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上雨天,要知道,自己从前最不爱的就是这雨水淅沥。 雨水淅沥,将家乡的泥土路呀弄得湿漉漉的...

  • 记忆深处

    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可能都有一种令人怀念的味道:它可能是路边摊上小贩叫卖的烤红薯的香甜,可能是街边...

  • 记忆深处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很多人或事都会淡淡的忘却,然而有的人你一生都不会忘记。 他藏在你的记忆深处,纯纯的,浅浅的……...

  • 《记忆深处》

    磨灭光阴 步履匆忙 行走在时光的指尖 哪里才是彼岸 暗藏花香处 即是佛光 一朵花来 又是一季 芳华似梦 何处梦醒时...

  • 记忆深处

    ……记忆深处,美好依旧……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 记忆深处

    电光火石间,我想起了在鱼苗场的那个家。那里有我难忘的童年,懵懂的少年。 从小径下七步阶梯就是我的家了,記忆中最早的...

  • 记忆深处

    有一年教师节,学校里为了表彰先进教师,全镇的老师和教育界的领导都要去大礼堂开会,当然台下的观众除了老师主要是全体学...

  • 记忆深处

    《流落孤岛的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深处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vt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