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目的
商业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的各种方法来解决商业领域里的各种问题。
现状和预期
当存在一个现象的时候,我们不能说存在问题。问题是现状和预期的落差,比如说我们想销售1000万的产品,销售额只有500万。销售额500万就是现状,而我们希望销售1000万,则是预期。
当这两者不一样时,就出现了问题。
牢记"预期”,并认识到“现状”与其之间的差距,就可以找到根本的问题。
问题:研究导致问题的原因
当我们通过对比现状和预期之后,就能准确定位问题。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我们想销售1000万,但是销售额只有500万。
那问题就是:为什么销售额不能满足预期?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是为了找到原因。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被表述为:
是什么导致了销售额低于预期?
是什么导致销售额低于预期呢?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我们大概有几种分析方法:
一、观察数据的大小。
这里的“大小”,指的是各因素对“现状”和“预期”之间的差距的影响程度。
比如,销售额低于预期,可能是本月的广告费用少了,也可能是产品进行了一次升级,要找到其中的原因,分为几步:
1、找到罗列产生问题的因素;
2、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
3、使用关键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
4、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二、将数据分解后观察
“将数据分解后观察”指的是从多种角度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分解出构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并找出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比如:我们发现销售额与广告费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那么我们就会把广告费作为销售额费用的主要因素。
三、将数据比较后观察
“将数据比较后观察”指的是将发生问题时的数据和没发生问题时的数据相互比较,并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进行这种数据比较分析的目的是达到某种程度的类型化处理。首先,在使用时间序列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以把过去的数据和现在的情况比较
1、昨天和今天的比较
2、上周和这周的比较
3、同一个商业活动在过去和现在的情况的比较
另外,有时还需要和其他类似商品或者服务的数据相比较,例如:
1、和竞争对手公司的销售数据相比较
2、公司内部的服务之间的利益比较
分析用户属性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例如
1、20多岁和50多岁用户的购买欲的差异
2、男性和女性的购买率的差异
3、关东和关西地区用户喜好的颜色和形状的差异
数据的收集和加工
数据搜集前需要明确的问题:
1、为了验证问题,什么样的数据是必要的
2、这些必要的数据保存成分析师可以马上使用的形式了吗
3、这些必要的数据在分析师提出申请后能使用吗
4、当某些必要的数据没有被重新保存时,还能重新获得这些数据吗
5、当某些必要的数据没有被保存,并且重新获得这些数据的代价太大时,有欸有其他可替代的数据。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
机器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