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40512/dca6f58e19411d2a.jpg)
1月8日,阿里巴巴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读书报告。报告显示,得益于购书渠道的便捷以及电子书的普及,中国的阅读人口与阅读总时长显著增加,2018年新增阅读人口接近3000万;在阿里旗下等平台上买书和读书的人,在2018年平均每人多读了一本书,人均购买纸质书达到5.5本。
虽然人均购书量得到了增长,但我们不得不面对另外一个事实,就是单独个人的读书量是有很大差距的,有的人可能一年一二百本,有的人可能只有几本甚至一本。这是为什么?读书量大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多么超群,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高效阅读的方法。
如何才能做到快速阅读,以及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更多高质量的信息,《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
《高效能阅读》的作者原尻淳一,龙谷大学经济学部客座教授,他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随后在大型唱片公司从事艺人、电影、动画的营销和企宣工作,继而加入Bloom Concept,负责面向大型制造商的新产品开发、营销等咨询工作,并任企业培训讲师。
他通过阅读百余册阅读方法书籍,并结合自身经验整理成此书。在这本书中不仅可以解决人们阅读速度慢,阅读不能汲取更多信息这一问题并能满足“从不善读书的人到读书爱好者”等不同水平读者的需求。
第一部分是读书初级篇,主要解决了从不善读书到喜欢读书的方法,说明了以兴趣为驱动力读书,并辅以契机管理和适当的环境,可以养成读书体质。
第二部分是读书中级篇,主要讲解了速读技巧,侧重讲解了关键词发掘和假设验证型读书方法,并通过便签,软件等工具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第三部分是读书高级篇,主要讨论了与产出相关的问题,说明了找出自己专业的重要性,要通过垂直型阅读加深专业深度,并介绍了解剖读书术及如何形成自己的数据库。
《高效能阅读》由浅入深的讲解读书技巧,适应了各类读者的需求。
《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中讲到了很多读书技巧,我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寻找适合自己的的读书方法。以下,是我选择的适合我自己的方法。
01 神奇的读者权利十条
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读书,不是每本书我们都想读,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拿着书强迫自己读下去,可是《高效能阅读》作者告诉我们,如果想解除我们身上不善读书的魔咒,我们需要“读者权利十条”。读书不是必须从头读到尾,也不需要读自己现在不喜欢的书,对于读书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这种始终把兴趣放在第一位的读书法,消除了读者的顾虑。读者完全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挑选图书,从而喜欢上读书。
02 参加读书会,和他人观点碰撞
参加读书会,一方面可以听到他人的观点意见,可以从多角度看待一本书,另一方面,参加读书会可以强迫自己读书。其实现在更流行的是活跃在微信上的读书群
我就参加了一个读书群。读书群本质上跟读书会差不多, 可以对书进行讨论,也可以强迫自己看书。而且读书群相对于读书会是有优势的,读书会的人大部分都在同一地方,要约定同一时间见面才行。读书群则没有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家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职业,大家有时间可以一起聊聊书,也可以相互讨论书以外的其他事情。如果有人没时间也没有问题,他可以在他空了的时候翻看聊天记录,选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读书群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人的时间需求。
03 收集素材,形成自己的数据库
如何高效的收集素材,形成自己的数据库,一直是我读书时候的难题,《高效能阅读》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一系列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收集素材的方法。
首先,确定适合自己的标记术,将书解剖
无论采用三色圆珠笔标记法还是使用便签标记法,或者喜欢随意划线,我们的目的都是要用笔将书进行解剖,所以请找到适合自己的标技术并养成习惯,这样读书的时候可以以此为线索对书中信息作出取舍。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0512/1357fe61fa852294.jpg)
其次,向杂志学习如何汇集优质信息片段
作为一位孩儿妈妈,我想我还是读过一些杂志的,但是在杂志被处理的时候,我真的没有想过要好好利用它一下。
《高效能阅读》建议在杂志被扔掉之前应该进行一次杂志解剖:剪下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然后保存起来。著名作家李敖的读书方法就与这个很相似, 他的方法很独特,他读书的时候不单单是眼睛在动,手也不闲着,桌边随时备着剪刀和美工刀。这一段看着不错,对我有用,就用剪刀毫不留情的剪下来,贴到自己相应的笔记当中,往往是一本书读完,也就被他五马分尸了,他把这种方法叫做“大卸八块读书法”。
我们在读杂志的时候也要想想,杂志中有没有我想要的例子可以在我写文章的时候使用,或者是杂志的精美排版吸引人,那这个排版可不可以应用在自己的手账中。这样,在享受读书的同时,也为未来做了准备。
最后,让云端系统成为我的数据库
随着网络的便捷及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学习碎片化知识,我们需要把这些碎片化的东西收进我们的数据库。这样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怎样收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并为我们所用?作者介绍了四种网络工具,但是对我来说,印象笔记最适合我了。我可以随时随地把想要收藏的信息加入到我的印象笔记中,还可以给这些信息碎片加标签,方便日后查找。
印象笔记的功能其实很强大,如果想深入了解,建议直接上网搜索印象笔记的使用攻略。印象笔记是我们的一个工具,网上也还有其他一些云笔记的软件,我们主要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就行。
激发读书的动力,养成出于自身兴趣的阅读,能使自己很快变成读书爱好者,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能让你很快形成属于自己的产出数据库,为产出做好准备。《高效能阅读》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的读书方法,让我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