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作者: 萃辰天心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6-26 17:13 被阅读37次

正念正行皆存乎一心,亦如吕坤先生所说:“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且听印竹、印安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2018.6.26

印安说

一个人的德行,是通过正念与正行体现出来的,而正念又是正行的基础与前提。明代的思想家吕坤在其代表作«呻吟语»中说:“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印竹说

对念头的每日检点更为重要。亦如吕坤先生云: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

一直都特别喜欢吕坤的《呻吟语》,说是字字珠玑也不为过。《呻吟语》中的每一句话都能发人深省,给人醍醐灌顶之感,比如今天所说的便是吕坤先生对于每日要省察念头的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要省察我们的念头是从哪发出的,这个很重要。

如果我们的念头是从德性上发出,我们便可以感受到万善来同;如果我们的念头多为从物欲上发出,那么百邪都会趁虚而入侵蚀我们的身心;而当中的从气质发出、从习识发出,就更需要我们认真的去省察,因为气质中有好的气质,也有不好的习气。习识上有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人生、对宇宙万物正确的认识,也有错误的认识、惯性的思维,这两个方面统称为习气。而习气有好有坏,介乎染净之间。

凡是从我们德性上发出的念头,我们自己会有感觉,因为它会让我们的身心充盈一种正能量,我们会感受到这种念头确实会吸引各种各样的善缘、善人和善行。而自物欲发出的,多半是带着占有、带着功利、带着自私,所以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各种各样的邪气趁虚而入。然,这两个方面是比较明显,易于觉察的,我们自己都能够感受到。只要念头是出于对物欲的占有,诱惑自然来了,在诱惑中一定会有歪的、邪的东西;如果念头是从自性中生发出来的,我们会感觉到发自内心的法喜、愉悦,然后周遭的一切都变得顺利和欢喜。

而最不易察觉的也是最需要我们深入去检视觉察的,则是从气质上发出和从习识上发出的,这两种忽好忽坏、时好时坏,甚至让我们难以辨别。因为念头是非常非常微细的,智者大师说“一念三千”,我们可能在一刹那会生出很多很多的念头,这些念头里有的时候是正、负、善、恶杂处的,甚至我们自己都难以分辨。我们常常会因为这些念头而自欺欺人、被人欺,所以不可不察。我们对念头的训练,尤其需要从习识方面去觉察,尽量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正见、自己好的习惯,从习识和气质上改变自己,那么我们的念头自然也会常常为正念。我想,这应该是吕坤先生的这段话能带给我们最好的启发吧!

总之,正念正行皆存乎一心,亦如吕坤先生所说:“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所以其中仍要把握中道,不能偏左,亦不能偏右。亲爱的同修们,希望吕坤先生的这段话能为我们训练我们的心、我们的念头起到帮助的作用!

萃辰天心书院,愿国学智慧走进千家万户……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正念正行皆存乎一心,亦如吕坤先生所说:“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 山中静思录(二)

    一念心邪,业根滋生,祸胎已妊;一念心善,善芽蒙发,百福臻至。邪正只在一念间,祸福只在一念间,众生心粗意昏,觉察不到...

  • 2020-06-19

    一念而善 一念则恶 善恶一念 定成永远 善与恶: 不分男女(性别) 不分年龄(老幼) 不分国度(种族) 不分穷富(...

  • 一念之间

    【每日一品】 一念善,一念恶,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不要轻视小小...

  • 2020-10-22

    前一念痴迷愚昧则就是凡夫,后一念转迷得悟则当下就是佛。前一念执著于外境则就是烦恼,后一念超离外境则当下是佛。

  • 112晨起读文

    一念悲,则万物皆悲; 一念喜,则万事同喜。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情绪。 禅宗有一则公案: 唐代高僧...

  • 舍利

    呜哉!一念愚则般若绝,一念智则般若生。 ...

  • 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致旱 孙大圣劝善施霖

    【李本总批:米山、面山处,亦可提醒不敬天地愚人。太守一念恶,则不雨;太守一念善,则雨。百姓死活,全在太守手里。寄语...

  • 最是那一抹强大的念

    一念起,万水千山。 一念灭,沧海桑田。 一念堕,万劫不复。 一念生,百废俱兴。 一念存,亘古不灭。 一念善,四海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um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