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市场营销原理》的导图框架开始说起:
市场营销原理框架导图

整体的几点感受:
1、读书要有整体意识,建立在整体高度基础上的细节才是更有价值的,要不很容易片面,不能准备的理解;
2、用自己的话解释书中的理论:书的价值在于对自身思维和心行的促进,所以重点不在于看了多少,而在于领会了多少,哪怕有些书可能暂时领会不了全貌,但也要尽可能的领会和运用,读书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把书中的力量进行输出,并结合具体的事情进行思考,这样才算是真正用起来;
3、接纳不足:有时我们自己读书有些太刻意,老想把全书所有的东西都弄的特别明白,结果反而因为压力过大,不了了之,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特别细致的阅读,有时我们也可以适当的功利主义。读书就像和一个人对话,如果这个人比较有思想,我们就可以多吸收一些,稍微有点思想我们就可以少吸收一些,如果思想还不如我们水平高,那么就不必花时间和他对话了,所以读书方式也要因“书”而异;
4、多读经典的书,多读道层面的书:现在的新书真是层出不穷,特别在大陆地区,仿佛随便是个人都可以出书,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营养,还是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多读一些经典的书,多读一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书并不是越新、越潮越好,老人家的智慧比现在的人高多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向前发展的。为什么孔子、老子等才是圣人,这说明老人家的水平更高,后代并没有超过他们,所以要保持谦卑;
5、在有基础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原来营销行业内总是说过去的理论不实用了,要学习新的理论,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这次重新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就是说的真对!用到现在完全实用,很多预判也很准确,框架的搭建比现在的很多商业书都要靠谱,所以不要一直说创新了,还是踏实的掌握好基础吧,要不只会人云亦云;
6、本书的框架要素是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所有的内容基本都是以这四点来展开的,我理解的产品就是卖什么、价格就是卖多少钱?渠道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卖?促销就是说服客户去购买,最终实现良好的顾客关系的建立,其实现在这几个要素依然适用,因为买卖嘛,无非是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要素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后续的拓展比较多而已,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以这四个要素进行思考和对照;
7、现在的网络销售、微信公众号运营、微博账号等新平台的营销也完全可以用4P力量来解释,比如微信公众号一方面可以是沟通工具,通过一些互动活动和推送信息说服客户购买,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成为销售渠道,比如通过微店或单独购买页面的开发,就可以实现销售的目的,同时通过一些用户调查等,还可以对产品的改进形成促进;
总之对于当下所谓火热的平台,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人气,表面想着人多就一定是我们要去做的平台,我们应该更深入的站着企业的角度看到背后的实质,这样才能更有高度的去应对;
8、广告没有那么重要:很多行业内的人,一直接触广告,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广告,就以为广告对于产品销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广告的意义有时并没有那么的大,广告只是一种锦上添花的促进,不如产品本身重要,有时甚至不如售卖渠道重要,对于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
9、4P可能会同时体现:现在平台有一个特点就是单平台可以实现多种功能,所以4P可能会同时在一个平台中存在作用;
10、重视社会道德、社会责任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营销人员,很多程度上会做一些满足、唤醒人欲望的事情,而过多的欲望唤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发展并不一定是好事情,有钱的人并不一定更为幸福,反而更容易压抑和焦虑;
所以我们为了满足企业的盈利要求,要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至少不伤害客户和社会的眼前利益,进而我们还要考虑客户和社会的长期利益,让人们过的更幸福,让社会更长久的发展,这个是我们更应该努力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