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三)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三)

作者: 浅酌慢斟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06:25 被阅读0次

‘第十一课《谢灵运》,这么重要的一个人,对于“元嘉之雄”我的标注竟只有“读书要学易”、“诗中寻找慰藉”。应该是大道不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欲言而无与言,无法言。

第十二课《陶渊明》,真。连真都丢失的人,拥有身外之物,又有何用?是呀!违背自我天性,是人生的迷失,真我的保持,真有价值与意义吗?

渊明的审美,并非魏晋之审美。“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可古圣先贤的教诲在诗、书、礼、乐之外的灰色交交界,我们该如何言如何行,古圣先贤,并无教诲也无解答。

渊明辞官后,后以为生。庄园打理得并不成功“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为证。也有人说,文献有记载文人雅士,争相拜访,也多有馈赠。这或是坊间传闻罢。让我想到唐伯虎,一新港剧影响了一代人的情思,可真实的唐伯虎命途多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影视创作是不是应该在还原本原上多用功多用心。走心别走神,别利益至上。

是啊!陶公如若身居高位,也可庇荫后世子孙。何至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何至于“夏夜长抱饥,寒夜无被眠”,何至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理,叩门拙言辞”。听从心的呼唤,心不累了,身劳之。总有劳累相伴。如何选择,君自量之。

远离车马,心是否染尘。心远地自偏,心灵的净化,才是归隐。隐于市,隐于世,隐于山野之志。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有解释,方见此诗之精妙,美哉。任真、固穷。

千年之后,世间大伪依然,何处寻真?脱樊笼,寻本真。

后世有人拿“草盛豆苗稀”来说陶公归隐后,生活并不能自足,这是诗意语言,能否做为例证?心存疑。

古人也会断章取义,陶公伟人也。

在《杂诗》(其二),标注上:不管何人,功业如何,都会悲愁,感叹志业未就。

相关文章

  •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三

    钟嵘《诗品-序》中,对于引起人兴发感动的“物”,则曾有更为具体明白的叙述。他把使人感动的“物”分成了两大类: 一类...

  •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

    与我而言,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我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边的美好,高洁的世...

  • 学霸与学渣都应明白的事,哪里有古诗词的一半生命

    文/叶嘉莹 去年9月,叶嘉莹先生出版...

  • 怎样教小孩子背诗?

    | 叶嘉莹答疑系列 原创 2017-09-04 叶嘉莹 给孩子 今天继续叶嘉莹先生答读者问的内容放送(想向叶先生提...

  • 夜读苏东坡的《西江月》

    —PIXIU小品文 几年前,在出差期间买了叶嘉莹先生的书《古诗词课》。 从此爱不释手,一有空就翻一...

  • 吹灭书灯一身月

    说起现代人对古诗词的贡献,那就非叶嘉莹先生莫属了。叶嘉莹,别号“伽陵”。她说自己这一生虽然有过婚姻但并未尝过恋爱的...

  •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二

    《毛诗序》中“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是一种“得意忘言”的态度。其所强调的实在乃是诗歌的一种强大的兴发...

  • 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四

    《花间集》这一类淫靡之作的小词中,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现象,那就是虽然同是叙写美女与爱情的作品,但其中有些作品却似乎...

  • 23 夏日里的一瓣心香

    夏日炎热,可读一些书以清心。 这个夏天,重温了叶嘉莹先生的一些讲稿:《叶嘉莹说杜甫诗》《叶嘉莹说中晚唐诗》《叶嘉莹...

  • 2020,我的小确幸

    此时此刻距离2021年还有27分钟,躺在床上无法入睡,读了几页叶嘉莹先生的《古诗词课》还是辗转反侧,不能入眠。 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xf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