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发APP,虽然在极力避免出现线上crash,但是某些情况还是没法把控,比如和后端约定好的数据格式,突然哪天给你换了,很容易导致crash。但是如果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做防御性判断,代码会写得特别难受。
之前看到有人开源了防止crash的代码,所以分析了下。这些方案主要利用runtime的方法交换和消息转发来实现,对那些容易引起crash的方法,添加判断,或者在crash之后走消息转发
。
之前项目用到这个,NSObjectSafe就是这么一个开源库,只需要拖进工程就可以起作用。
NSObjectSafe代码地址:github链接
比如,向NSArray插入一个nil、获取NSArray长度之外的元素等等,从而导致APP奔溃。NSObjectSafe能有效避免这些奔溃。这些方案,基本都在load中交换这些容易引起crash的方法,并且添加判断,以此来避免异常。简化版就是下面这样:
@implementation NSArray (Safe)
+ (void)load
{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 没内容类型是__NSArray0 */
swizzleInstanceMethod(NSClassFromString(@"__NSArray0"), @selector(objectAtIndex:), @selector(hookObjectAtIndex:));
/* 有内容obj类型才是__NSArrayI */
swizzleInstanceMethod(NSClassFromString(@"__NSArrayI"), @selector(objectAtIndex:), @selector(hookObjectAtIndex:));
.
.//还有很多
.
});
}
- (id) hookObjectAtIndex:(NSUInteger)index {
@synchronized (self) {
if (index < self.count) {
return [self hookObjectAtIndex:index];
}
SFAssert(NO, @"NSArray invalid index:[%@]", @(index));
return nil;
}
}
可以看到,这里面用了个+load 方法、runtime的方法交换。
那么 +load 到底是如何被调用的呢?
在 iOS 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 +load 方法来做一些在 main 函数之前的操作,比如方法交换(Method Swizzle)等。
+load()方法的调用时机是这样的:
1、当类或分类被添加到 Obj-C 运行时的时候被调用;可以实现该方法用来在加载时刻执行特定类的操作。
2、动态加载和静态链接都能将 load 消息发送到类和分类,但前提是新加载类或分类实现了要响应的方法。
3、初始化的顺序如下:
链接的所有框架(Framework)中全部的构造器。
镜像(Image)中所有的 +load 方法。
镜像中所有的 C++ 静态构造器,以及 C/C++ 的 attribute(constructor) 函数。
框架中链接的所有构造器。
4、类的 +load 方法在其所有父类的 +load 方法调用之后调用。
5、分类的 +load 方法在其主类的 +load 方法调用之后调用。
了解到 +load 在运行时初始化加载镜像时就会被调用,使得可以有机会预先做很多事情。但正是因为其加载的时机非常靠前,如果在 +load 方法中做比较复杂且在主线程的操作,将会影响 App 启动时间,降低用户体验。所以APP启动优化可以尽量把放到这个方法的任务往后放,比如+(void)initialize中,他会在每个类初始化的时候调用一次。
runtime会在运行时调用工程中的类的+load方法,并且不需要类在代码中被显示import,所以有些第三方可拖进工程就会起作用,而不需要显示import
。比如:IQKeyboad、NSObjectSafe...
从这里可以解开我之前的一个误解:一直以为垃圾代码(尤其是第三方库)留在工程里面不管他,以为它不会起作用,如果他里面实现了 +load 方法,还是可能会起作用的,一旦出bug了,那叫一个难找
。
接着,看看runtime的方法交换:
+ (void)load{
NSLog(@"UIViewController Hook load");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Method ori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class], NSSelectorFromString(@"dealloc"));
Method repMethod = class_getInstanceMethod([self class], @selector(xx_dealloc));
method_exchangeImplementations(oriMethod, repMethod);
});
}
- (void)xx_dealloc{
NSLog(@"%@ dealloc",NSStringFromClass([self class]));
}
或者像这样(根据系统版本修改字号):
@implementation UIFont (hook)
+ (void)load{
static dispatch_once_t onceToken;
dispatch_once(&onceToken, ^{
[self swizzleClassMethod:@selector(systemFontOfSize:) withMethod:@selector(xx_systemFontOfSize:)];
});
}
+ (UIFont *)xx_systemFontOfSize:(CGFloat)fontSize{
NSString *version = [UIDevice currentDevice].systemVersion;
if (version.doubleValue >= 11.0) {
return [UIFont xx_systemFontOfSize:25.0f];
} else {
return [UIFont xx_systemFontOfSize:14.0f];
}
}
@end
为什么xx_systemFontOfSize里面又调用了xx_systemFontOfSize?不会死循环么?
嗯,这里不会,因为交换了方法的IMP,这里不细说。
看NSObjectSafe源码,hook那么多不常见的类,为什么呢?比如__NSArray0、__NSArrayI、__NSSingleObjectArrayI等等。
这些都是NSArray在某些情况下的实际类,NSArray在这里使用了类簇的模式。
类簇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包含了一组私有的具体的类,这些类继承一个公开的抽象类,也即是基类,基类负责提供对外接口供调用者使用,具体类负责方法的真正实现, 我们只需要调用基类提供的接口来实现相关功能,而无需关心背后的具体实现细节。
在Cocoa中,许多类实际上是以类簇的方式实现的,即它们是一群隐藏在通用接口之下的与实现相关的类。例如创建NSString对象时,实际上获得的可能是NSLiteralString、NSCFString、NSSimpleCString、NSBallOfString或者其他未写入文档的与实现相关的对象。
NSNumber就是最常用的类簇实现的类之一。
NSNumber类簇
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隐藏私有类,调用者只能使用基类暴露的API,而无需关心里面是什么类,以及背后的具体实现细节。即使将来添加更多的私有类,对外的基类API也没什么变化。
技术分享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