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4 星期日 雨(滨州)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78550/e5dd3bae69ee1c1d.jpg)
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心中是无尽的遐思,有关于自己、亲人和未来。
暂且放下心中琐碎的小事,站在超越个人的、更高的维度,来窥探一下自己。
我的三观源自三个人:
世界观源自独立学者王东岳的《物演通论》。
人生观源自作家李雪(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已拍成电视剧《天道》)。
价值观源自曾仕强教授的道统文化。
1,世界观:万物同质,万物一系,单向演化,递弱代偿。
宇宙万物都由同一种东西组成,当然包括你我,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能量等等。这与佛家讲的缘起性空,众生一体似乎有些对应。
万物同质,又为何大千世界,形态各异呢?
因为宇宙单向度一系演化,从奇点大爆炸、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单细胞、多细胞生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这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有所对应。
整个宇宙演化史又遵循递弱代偿法则,即越后演的物种存在度越来越低,生存效力越来越弱,只能靠提高自身代偿(增加生存技能)来弥补,才能得以存在。
人类作为目前已知最后演的物种,表观是能力最强,其亦对应存在度是最弱的。
举几个例子,不算恰当,但便于理解。
a.原始的细菌自从地球上有生命产生就存在至今,可以说无处不在,是真正的地球之王,相比人类,细菌再微小不过,但它却是分布最广,质量最大,存在周期最长的物种。
b.低等生物比如青蛙,生下来以后基本是无需父母照看的,越后延的物种越需要亲代的照顾,到人类需要精心呵护,孩子方能存活下来。
c.农业社会的人类,父母二人可以养活七八个孩子,发展到当下的工商业社会,半数以上家庭,养活两个孩子都已很吃力。
例子繁多,不胜枚举,在《物演通论》的哲学论证表达为,137亿年宇宙演化史上,现有大信息量下,找不到任何反例的自然律表达,就是递弱代偿法则。
推演到人类社会,社会的发展必定是越来越分化,也越来越动荡。个人的能力因为不足以支撑自己生存,所以只能依赖于社会这个整体,社会的分工一定是越来越细。
比如,农业社会下的人们,可以自给自足,当下城市生活的人们,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才能得以生存。
推演到人类的精神,当下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获取信息更便捷,渠道更广,可以说是一部手机便知天下事,但其对应却是人的精神认知愈加茫然。
宇宙物演史是感应属性不断递丰的过程,从感应到感性到知性到人类的理性。其对应亦是生存趋弱的过程,要知道人不增加获取信息的能力是无法生存的,这样说起来似乎有点儿被逼无奈,确切的表达是二者同步表达,能力增加的过程也是存在度下降的过程,自然律的表达无所谓好坏,不带有情感评价。
比如,这段时间有不少周围人推荐某社交电商平台,这明显是已被玩过的过剩产物,但不在对应圈层,很难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旧把过剩的玩法当暴富的模式,最终也只能沦为被收割的小白。
信息量的增加似乎无法让人们的认知更清晰,反而是更迷茫,辨识度越来越低。
根据递弱代偿法则推理:
人一定会越来越趋于贪婪自私,因为生存难度在不断增加。
人一定会原来越趋于孤独迷茫(安全感下降),因为人与人之间利益纠葛加重,繁重的交际让人越来越想逃离。
然而宇宙的演化是单向度的,不可逆转。
老子《道德经》里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伟大的理想,也是我个人一直向往的桃园生活,但可惜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倒退。
这不仅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钱?
——3000块。
——那你还这么开心?
——因为我没有办法。
我想表达的是,既然递弱代偿是自然律,就更加无需悲感。要明白以苦为乐的道理,这与佛教的人生皆苦相对应,如果不苦何来灭苦悲呢?
如若生活中的你做不到以苦为乐,那就把一切的苦乐看做正常吧,佛家讲世事无常,既然无常,那就是事事有常了,一切正常了。
2,人生观:人活着就两件事,一活下来;二为啥活,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给自己的心一个安住。
活下来是人的本能,为啥而活是人生定位。一个人的一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是相当不易。
当下的社会,为生存而活的人是大多数,为梦想而活的人是少数。
生存的关注点在物质层面,梦想的体现在精神层面,懂得让物质围着精神转的人是活明白的人。
有的人,开始没考虑赚钱,用心做好当下的事,服务好一批人,最终却赚到钱了。
有的国家,开设赌场,自己国家不赌,吸引其他国家游客豪赌,从而发展本国经济。
这属于物质托起精神的范畴。当然,更高的境界是没有目标,没有梦想,不设限,最终成为一个简单、真实、自然生活的人。
可怕的是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方向在哪里,只能随社会而逐流。
我想,大概大部分人最初的梦想是成为本性自足的芮小丹,最终却不得不成为八面玲珑的肖雅文了,哈哈。
如若生活中的你,成为不了自性圆满的芮小丹,那就做个简单自足的欧阳雪吧。
3,价值观:凭良心做人做事。
人生就是一段路程,充满了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这都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不仅要体验欢喜,也要体验离苦,要知道想逃避痛苦才是最大的痛苦。
我们所有的经历,好也罢,坏也罢,都是自作自受,所以凭良心做人做事就心安理得的接受发生的一切。
老话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世上的事原本没有是非对错,合理就好,心安就好。
不同的时空、不同的角度造就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认知。我们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统一认知,念经也好、打坐也好、参禅也罢,都是做一件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如若面对世俗中所谓的君子和小人,成不了大乘的芮小丹、智玄大师,那就做小乘的丁元英吧。
微 信 公众号:新农人老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