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介绍了存在主义问世的社会状况和哲学所处的尴尬境地,以及各国对存在主义有贡献的人物。
第二章则考察产生这种哲学的时代特征。
遭遇虚无
一方面,人类创造了很多档案资料,好像我们这个时代非常有自我意识。但另一方面,其实人类更不了解自己了,虽然外在事实的文献,人类已经创造了很多,但对于内在事实,对于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人类已经忘记了,已经把自己的意义丢失在光怪陆离的世界,已经把人生的意义寄托在追逐名利之上,所以人的精神需求变得无所依托,成为了浪迹天涯的漫游者。
宗教的衰微
1.宗教的衰微已经成为现代历史的中心事实。
2.宗教的衰微表现为宗教不再是人生活的无可争议的无可争议的中心和支配者,教会也不再是他生存的最后的和无可争议的家或收容所。
3.科学批评带来的丧失信仰是宗教衰微的主要历史原因,但宗教衰微是一个比意识观点改变要具体得多又复杂得多的事实,它渗透到人的整个心理生活的最深处。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科学的发展,很多事实被科学家用技术证明了真伪,使人类对宗教的信仰产生了怀疑,动摇了人类的心理基质,宗教不再是人类的信仰,同时,人也只能直接同这个十分残忍的客体世界打交道,导致他会因为宗教已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而感到无家可归。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衰微实际上是人心理进化的一个主要阶段。
4.整个中世纪的哲学是一种无限制的理性主义。
5.新教提高了宗教意识,但它同时又把这种意识同我们整个人性的深层无意识生活割裂开来。
1.宗教的衰微
【讲师题解:本章“遭遇虚无”分成“宗教的衰微”、“社会的理性安排”、 “科学与有限性”三个部分,分别从宗教、社会、科学三个领域讲现代人与虚无的迎面相遇。如我前面所说,宗教就是人类创造的用以抵抗死亡恐惧的帷幕或外衣,当宗教变得不再可信的时候,人就不得不和必然的个体死亡和人类整体死亡相遭遇。】
【讲师章节梳理:虽然笼统地讲,宗教总是对存在的终极问题(来源、去处 、生死、意义)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但是不同各类的宗教,同一宗教的不同时期 ,毕竟还是有着不同。我们可以依据本节来初步梳理一下基督教:
原始基督教:人的激情拯救,真诚而热烈地信仰。这时候基督教还没有统治
地位,信徒靠自己的勇气和纯真言说自己的信仰,使之胜过其他的宗教(即其它的解脱系统)。
天主教时期:尤其是阿奎那神学:人理性地证明上帝,确立宗教的合法性与
不可动摇性。然后再相信它。这时候基督教逐渐成为绝对的权威,没有任何真正的对手,自身在体系过、成为统治者的过程中逐渐形式化、教条化。
新教时期:因为上帝不可证明,所以信仰必须放弃理性的证明。理性甚至被
视为娼妓,信仰高于理性。这时候科学理性的兴起导致神学的破产,面对理性所导致的无神趋向,虔诚的信徒以放弃上帝证明甚至放弃理性的态度,来确保自己的信仰。在这个意义上,信仰甚至是一次个人的赌博(无理由有信心的抉择)。
作者认为,第一、二两个时期的宗教信仰是真诚的,生活在其中的人确实相
信那一套话语。而在第三个时期,那套话语其实已经在科学的冲击下支离破碎,因此人的信仰的纯粹性便显得可疑,也因此,现代人不可能写出类似《神曲》这样的作品,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毕竟已经完全不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