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蝶岛文苑
采石村走出了“斗门径”

采石村走出了“斗门径”

作者: 林火坤 | 来源:发表于2021-03-26 21:10 被阅读0次

        清晨,在港西村古街一个称为“残垣断壁”的景致处喝茶。周边的老房子历经了百年风雨洗礼,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阳光的印记。坐在我面前的老人,虔诚地往茶杯里冲入沸腾的开水,顿时一股茶香扑面而来。老人说得很慢,一字一字的,就像采石一样,一锤一锤敲开了记忆。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迫于生计,港西村几个精壮汉子把力气下在了山上,他们请来了几位惠安师傅,摸索着采石头、打连板、凿门斗,这些“打石头的”有眼力、有气力,更有魄力,他们的身体力行带动形成了采石行业的班底。港西村这第一批采石匠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东山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他们粗糙大手打出来的块石,源源不断运往八尺门、南门海堤、向东渠等项目工地,解决了建筑原料问题。在那个斗天斗地的年代,全县每个村抽调2名群众到港西村集中学习打石,学成后回本村开挖机耕井、大井塘,齐心协力克服了干旱。港西的采石匠们把打石技术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全县人民,我县目前还游弋在各建筑工地打墙、凿孔的土水匠大多传承自港西。在叙述中,老人神采飞扬,宛若回到了当年的建设现场,那时虽然被繁重的采石活计压弯了腰,但也在全县人民面前抬起了头。

        改革开放后,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家家户户都建起了平房,建筑石材需求量越来越大,勤劳的港西人民乘着东风,瞄准了石材市场,全村上下,除老幼妇孺外,都投入了采石热潮中,或采石,或搬运,或开拖拉机搞石材运输。高峰时期全村有近100个采石点、200左右辆手扶拖拉机,除满足全县建筑石材使用外,还销往云霄陈岱、峢屿等地,采石关联产业收入占了村民收入的半壁江山。

        采石匠吃的是辛苦饭。一钢钎、一铁锤、一条湿漉漉的汗巾,一干就是一整天。“一立方米的块石,要打上20多个孔,每个孔3-4寸深,一个孔要经过二三十次的击打才能凿开来,之后才根据需要进行反复打磨。”在老人的讲述中,第一次形象地解读了“千锤万凿”这个词语。工匠精神,匠气十足,独具匠心,这些词语总让人联想到工匠活的精致,直到此刻,我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辛苦的工匠。

        “没办法,那时候收入有限,靠着一亩三分田,刨去日常开销,还得拉扯三个孩子上学。”此刻,春日的阳光透过古街斜斜的洒了进来,老人刚毅的脸上多了一层暖暖的光泽,让人心生敬佩。

        多少疲惫和憧憬,在这寒来暑往的光阴里,在这持续不断的叮叮咚咚声音里,消耗着老人的青春年华,也侵蚀着这里的绿水青山。在港西村采石的那二十年里,观音庙附近几个小山头也日渐消瘦了。进入了90年代,东山县委、县政府秉承谷文昌精神,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拿出割肉放血的决心,毅然关停了所有采石点。采石的声音在1998年的秋天彻底消失了。带着些许的无奈,些许的释然,这些老石匠们回到了农田,继续耕作。

        听了老人的讲述,不由信步来到当年的采石场。铿锵的击打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清脆的鸟鸣声。山上长满了樟树、相思树,透过莹莹一墙的青藤,依稀可见采石的印记,很难想象这巨大的矿坑是人力所为。回去的路上,刚好碰到了镇村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规划建设采石场旧址公园。据介绍,公园将依托废弃石坑,因形就势开发成露天音乐广场,同时建设采石工具展示馆、矿石标本馆、石文化展示馆等7个展馆,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让采石场重新焕发生机。

        等我再折回老街时,老人正在帮对面的摊点卖酥糖,看到我来了,就往炉子里添了两块木炭,重新煮水泡茶。不一会儿,摊位老板过来了,拆了一盒花生酥糖当茶点,香中带甜,酥酥脆脆的,很好吃。老板说最近生意很好,平均一天卖个一百盒没问题,他刚好有这门手艺,看到港西旅游红火起来了,就干脆做起了酥糖,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像这样的摊位,港西村目前有十几个,或是在家门口、或是在古街,或是随便找棵老树,席地而坐,摆起地摊,榨甘蔗汁、烤红薯、炸虾块、卖奶茶、经营儿童游乐设施等,应有尽有。老板说,最近镇村正在加快古街改造,拟打造成文创商品、特色小吃集聚区,他正想着再拿下一个摊位,扩大经营。

        老人打趣道:这些摊位卖一盒酥糖比得上我们当年打一块石头了,不同时代不同命啊。言语中有了些自嘲。

        游客越来越多了,于是前往“斗门径”寻幽。这原本是港西的古渡口,现在早已湮没,但“有本事,走出斗门径去”这句话一直镌刻在港西村的岁月里,这既是对当年生活现状的抗争,也是对子孙后辈外出打拼、出人头地的殷切希望,似乎走出港西,天地就更加广阔了。不过,现在“走出斗门径”的耳提面命很少听到了,现在的港西既能容下灵魂,也足以安放肉身。君不见,在乡村振兴的今天,港西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生态资源招商,引进建成“中驰山庄”,开发陶斋学堂等乡村旅游项目,原本“卖石头”的村民们改行卖起了风景,叮叮咚咚的打石声变成了嘻嘻哈哈的吆喝声。生态环境好起来了,文化旅游热起来了,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又何必艳羡“走出斗门径”。

        这个清晨,站在“斗门径”这个地方,在解读一代采石匠的人生密码中,无意触摸到港西村产业嬗变的足迹: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今天的港西村以昂扬的步伐迈出了“斗门径”——以生态的“高颜值”带来产业的“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想那就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采石村走出了“斗门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es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