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教育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别让孩子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什么才是对男孩最好的教育?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演讲中强调:“家里有儿子的一定要苦着养,千万不要照顾太周到。”
对于男孩来说,能吃苦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58657/80aabbdb3f8e5d1d.jpg)
小时候生活的越容易,被呵护的越周到,长大后就容易在风雨面前退缩,担不起事。
父母真正爱孩子,一定要舍得让他吃这四种苦。
吃学习的苦,才能成才
学习可能不是成才唯一的路,但却是那条最近的路。
每个男孩心里都藏着某种抱负,都有着想要实现的许多可能。
读书就是那条看似辛苦,却能够帮助他突破平凡最容易的路。
在能够安稳学习的年纪,让孩子学会忍耐读书的苦,他才不会在将来因错失机会,而遭受无端的挫折。
吃生活的苦,才会更独立
只有平时舍得用孩子,多教给他生活的技能,他才能够在父母不在时,游刃有余地照顾好自己。
蒙台梭利说过:
“父母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必须先让孩子在生理上独立起来,之后才能走向心理独立。”
孩子早晚有天要离开我们身边,独自迎接生活的考验。
父母学会放开双手,狠心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他才能够拥有应对生活和未来的底气。
因为,一个能管理好自己生活的孩子,才会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生。
吃挫折的苦,才会更坚强
研究表明,男孩受到激素影响,行为更容易冲动,在激动的时候,情绪管理能力更容易欠缺。
因此,男孩更需要体验挫折,因为只有吃过挫折的苦,并且有能力恢复,才不会遇到打击时崩溃而不知所措。
作为父母,没有谁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伤,或者吃尽苦头,而无动于衷。
可是,不断经历挫折和失败,才是生命的常态。孩子只有不断跌到,又不断爬起,才能锤炼出一颗坚强的灵魂。
吃自律的苦,才能更优秀
村上春树说过:“当自律变成一种本能的习惯,你就会享受到它的快乐。”
当孩子有了自律,他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这股劲会带着他对抗诱惑,享受坚持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性别教育专家迈克尔·古里安博士曾指出:男孩受到血液中多巴胺的影响,学习上更容易感到无聊。
也就是说,男孩可能更容易三分钟热度和坐不住。
因此,在他们自控力不足时,更需要父母狠下心,及时观察,抚慰情绪,并且加以引导和约束。
只有让孩子吃过自律的苦,告诉他学会坚持下去,孩子才能够往下扎根,变得越来越优秀。
南怀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
养育男孩,就要他体验生命中的苦。
在学习的苦中,他会洞见更宽广的世界;
在生活的苦中,他会学会独立和担当;
在失败和坚持的苦中,他会学会自律和坚强。
如此,男孩才能站起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在不远的将来,他有能力让家庭和所爱的人幸福。在未来社会,他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