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里官方公布了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抑郁症,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作为一种常见病,抑郁症已成为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
其实这类消息并不特别,这些年因为抑郁症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都意识到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引起重视的其实并不多,也许是没有近在咫尺的经历过,所以无法深刻的感同身受。
今天我想聊一个与抑郁症分不开的话题——自卑。
自卑带来的负面情绪,如果长时间深陷其中,可能就会引发抑郁症。大多数普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患抑郁症,但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自卑情结。
01你是否也像我这样,轻易自卑
从我记事起,我就没有自信过,我一直活得很压抑、焦虑、拘谨,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中,参加任何一项集体活动,我总是祈祷自己不要做那个垫底的人。
我对自己的外貌一直缺乏自信,因为我的牙齿是四环素牙,上下排门牙总共7颗牙齿上面都有斑点。这是小时候吃四环素药造成的。
这导致我不爱大笑,很介意别人跟我说话时,目光扫过我的嘴巴。有一个新同事,认识我没多久,便私下问我牙齿上斑点的事,我对她因此没什么好印象。
在男生都开始讲究精致妆容的今天,我一直刻意不化妆,因为化妆涂口红,会突出我难看的部分。大家可能觉得我不爱化妆吧,其实很大的原因是牙齿让我自卑了。
我是个肢体不协调的人,我大概没遇到比我肢体更不协调的人了。
从小读书我最怕的就是上体育课,因为我跑步姿势很奇怪。高三那年学校宣布没有体育课了,我超级开心,想着再也不用出丑了。
我记得有一个体育老师,很想帮我纠正跑步姿势。他将跑步时的摆臂动作,与脚步如何协调,都一一拆解教导我。结果大概发现纠正不过来,索性就放弃了。
大学体育考试的时候,我明显听到隔壁班的男生笑着跟他的同伴说:“她跑步姿势好奇怪”,我当时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
后来朋友兴起打羽毛球,我一直不敢跟他们去玩,但凡跟跑步有点搭边的运动,我都唯恐避之不及。我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在家里踩动感单车。
我还是个唱歌跑调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找不着调。其实以前我压根不知道自己跑调,还时不时去KTV唱。
后来有人说我唱歌总不在调上,说的多了,我就开始心虚起来。再后来,我遇到的人唱歌都很厉害,他们是麦霸。渐渐的我就不敢出声了。
KTV后来流行唱歌打分,我担心极了,我的朋友都鼓励我,不要管分数,自己唱爽最重要。那次我一首完整的歌都没有唱完,因为我唱了几句就心态奔溃了,我跑出KTV,从此再也没有去过那样的场合。
第一次参加跳舞,排舞是一个同学教的,她大概对我学习进度太慢有些情绪,埋怨地责怪我,为什么总找不到拍子,有那么难吗?被同龄人批评真的很难受,连我都看不起自己。
我总是最落后的那个,总是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做成一件别人轻而易举的事。自卑在我心里早已生根发芽。
02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抱歉
我开始尝试接受自己的“糟糕”,是去长隆玩了机动游戏和鬼屋,以及后来各个主题的密室逃脱之后。
去玩机动游戏,是因为那阵子我姐姐去澳门玩了蹦极,描述了那个感觉有多么棒,我想人生就该这么体验。加上我男朋友是个超级喜欢机动游戏的人,于是我就决定去玩一把。
天知道,我是一点也没感觉到这类游戏棒在哪里,全程除了紧张害怕,没有别的体验感。我男朋友说他们玩也会害怕,但是这种激动害怕的心情很刺激,很爽,但我真的体会不到爽。
长隆最出名的机动游戏就是“垂直过山车”,最后我是直接放弃这个游戏,而且一点也不遗憾,自己来了一趟,连最出名的都没有玩过。我全程在下面等同伴排队玩完,自己觉得好舒服。
甚至有一个机动游戏,我都排到队伍了,一坐上去,工作人员还在准备阶段,那个离心的感觉突然就涌上心来,越来越强烈,我害怕极了,果断跟工作人员示意退出。
玩完机动游戏那阵子,我突然不敢乘坐电梯,不敢走人行天桥,不敢去高楼,不敢坐缆车。我感觉自己落下了恐高症。想想自己多糟糕,玩个机动游戏也能变成这样。
某一次万圣节,我们又去了长隆,当然是玩鬼屋。我从小不看鬼片,因为家里大人不给看,我看过的完整的鬼片大概只有开心鬼。
有一次去同学家里,她们正在看鬼片,我偷看了几眼,其实很害怕,她们却看得哈哈大笑。后来才明白,你只要心里知道鬼片都是假的,就会觉得他们演得很好笑,你要是当真就会觉得恐惧。
也许是有了这样的经验,我去了鬼屋玩下来竟然发现自己一点也不害怕。反而是我男朋友,他是那种听不得别人讲鬼故事的人。
后来我还去了各种主题的密室逃脱,这些地方多多少少喜欢制造一点恐怖氛围,可能你正在冥思苦想怎么解题,突然掉下来一个血淋淋的人身道具。
我的同伴包括很多男性朋友,都会吓得躲在一旁,女性朋友就更别说了,肯定是惊叫起来。我发现自己可以很淡定地对待,有时候道具上面藏了什么东西,也是我去翻出来的。
我心里一直想,这东西就是假的,根本不需要害怕。我也不太明白,他们明知道这些是假的,为什么还会害怕。
从机动游戏和鬼屋游戏两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对一些事的接受度,其实天生就是不一样的。
比如我很害怕机动游戏,但可以很淡定对待鬼屋之类的游戏。而我男朋友很喜欢刺激的机动游戏,但是他后者却很恐惧。
这不是你的过错,这是天生的,上帝早就安排好了,你就是这样的,他就是那样的。他不会因此自卑,你为什么要因此自卑呢?
03我们一定会有,擅长的一面
每个人都不一样,但也许我们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总是只看到自己比别人糟糕的那一面,却发现不了自己擅长的一面。但发现不了,不代表不拥有。
谈起音乐人李宗盛小时候读书,他的长辈们仍然恨铁不成钢,觉得他“笨,很笨,笨死了”。他不擅长学习,尤其对于数学格外迟钝,无论过程如何刻苦,最终仍只收获一个相当难看的分数。
李宗盛连续两次在初升高考试中落榜,最尴尬的是,当时全班只有两人升学失败,一个是李宗盛,另一个是一位“智力稍微有些缺陷的男孩”。
中考失败后,李宗盛告别了读书这件事,他开始花费更多时间在自家瓦斯行帮忙。他对生活没有什么野心,有时候也想,自己这辈子只能这样了。
唯独年少时无意中摸到的吉他,出卖了他心中所有的不甘。他想“我不该是这样的吧?至少,我的吉他弹得相当不错”。
对音乐耿耿于怀的执念,促使他有机会加入“木吉他合唱团”,才有了后来优秀的音乐人李宗盛。
上帝在李宗盛身上,几乎没有安排天赋在学科学习上,却把更多的天赋偏袒在他的音乐才华上。上帝是公平的,一定要相信,他给每个人都安排了闪光点,不要放弃寻找。
经常被吐槽长相的演员黄渤,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热爱文艺,高中毕业后,将唱歌跳舞当成自己的谋生手段,在酒吧当驻唱歌手,怀揣着歌星梦。
就在歌星梦与现实差距的不断煎熬中,黄渤尝试出演了一部电影《上车走吧》,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次无心插柳的演出,终结了自己十年的歌星梦,开启了一趟影视人生。
后来凭借《疯狂的石头》,崭露头角,成为荧屏上小人物的代名词。
上帝在黄渤的外貌上,没有给予什么天赋,却给了他很多个人风格的才艺,他兼具唱歌、跳舞、主持和表演。
当别人嘲笑他的长相时,他总能以高智商的自嘲方式回复对方,让所有人哈哈大笑。
黄渤十年歌星梦后,才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表演天赋。我们不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要相信上帝一定给了每个人特别的东西,我们要耐心等待、寻找。
04自卑不可怕,我们一直在战胜它
关于自卑的突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摆正心态,拥有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第一步。
第一,你要明白,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别人的强项刚好是你的弱项,这很正常。拿李宗盛的表演天赋和黄渤比,根本没有意义;反过来,拿过各种演员奖项的黄渤,音乐才华肯定不如李宗盛。
第二,你要坚信,上帝给了每个人特别的天赋,你一定会有闪光点。就像有人擅长跳舞,有人擅长相声,有人擅长说唱一样,一定会有属于你的,只需要不停地寻找。
第三,突破自卑,是一件需要投入时间的事情,不要着急,承认它存在,慢慢把它变小就好。自卑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一时半会解决它,但我们有很多方法克服它。
第四,有些自卑,也许你现在无法正视,不要担心,时间会让你慢慢与它和解的。我相信黄渤对自己的长相被嘲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处之泰然的,有些事情经过时间的沉淀,能力的提升,会慢慢和解的。
接下来便是在实际行动中,我们要做到两件事:学会认输和建立自信。
学会认输,关键就是不要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钻牛角尖;建立自信,关键就是寻找并培养令自己闪光的能力圈。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有限,与其花时间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不如花时间去寻找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圈。
比如我肢体不协调,那么就不要尝试去当一个舞者,也不要在对肢体要求高的运动项目里当一名运动员。当然我相信这方面是可以通过训练克服的,但是我更愿意花时间去培养我擅长的。
关于能力圈的发现,我在刘媛媛的《精准努力》一书中,找到以下的方法,你也可以借鉴:
第一,记录自己的成就感瞬间;
第二,记录周围人的评价;
第三,基于现在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相对熟悉的领域,继续深挖、去研究,刻意发展出一个能力圈,并且努力地扩大它。
自卑的你不孤单,世界上很多人和你一样感同身受,希望此文,可以温暖正受自卑困扰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