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他上学期用文言文给学生写评语,这学期用英语写。你说,他让我这个英语老师情何以堪啊!”陈老师很感慨。
“用文言文写评语?”我抓住的是前半句话。
好想看一看啊!
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自以为平日爱看书爱写点儿东西,但是,不敢尝试用文言文给学生写评语,一则,担心违反了学生评语的一贯格式要求,担心受到检查我评语的领导的说道;二则,觉得自己的文言文水平有限,不能用文言文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
参加卓老师中国文学史课堂学习,一次授课后,卓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把5篇小故事翻译成文言文。
就这项作业,我左思右想,不仅把脑子里的文言文与现代文对接的词汇都翻出来了,还把客家话、粤语的语句与文言文大量对接,还查阅了大学时的课本,还上了网络搜索“XXX用文言文怎么表达”......
勉强把前面两三篇小故事翻译成了文言文。我给副班陈老师看,她说:“我只能从不专业的角度看能不能看懂。”我连连点头:“好,你就看一看,能不能看懂。”过了一会儿,她抬头:“能看懂。”
我受到了鼓舞,继续用上面说的方法把剩下的几篇小故事翻译了,交了作业。卓老师评价:“写得很不错。”
老师轻描淡写的几个字,使我对自己的古汉语文学增加了自信:虽然从教小学以后,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年少时奠定下的基础还在。
可让我用文言文写学生的评语,我还是没那个自信。
2024.1.1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