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
不做选择,就别追问意义

不做选择,就别追问意义

作者: 兮兮码字的地方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3:58 被阅读241次

                                                                                                                                  ——我为何加入“007” 

    这是特意为加入“007行动,不写就出局”社群后写的第一篇文章,我知道,多年以后,当我再次点开这篇文章,重温这段奇妙旅程的开端,一定感触良多,此时的‘我’真想对未来的‘你’说:“看,这是我勇敢、坚定的选择!”


    作为“007”破冰之作,我的内心告诉我它有着极特别的意义,于是,关于这篇文章所要写的内容,要表达的主题,我思考再三,同时也犹豫不已,或者就是拖延,迟迟不肯动笔,显然从这里就已经能看出来我加入007的很多缘由了,长久以来的“想得多做得少”,“选择恐惧”,“拖延症”,似乎很多人具有的缺点我一个不少,我隐约感到,我需要做点什么。

    最近,得到上武志红的心理学专栏课程结课了,尽管武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对我而言大都“晦涩难懂”,但最后一周课程的主题“选择”却格外的吸引我,它就如同这个专栏的一个大彩蛋用力的砸在我的头上,让我恍然大悟,因为——几乎同时,我做出了一个原本认为自己不敢做的选择:加入“007”!

    如今,社群如此纷繁,让人眼花缭乱,加个社群就能在我心里泛起一阵波澜了?

    是的,这么简单的决定对我而言,却是意义重大的。

    我深知,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社群,这是一段加入了就要坚持走七年的旅程,一次前路上充满了未知与惊喜,却又叫人心生畏惧的践行。

    早在16年我便认识了李笑来,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了写作的重要性,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检验学习状况,记录成长历程,增加个人影响,等等。17年不断有人推荐“007”写作社群,凭我的判断,这是一个质量极高的社群,可是!我一次次燃起了想要加入的冲动火苗,也一次次自己将它扑灭,不是我对于写作的益处认识不够,而是因为我知道,希望是个好东西,我要尽力呵护它,我反思自己过往的经历,好像一件能通过坚持到底真正感动自己的成功事件也没有,总是在“不断计划,不断放弃”的恶性循环之中,于是,我竟然决意不再轻易立志,一旦决定了,就定要得到预期的结果。

    为了下定决心培养写作习惯,我准备了两年,犹豫了两年。若有一个词恰能充分概括我此刻的心境,便只有“选择”了。

    我且从武志红的专栏课程中“选择”这个主题谈起。


    “世界真的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在所有的无常和复杂里,都有一个非常简单的东西,我暂且把它称为恒常,即选择。
    当我做一个选择的时候,作为自体的我就和外部世界建立了一个关系,这个关系会形成一个图景内化到我心里,成为我心里的一部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由你的选择所组成的。”

    武志红讲,对于一个人来说,肉身死亡应该算是最大的无常了,所以每当我想象自己有一天要面对死亡时,也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来,我常想如果在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时,会因为自己这一生做过什么、体验过什么而能够坦然的接受死亡呢?

    这对我可能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了。

    我不止一次有过这样的念头,假设我出身在上世纪那个无数人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终身的年代,我是否就无需选择了,我只管一心为了“救国救民”而奋斗,不需要追问太多的问题,因为,能够为了一项人类伟大的事业而奉献,哪怕舍生取义,那也正是我这一生的使命,我的生命得以体现价值。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调侃自己“历史剧看多了吧”,但不可回避的是,我似乎从来没有做过真正重大的选择,我反省自己过往的经历,本质上都是被动的选择,我就是一直按照社会的观念,家人朋友的期望在生活工作!长期以来的行为模式已经让我逐渐丧失了自主选择的能力。

    “你以为人为什么而活?”——我总是执着于去回答这个问题,与身边很多人那样在一次次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便干脆放弃甚至认为思考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意义所不同的是,我从未放弃过寻找答案。

    如果短暂的经历没有资格谈什么意义,那学习前人的智慧,接收最前沿的认知,搞明白这世界的真理后再来思考这个问题便清晰了吧。

    很明显,到头来我发现我错了,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正确的真理。

    直到现在,物理学界对“量子叠加态”的解释依然没有定论,科学家对于宇宙的认识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人类甚至连自己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都开始怀疑,当然,依旧没有任何人敢对生命的意义直接下定义,即便有本书《自私的基因》直截了当的说生命体只是基因的传递工具,当然这听起来有些悲观,显然,我认为本质上它并非在讨论意义。

    永远不要寄希望于完全从外界得到答案。

    我意识到,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执念,那是因为我贪婪地希望能找到所谓的“三板斧”甚至一板斧便行走天下了,但事实很可能是如同武志红老师所言:“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我之所以害怕选择,我甚至把一切的拖延都归责于“自己没有找到这个答案”上来,因为这样我就能将这份错误“切割”出去,让自己觉得自己还可能是“全能的”,是超厉害的人,我之所以没有那么厉害,就是因为还没有做过真正的选择,如果我一做选择,我就非常了不起。结果,越是有这样的执念,就越是深陷其中,裹足难行。

    一个连选择都不敢做的人,又怎能不拖延呢?

    “有很多人一生中没有根据自己的本心去选择,于是可能会更加惧怕身体变差,惧怕肉身的死亡,而这会带来一个终极的拷问:你对得起这个肉身的一生吗?”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朋友圈都会有不少人以各种方式庆祝“节日快乐”,缅怀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间的飞逝,或是表达年轻活力的心态,而我却总是拒绝这样的行为,难道我没有同感吗。

    当我真正去追问自己时,才发现自己连自己无法面对衰老这件事本身都难以面对!为了逃避内心的恐惧,我竟然生出这般强大的自我防御机制来,它告诉我“看,你跟众人很不一样,你不再干那种逃避岁月渐老的幼稚事情”,但实际上,恰恰是不敢面对年龄的衰老,不愿意相信那段青春年少的时光竟然还未好好体验便匆匆离去,又害怕未来还会依旧重复这样的体验,更不敢面对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终将失去这个肉身,最后就如同失去一切,说到底,还是不知道如何面对死亡。

    同时,“自恋”还真是人最根本的需要,我便又不敢在“关系”中暴露自己的“虚弱”了。

    加入007的第一天,班长朱团辉要我们个人参考模板做个自我介绍,又是一件看着极为简单的事情,下手写起来时,现实又是给我当头一棒。

    1,我的标签

    ——我有标签吗?如果没有,我希望是什么?

    2,兴趣爱好

    ——我似乎兴趣还挺广泛,但有一样敢说是很出色吗?或者有一样是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一做便能体验到无穷乐趣的吗?

    3,愿意帮助战友什么

    ——我能够实际的帮助到其他战友什么,是我的工作领域还是个人特长?还是我只敢讲我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

    4,七年后的自己

    ——我希望七年后的自己是怎样的呢?如果不够清晰的话,敢于尽量描述吗?

    只有真正面对这些问题,并真正要写下来时,我才发现对于每一个问题我竟然都给不出十分清晰的答案,才发现自己对自己竟然那么陌生。

    “但是选择会有冒险的成分,当你真的做选择的时候,你要负责。最原始的心理叫做全能自恋,是觉得自己是神,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做选择不可能是做一个选择却获得四面八方的好处,所以一选择就有破绽,选择越多,破绽越多,漏洞就越多。所以存在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的全能自恋感就被破坏了。”

    也许是一次次的反省,让我终于能够向自己坦白,一直未能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其实是因为自己不敢承认自己的笨拙,我迟迟不敢加入“007”,是因为害怕加入了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写作的天分,我害怕因此而占用了其他生活娱乐或学习的时间,我害怕大量时间花费在这可能是我本不擅长的领域而没有收获反倒虚度了时间,我更无勇气应对真正上路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我的内心在恐惧,在逃避,为了给自己一种“自己还是好的”这种错觉,竟然无法做出“加入这个我本就充满兴趣、能让我自由表达的行动中”的选择来,因为不做选择也就不会有失败!

    终于明白,为什么武老师的心理学课程对我而言大都“晦涩难懂”,因为长久的自我防御机制就像一个坚硬的壳将我的内心包裹,每每想要触碰内心的世界,都被挡在外面,“自我觉知”的能力很可能不增反减,没有身体与情感的体验,光靠头脑,又如何能真正理解那些由体验中长出的心理学理论呢?

    而长久以来,我可能都是无比“宅”的,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外部世界,所以我的体验又必然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真实的。

    这两年来,不断看到许多“007er”对“007”的分享,不断被他们那种生命力所感染。它是我所见过的各种“群”中不一样的一个。

    我相信“007”首先是一个社群,而我选择了加入进来,也就是选择了与外部世界建立新的关系,我要在这份关系中全然的展开自己,拒绝“宅”,学会与社群中的其他人交流、碰撞,然后努力地觉知,去体验真实的自我,进而与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链接,意义感、存在感、幸福感便会不断生长出来;其次它是一个写作的社群,是由一群相信写作能帮助人不断认识自己并带给人能量、相信每个人都能从笨拙开始通过写作“输出”倒逼输入不断迭代精进、相信写作能增加个人影响力的人所共同组建的群体。

    选择“007”,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打开方式。

    就算在“007”践行的路上,遇到难以战胜的困难,我也要坦然接受跟应对,因为这是我的选择,我要负责。

    吴军说,在智能化到来之后,实际上人们整体的工作时间必然会缩短,更重要的是,人类比过去会更有选择做什么事情的自由。在农耕时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就是种田,在工业化早期,大部分工人都在生产线上。就业的多样性,不过是过去半个多世纪的事情。

    而现在,我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那么多高质量的知识服务,还可以花时间选择在工作之余加入一个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组织、一个由全球范围内各个地方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陌生人构建的社群,这样的自由不仅在战争年代,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恐怕都是可欲而不可求的。

    除了感恩这个时代,我想我能做的就只有践行!,不然,我又该如何去表达我的这份幸运呢?

    “人生七年”,七年后再见。


    有的时候,外部的一句极简短的话也有着透彻心扉的力量,甚至都不需要过多解释,它一进入,便立刻刺破你那坚硬的“外壳”,穿透“头脑”与“身体”,就像是一道等待已久的光,打在你心灵的面板上,从此又点亮了一片区域。

    “不做选择,就别追问意义!”


    文中引用

    得到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做选择,就别追问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jw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