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跨界”已经不算是陌生词,娱乐节目有“跨界歌王”;零售业经常提到“跨界营销”;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拥有“跨界思维”,整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综合型人才。
《跨界思考》这本书是由陈永隆博士和王铮所著。陈永隆博士,是台湾交通大学兼任副教授,跨界思考力研究室主持人,讲师、作家、跨领域成功人士。王铮博士是南开大学硕士,中科院博士,西北大学讲师,跨界思考力研究室顾问。
本书有提供多种跨界思考的模型,教大家如何建立跨界思考的模式,并把跨界思考应用于审视和规划个人发展方面,帮助大家成就更好的人生。
我会从以下三个部分,给大家分享本书的重点内容:
第一部分:跨界的必然
第二部分:跨界思考的工具及模式
第三部分:盘点自己,画一张人生梦想策略图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跨界的必然
书中以一张润饼的案例,开始了跨界思考的讲解。
在我们印象中,传统的屏幕面板都是又硬又厚的,尽管全球的研究人员在面板厚度上不断下功夫,但是在屏幕的硬度方面,始终无法突破。大家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一位研发人员正好想到家乡经典小吃“润饼”,润饼皮不仅薄的像纸,而且师傅在制作过程中,还能让润饼皮顺利脱离烤盘。
于是借由这个灵感,将“润饼”工艺迁移到面板制作过程中。在制作面板时,像考润饼一样加入一种易分离的中介材料,使得塑料基板可以轻松取下。就这样,创新带来了屏幕面板制造和应用领域的发展变革。
跨界,不是你从这个岗位换到另外一个岗位,或者从这个行业换到另外一个行业就叫跨界。而是把你以前所学习的内容、经验和感悟融会贯通,酝酿形成交会点。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有传统的专才转向跨领域、跨专业的综合性人才。
我们不仅要对某个特定专业具有深厚造诣,而且需要了解甚至通晓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并善于将多个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于具体问题……这些趋势在未来只会更加明显。
书中提到一个“π型人”的概念,说“I型人”主要是指完全聚焦和依赖于唯一的专项领域;“T型人”是指除了精专于第一领域,还具有第二专长;那“π型人”则是指对于专业技能具有高度掌握,同时拥有第二,第三项专业技能具有跨领域的观察视角与精炼,能够创造出相当于一般员工双倍或者三倍价值的人。
那要想成为能跨界的优秀人士,我们得先要有跨界思维,懂得跨界思考模式。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第二部分,本书提供的多种跨界思考的工具和模式。
本书对跨界思考给出的正式定义:
所谓“跨界思考”,就是利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异质思想或异质知识的交会、激荡与冲击,借由接触各种人、事、物与多元信息和知识,广泛去吸收有用无用、有关无关、是非成败、对错得失的案例和知识,先经由刺激、连结,进行收敛、聚焦,借以冲击出不同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新发现、新解答或新智慧的能力。
当你建立了跨界思考的能力,你就有可能在不同工作、不同学科、不同经历、不同场景的交汇点找到火花,能够看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关联。
跨界思考的两项基本功,逻辑思考和创新思考。
【逻辑思考】是一种线性、垂直、聚敛式的思考。逻辑思考的特点,包括:爱问“为什么”、强调实证、强调根据、强调理论、强调“因为……所以”的句式。
【创新思考】则是一种非线性、水平、扩散式的思考。创新思考是一种跳跃性思考,有可能破坏和颠覆现状,是框框外思考。有时候凭直觉,没有为什么,是反向/逆势思考,是开放/发散思考。
跨界思考既不是线性思考,也不是单纯的非线性思考,是一种立体思考。
跨界思考即非水平思考也非垂直思考,而是框框外思考。
跨界思考既非单纯的发散思考,也非单纯的聚敛思考,而是从发散到收敛,最终达到“收发自如”的状态。
【跨界思考】的三大元素:
(1)Input:即输入点/刺激点。可以是人物事件,文字概念等,只要能作为刺激跨界联想的源头,都可以使用。
(2)Output:即输出/发散/联想,这是跨界思考过程的发散联想。根据“刺激点”进行发散联想。例如,由“家”可以发想出爸爸、妈妈、温暖、卧室等。
(3)Finding:即发现/收敛/聚焦,借由发散联想思考的多个关键词,刺激大脑中去探索多字词组的共同源头或去抓住多字词组的灵感。例:丈夫、妻子、生活等概念,可以收敛归聚到“家”。
发散思考的工具有很多种,常用的有九宫格思考法、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分别用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六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白色思考帽,代表中立而客观;
绿色思考帽,代表创造力和想象力;
黄色思考帽,代表价值与肯定,从正面考虑问题;
黑色思考帽,运用否定、怀疑质疑的看法;
红色思考帽,可以表达直觉感受预感等方面的看法;
蓝色思考帽,作出冷静沉淀后的结论。
【6D思维工具箱】
六滴是指宽度、高度、深度、过去、现在、未来。6D思维,可以应用在延伸思考的宽度、高度、深度,突破思考的瓶颈,也是一种自我修炼,因此对人际沟通创新思考和幸福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针对第二部分做个总结:所有的思考工具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更好的思考,去更好的解决问题。
回顾一下“跨界思考”的完整流程:
1、目标: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2、起点:跨界思考的刺激点
3、跨界联想:从输入到输出
4、跨界思考核心模型/工具
5、聚焦收敛:从输出到发现
6、解决方案,得出结果
第三部分:如何探索自己,做好人生规划
(一)用九宫格为自己贴标签
(1)在九宫格的中间一格写上“我是这样的人”,在周边的八个基本格为自己贴上标签,写上自己的(优缺点、强弱项、兴趣、专长、个性、特质)
(2)将这八个标签一相对位置写在外围九宫格的中间;
(3)在外围九宫格详加叙述每个标签,进一步特质分析。
(二)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可以用来整理出个人优势、个人劣势、外在机会、外在威胁。
(三)画一张人生梦想策略图
表中的几项基本内容:
1、我的使命,即我对社会的责任
2、我的梦想,即5年到10年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我的核心价值,即自己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特质或天赋
4、将来以什么作为经济来源?
5、需要靠什么贵人或朋友来协助你?
6、为此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生活模式?
7、你应该学习什么知识技能才能把这工作做好,让别人愿意投资你,帮助你。
(四)个人职场规划的商业模式图
商业模式图可以用来盘点自我,检视个人职场规划。
(五)符合设定自己的第二专长?
对于挑选合适的第二专长,书中提供了两条标准:
(1)能够帮助目前工作中使用的核心专长(第一专长)增值或加分;
(2)优先选择与未来趋势接轨的专长,可随时为自己未来跨界或转型做准备。
这两条标准可以概括为“优势”与“趋势”。
转型很简单,你只要记住这两句话:
用你的优势接轨未来的趋势;
现在工作的第二专长,可能是下个工作的第一专长。
总之,找出你的优点,摆在对的定点;放大你的长处,避开你的弱点;发挥你的强项,胜过打造完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