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梦雅,每周三与你一起学习非暴力沟通。
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的生活场景:前几天,我跟公公说:不要经常抱孩子,抱太多他就没有空间自己活动了,不利于孩子肢体动作的发展和大脑发育。随后我去洗手,孩子开始吭吭唧唧,结果听到公公跟孩子说:不要哭了,你妈说不让抱你!
听了这话我的第一反应是怎么会这样理解?当时的感受是生气、无奈、委屈、也有点哭笑不得。
过后当我平静下来,我就在想,为什么我的话会被理解成这样呢?
我才发现我并没有讲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抱孩子,并且我用的是“不”语言,“不”语言的使用只会扰乱对方的行为,会让对方更加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你不要坐着,不要站着,不要跑了等等,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是不是接收到的是不后面的指令呢,大脑其实告诉你的是坐着、站着、跑,接下来你才会反应过来是不要这样做,然后又会陷入你不要我这样做,那我到底该怎么做呢?你不要我坐是站着吗?是躺着还是什么呢?所以我们应该采用正面语言,清晰描述你到底希望对方怎么做!也就是我们今天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非暴力沟通的最后一个要素:请求。
在我们具体探讨应该如何使用正面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请求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你的表达在别人那里会理解成完全另一个模样的本质原因。
在上一期节目中我们有说到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
第一种是认为自己犯了错。
第二种是指责对方。
第三种是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第四种是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其实我们更多时候的第一反应是其中的第二种反应,也就是指责对方,其实这是一种蜷缩保护,是因为你害怕自己的安全感被打破,让你没有价值感,而且有的时候就算你用了观察、感受、需求,可对方也是愣能理解成是在指责他,嫌弃他,哪怕你只是说:今天晚上的炒菜油有点多,如果不管说什么都被理解成是在指责,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很崩溃啊,
那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不同频。解决办法就是需要调频。刚才我们说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有4种反应,如果对方是在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状态下,还在纠结你是否在指责他,或者就干脆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中,而你是在第三种和第四种的状态下,已经开始关注自己和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了,如果对方一直曲解你的语言,你可能也就无法冷静的体会彼此的感受和需求了,或许也会被拉到第一种和第二种反应中去,然后开始互相指责,或者指责自己,那么接下来就会是无休止的升级版的争吵了,这就是吵架的真相!
那要怎么改善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发现对方已经陷入内疚或者是觉得自己被伤害被指责的深渊时,你需要做的是用手势或者语言提醒对方,(当然这个需要你们提前约定,)以此让对方可以积极暂停,将大脑盖子合上,从动物脑回归理性脑,告诉对方:你感觉好一些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聊聊,因为感觉好才能做的好,当你们都感觉好的时候再提醒对方与你一起体会彼此内心真实的感受和需求,在平和的状态下进行非暴力沟通,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达成一致。
当我们明确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后,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来讨论一下:
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更容易得到积极回应。
请求分为三个步骤:告知对方、寻求反馈、是否接受。
(1)告知对方:
在这一部分我们需要注意两个点:请求是否清晰明确;你表达的到底是请求还是命令。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
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我希望你可以多爱我一点!对方可能认为,我本来就很爱你了呀,还要怎样啊?这其实只是因为你们对爱的方式理解和表达不同
多爱一点,多关心关心,多在乎一些,多理解一些等等,这些说法都太抽象!
我们可以换成:我希望你可以每周一、三、五下班直接回家,陪我吃晚饭,然后我们一起聊聊天,可以吗?
还有一些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心魔:可是什么都说明白了还有什么意思啊!你可能认为只要确认过眼神就行了!你应该读懂我心里的一切,所以并没有直接告诉对方你的请求,可这个其实真的非常难,就算说了还不一定能完全明白你的需求,更别说意会了,比如:
“妈,我现在口好渴!”
这其实是在希望妈妈马上拿一瓶水。
“这个瓶子好脏啊!”“房间已经有三天没有打扫了”“咿,马上就要过情人节了”等等。
其实都是希望对方可以马上去洗瓶子、打扫房间、期待对方的情人节礼物。可如果对方没有意会到你的请求,你可能就会想这个人怎么这么没眼色,甚至会下结论:他不爱我了。然后可能开始生闷气或者两个人开始吵架。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说的话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有提到一个乘火车赶飞机的例子:
先生冲着太太说:“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他太太看起来有点不知所措,什么话也没说。他就又高声喊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他其实是希望太太给予回应的。
这时,太太看起来更加局促不安。她转过头去,和他说:“这趟列车行驶的速度是由程序控制的。”这样的回答这位先生肯定感到不满意了,甚至是有些恼怒,就更大声地嚷道:“我从没有见过开得这么慢的火车!”这时,太太终于失去了耐心,厉声地说:“那你想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吗?”于是,两个人都处于痛苦中!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位先生想听到什么呢?他想要的其实只是理解。如果他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在之前的对话中,太太感到了先生的不安,但不清楚他想要什么。然而,如果一个人提出了明确的请求,却没有提及感受和需要,也有可能导致交流的困难。例如,如果父母问“为什么还不去理发呢”,孩子一般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责。如果父母想避免误解,那么,他们可以先说出感受和需要:“你的头发这么长,我们担心这会影响你的视线,特别是在骑自行车的时候。去理发好吗?”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是不是清晰明确的语言就一定表达的是请求呢?未必,也可能是命令!也就是第二点要注意的:当对方没有答应请求时,你是否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求。这也是请求和命令的本质区别。
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也是命令。
我们来看个例子:
比如这句话:“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这是请求还是命令呢?现在还不好说。
对方可能回答:我今天很累。如果你想有人陪你,你去找其他人好不好?”
如果你的反应是:“你这人真自私!”那么,你的表达实际上就是命令。因为你并没有重视对方休息的需要,而开始指责他。
在人们无法满足我们的愿望时,我们是否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最能体现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还是命令。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使他们无法说“是”,那么,我们提出的就是请求而非命令。
关于请求和命令的区别,在最后我们会有练习环节。
(2)寻求反馈:这就像是《王牌对王牌》节目中的传声筒游戏,经过几个人以后,第一个人表达的和最后一个人输出的可能相差甚远,所以,我们必须及时接收对方的反馈,以此确认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并及时给予补充,当然,我们也应该及时给予对方反馈,以便聊天顺利进行。
可是如何表达才不会让对方误解呢?
在这里有一个原则:
当对方给予反馈时,表达我们的感激。如果对方不愿反馈,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弄清楚为什么
我们来看看书中的一个例子:
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老师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
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
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
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
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如果她直接说:“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
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所以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是什么。”
也许我们第一次请求他人给出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会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因为我们担心,有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你是把我当傻子吗?”或者有人会说“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
那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3)是否接受:在清楚对方明白我们的请求之后,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反应,一般来说,我们关心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
(a)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感受。为此,我们也许会问:“听我说这些,你的心情怎么样?”然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为什么呢?”
(b)对方正在想什么
有时,我们想了解对方的想法。在询问时,说清楚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想法,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所需的回应。例如,我们可以和对方说:“我想请你谈谈我的建议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不太可行,那根据你的判断,哪些因素会妨碍建议的实施呢?”如果我们只是问“对这个建议你有什么看法”,那么,对方谈的内容也许并不是我们关心的。
(c)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
在另一些时候,我们可能想知道,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我们的请求。这时,我们也许会问:“我想知道,你是否同意将会议时间推迟一周?”
在了解对方的反应时,我们要能意识到我们想了解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更明确的请求。
以上就是关于请求的3个问题,好了,接下来又到了做练习的时间了,同样还是十个例句,大家准备好纸笔哦,
看看下列哪些句子提出了明确的请求? 1.我希望你理解我。
理解是模糊概念,这句不是请求。可以改成:“你是否可以告诉我,你认为我刚才说的是什么意思”。
2.请告诉我,在我做的事情中,你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这句是请求
3.我希望你更加自信。
这句不是请求。可以改成:“我希望你能参加关于人际交流的培训,我相信这会有助于你增强自信心”
4.不要再喝酒了。
这个不是请求。这句话表达的是想要避免的事情。可以改成:“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5.请让我成为我自己。
这句不是请求,表达过于模糊。
6.关于昨天的会议,请不要隐瞒你的看法。
“不要隐瞒”是一个模糊的请求。可以说“请告诉我,你怎么看我昨天在会议中的表现,给我一些建议好吗”
7.我希望你能在规定的时速内驾驶
这句是请求
8.我想更好地了解你。
这句不是请求,可以说“我想多一些时间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愿意每周和我吃一次午饭”,
9.我希望你尊重我的个人隐私。
这句不是请求。“尊重我的个人隐私”这个短语并不能清楚地表达发言者的请求。可以说“在进我的办公室前,请先敲门
10.我希望你经常做晚饭。 这句不是请求,经常是模糊概念,可以说“我希望你每周一晚上都可以做晚饭”。
十个题目答对了几个呢?大家也可以反复练习一下。那关于非暴力沟通的4要素模型就分享完了,接下来就需要大家刻意练习了,坚持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交流确实不容易,我们无须做到完美,只要我们每用非暴力沟通避免一次暴力沟通,这也是一次实践的成功,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不断内化,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虽然非暴力沟通模型分享完了,但精彩内容还会继续,非暴力沟通模型讲的都是如何表达,如何说,那除了说,我们还需要很好的听,也就是我们下期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如何更好的倾听,敬请期待哦!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是这么多,感谢大家的耐心收听,关注和鼓励,谢谢你们,欢迎点赞转发,我是梦雅,我们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