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14624/387f4e4a2c718744.jpg)
曾经我以为书本都是染着时间的焦黄与暗淡,薄如蝉翼的纸面上所余字迹颤颤巍巍,也许它曾经承载着火.热与激烈,如今依旧保持着单薄的沉重与昂贵的负担。
唐先生很爱护这些书本,上面每一个印记每一道指纹都被他摩.挲得清晰可鉴。
唐先生记忆力极佳地复述,哪个哪个指纹是他的第一个学生留下的,哪个哪个留言是县上领导亲笔所写……
不过更多的,是唐先生的痕迹。是他指肚上粉笔灰潜入纸缝;是他拿过锄头的手指沾了泥土,抹在了书本扉页;是他借着昏昧的豆大烛光所写下的层层批注,规整小楷小心而精准地刻入学生脑海。
……
唐先生做了一辈子老师。
唐先生是个乡村教师,他走过深山,走过山涧,走过积雪层层的高原,走过水田路畔。他左手执书,右手托灯,一双布鞋补丁套补丁,轻轻叩在地上。
说起布鞋,它随唐先生走过了多少山川河流,谁都不记得。
从唐先生做教师开始,他便只有一双布鞋,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短衬衣,腰间挂着钥匙和钢笔。
多少人笑唐先生寒酸。彼时教师谁没有一件的确良的白衬衫,一辆自行车,像是飞在田野间。而唐先生与平平老农没有什么区别,慈眉善目。
谁能想到,唐先生带出了多少弟子,走过了多少春夏秋冬。
……
唐先生讲国学,讲四书五经,也讲历史。
那是精彩处的手舞足蹈,悲伤处的黯然泪下,故纸堆里的风华与芳华并称绝代,旧时光阴付于隐匿的故去缠.绵。
唐先生说,学生都懂。
在土屋教室里的学生,扶着简陋木头桌板用功的学生,田埂上吟咏的学生,用锄头写下诗篇的学生。
他们看向唐先生的目光都是明亮,看见未来的明亮,看见希望的明亮。
唐先生就是光。
……
是三十余年,一本泛黄的书,一支粉笔,一双布鞋。
即使被请到了首都,也是这样的简洁和笑着的模样。
唐先生调笑说,朴素的衣装才是上讲台的,而雍容华贵是走T台的。
他就像一个僧人,简而衣装,繁而行事,去做千千万万学子的船舶,成永恒的渡口。
……
“我国教育水平已至世界中上。”
“教育更公平地惠及每个学生。”
“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娘,我上学了,我学文化了。”
唐先生落笔,行文,粉笔灰簌簌而下,一气呵成。
一人,一书,一粉笔,一布鞋,一生。
……
“苦渡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