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一篇关于文章中的“我”的文章,虽然洋洋洒洒了千字以上,但是因为通读起来,啰嗦死人,便没被我採用,打私密了。
最近,我在尝试着虚构点什么。虚构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文章中的我。
我是有我的腔调的,就像小说有小说腔,散文有散文腔,翻译有翻译腔,老师有老师腔,学生有学生腔一样,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腔调”,就很难改了。说好听一点是风格。
我不想有自己的箱子腔调,也就是说不想过早地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是喜新厌旧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所以,会产生摆脱自己腔调的念头。
读经典,读一部爱一部。但轮到自己写,又找不到方向了。
一方面想摆脱自己,一方面又怕找不到北,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状态,挺难受的感觉。
写作的路上一定不平坦,最怕的是写来写去没啥长进,用自己的腔调在那里咿咿呀呀,别人不说,自己先腻歪了。
算了,不说这事儿了。发图,给大伙养养眼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9263/ce4ba3998c84b59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809263/6ef2e28152fdd344.jpg)
怎么样?是不是绝绝子?
时间:昨天
地点:上杉公园
摄影:金箱子
尤其第二张,是我抢拍的。我当时就想自己绝不是那只飞起来的鸽子,而是站在桥架上观望的其中一只,我说:
来啊,好心人,给我点食吃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