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很忙,忙于单位分配的工作,或者忙于繁杂的家务,甚至忙于与朋友逛街聊天,刷屏,但就是没有时间提升自我。
好不容易今天是周末,有点时间,于是你打算坐下来静静地读上几页好书,可是,你一会儿就口渴来了,喝完水上厕所,可手机又传来了提示音,你打开手机一开,咦,朋友们正在热聊安居,你有话要说,于是发表了一通高见,再下来是一边看书,一边等着别人对你的赞扬之词。
不知不觉间,抬头一看,天哪,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了。
我们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我们甚至在老师反复强调了“写作学习的真谛就是训练思维能力,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写清楚”之后,仍然会来一句“老师,我把书上这100篇范文背过,再在考试时默写出来,算不算抄袭?”
这种把老师气得背过气去的做法,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误以为只要我认真学习,只要我抓紧时间,管理好时间,就能取得好成绩。于是,去网上搜集时间管理的书籍,照做。可到头来,仍然是整天焦头烂额,成绩也是遥遥无期。
如果不从思想观念上改变,那么再刻苦都会南辕北辙。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时间能够管理吗?最后发现,时间不是你想让它慢就能慢,让快就能快的。它永远在那里一刻不停地流逝。我们能管理的,只能是自己。并在时间的长河里,尽量采撷一些珍珠,在时间的流逝中,坚持长期主义,先精通一门手艺,做到极致,做到最好,再拓展圈子,做斜杠青年,享受时间的福利,古今中外名人骚客,概莫能外。
平平淡淡才是真。朴素的真理早就存在,也朴素得让人忽视它,例如,曾国藩的笨功夫,还有古人讲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今人的工匠思维,深度工作,无不表达了同样的道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朝着目标持续猛攻,提升心智水平,更新迭代思维系统,时间管理问题就不再困惑我们。
把精力放在目标如何实现上,而不是时间管理上。一旦你知道了该做的事,你不用管时间,时间会照顾好自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