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7年长夏的一个下午,老师们带着孩子们从户外玩耍的小树林往教室里走,我和平时一样,快速地打扫完孩子们玩儿的“战场”,扛着一把铁锨追上队伍,走在他们的末尾。
听见有两个男孩子在对话:
“李老师是园长吗?”
“李老师就是打扫卫生的!”
哈哈哈……
这可是这些年来学生(孩子)们给我的称呼里,最让我自豪的一个啦! 不是吗?
1. 这说明我们园的孩子们没有被老师们“教歪”。
无论是三岁孩儿还是五岁孩儿,他们依然保持着幼儿的质朴率真,依然对周围的人和物保持着敏锐的感受力,他们能 “看到” 像清洁工忙碌的李老师,一直在他们身边清洁环境!
他们的对话,初听像一幅漫画般“辛辣”,但,却如一首小诗-带核的小诗……就像我们吃话梅似的,老觉得那味儿。
孩子们看似“漫不经心”、贪玩儿,其实他们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非常的棒,远远超过成年人。这便是儿童的灵性所在。
呵护并滋养好孩子的观察力、感受力以及想象力,是我们园老师们一直以来得主要任务。
2. 孩子们称呼我是打扫卫生的,而不是“上课的老师”,这更说明了我是一个合格的学龄前老师。
在去年公布的 新一轮幼教改革大纲里,已经明确说明了幼儿老师要转变角色和言行:老师要把之前的领导管理孩子、灌输言行、课堂中心角色,改成唤醒孩子潜能、多行为榜样少言语教育、课堂背景角色,让孩子们自己学会观察、学会玩耍和游戏、工作,进行自我成长和自我觉察。
其实,我们幼儿园自成立开始,老师们的定位就是如此了。我们不再成为孩子们玩耍、游戏、工作、课堂的中心,退居到孩子们身后成为他们生活的背景,负责孩子们的安全、环境卫生、教材教具提供、必要时的冲突干预、环节转换提醒,老师们随时都在孩子们身边,“隐身”在他们的周围,可及时出现在需要我们的幼儿身边……在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各个成长环境里,老师们或做点手工、或做点美食、或和新入园幼儿在一起、或受邀参加部分幼儿的活动、或真实的打扫卫生、消毒、排除安全隐患类工作,每个大人都会真实的存在于孩子中间,成为他们可以模仿的积极因素。
我在班里或户外跟班时,绝大多数都在做卫生清洁工作。之所以这么在乎卫生,是想让孩子们进行自然教育时,能够有一个比较干净、安全的环境,尤其户外活动时,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安全地玩土、玩沙、玩水、爬树、趴地上观察昆虫、躺树叶上美一会儿……
3. 孩子们说我是“打扫卫生的”。仔细想来,这表明:在孩子心中我是一个行动派,而不是说教派,这对 处于感知与神经系统发育期的7岁前幼儿来说,我是一个合格的成人榜样。也希望咱们家长朋友们,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大家都要做行动派,不要做说教派。
对于孩子们给我的这个称呼,我的确很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