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听讲座时,讲授人力资源课的老师,提到写公文类的文字材料,特别停顿下来,着重提醒我们,要忌讳用长句子,记得多用短句子。这再一次提醒了我,也相当于给我敲了一次警钟。老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坚定了我的决心,让我突然之间总结出一个绝招,也就是写作的绝招——要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
很多年前,在学校读书时,我在图书馆读报刊时,学到一篇杂志上的文章,上面说,要想增强自己文笔的优美,那么在写作时,就要尽量多用短句,少用长句,适当的时候,偶尔长短结合,这样的文章写得简洁明了,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会极大地增强文笔的优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这个技巧,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忘记。今天听了老师的再次提醒,更加加深了我对于写作要记得用短句的深刻印象。
上课的这位老师说,短句有很多好处,短句用得多不多,短句用得好不好,短句用得妙不妙,短句用得合不合适,直接关系到你文章写的成败得失。甚至可以这么总结出写作的规律,只有把短句用好了,你的文章才会写得更好。从他的讲课,我好好思考了一下短句的好处,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分别是节奏强,气势盛,文笔好,表达清。其实想想,很多好文章都是用的短句子,很少用长句子,迫不得已才偶尔会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写成长句子。其实,长句子用的情况非常少,什么情况下要用长句子呢?只有在非用长句子不可,才能清晰地表达你要说话的意思时,这种时候,才可以使用长句子。
用短句子,写起文章来,节奏感非常强,就好比一曲美妙的音乐,让读者阅读起来,觉得你的文章朗朗上口,娓娓而谈,让人看得下去,饶有兴趣,增强文章对读者的吸引力。其实写文章,就好比说话,说话时不要用长句子,因为用太长的句子说话,会使你上气不接下气,还让听你说话的人觉得茫茫然,不知所云,也不知道你究竟要表达出一个什么意思来。
用短句子,会使你的语言更有气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你的文章,不啰里啰嗦,不东扯西拉,而是简洁明了,直奔主题。其实,简单就是气势,简短最能够表达意思。短句子的优势很明显,会让你的文字很有力量,让你的文章更有气势,让你说出的话更有说服力。
用短句子,会让读者觉得你的文笔好。短句子也更好写,你在驾驭文字时,会更加得心应手。想起什么,写出什么,一句一句,随着思想所致,信手拈来,随笔写就,这样的文章一气呵成,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文章最后成篇,呈现出来时,就如同一位智者从容不迫地对人讲话,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实可信,特别接地气,让读者读得亲切,引发遐想,引起共鸣,引得赞赏,更喜欢读下去。达到这样的效果,你写出来的文章,不成功才怪呢?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文坛,不同凡响。我曾经读过他写的一些文章,很多都是用短句子,语言非常优美,特别像一位温文尔雅的学者,面对你,语重心长,不紧不慢地说话。我们要吸收历史上这些优秀作家的风格和特点,要在写作中多用短句子。仅仅从表达意思上讲,用短句子,有利于把一句话的意思分拆开来,条分缕析,一层一层,用浅显易懂的、有逻辑层次的语言,明白透彻地表述出来。
作家们偶尔也用长句写作,但你要记住,这种情况一定是偶尔,并不多见。因为长句诘屈聱牙,十分拗口,太长了,不好懂,让读者失去耐心,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兴趣,这样的写作必定是失败的写作。很多作家写了一辈子的文章,到最后还是失败,为什么?主要还是因为在写作上不注意用短句子,常常用长句子,让人读着读着,没有耐心,常常觉得一口气接不下来,下一口气也接不上去,最后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此像鸡肋一样的文章,谁还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呢?
另外一个方面,说话也要多用短句。如果你说话经常长篇累牍,自以为用长句子就能够增强语句的气势,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十分有气势,殊不知,实际上,你这样说出来的话,软弱无力,没有人听得下去,会让听者没有耐心,转移注意力,对你说的话,根本不感兴趣。你说的越多,效果越不好;你说的越长,会把越来越多的人赶跑。
这次听老师讲课,我就觉得老师的口才非常好,这种课,他肯定不是第一次讲授,我估计这么多年来,同样的课,他讲了无数遍了。但是在复制自己的课程时,他永远充满着激情,讲着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案例,用同样的语气,用同样的遣词造句,安排着同样的逻辑层次,一样地深深地攫住了我们听众的心。总体而言,我为什么觉得他口才好?就是因为他多用短句,很少用长句子,他简洁有力的表达,深深吸引了我们所有上课的学员。上课时课堂上纪律非常好,鸦雀无声,大家全神贯注,目光聚集在他一个人身上,还时不时,课堂上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在这种氛围的渲染下,听者更有意,讲者更有劲儿,这样讲课的效果给我个人的印象是,这是前所未有的好。他们这些老师,不愧是吃市场经济这碗饭,水平真是高,效果真是好。
这让我也反思,平时我们在说话时,也要注意多用短句子,不要用长句子。一个人说话,如果经常用长句子,一是会让别人听不懂,没有耐心继续听下去,会让听者觉得很费劲,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这样你说话就等于白费功夫;二是说话的人,仓促之间很容易出错,思维极容易混乱,给人一种口才很不好的感觉,还有一种故意卖弄玄虚的感觉,说话的人也会觉得白白浪费精力。
其实口才是什么,就是把话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这就是口才。说长句子,就会把说话的意思弄复杂搞糊涂,弄得自己和别人不明就里,会适得其反,南辕北辙。用短句子,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们要经常在说话和写作中使用这种绝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