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
读书|《政治学通识》

读书|《政治学通识》

作者: lzl727 | 来源:发表于2021-01-05 13:00 被阅读0次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政府治理。“政”是政权主体,“治”是维护政权的方法和手段。

概念说起来简单。从小至今,虽然政治一直是一门必修课,但我从没有读懂过,甚至不愿去读。

直到最近系统学习了复旦大学包刚升老师《政治学通识》一书,才算打开了政治的大门,产生了4个认知升级。

一是学科地位升级,从普通学科到重中之重。

从小学到大学,政治在我眼中就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门,虽不会偏废,也不会多重视。大学时,甚至因为觉得政治枯燥而索性放弃了考研。但现在我意识到,如果不了解政治,对世界的认知就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我们从教科书中学到,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政治也决定着经济。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的学问,市场是看不见的手。但看得见的手呢?

只要观察一下真实世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大一部分资源,并不是由市场来配置的。有的资源是靠权力来配置,比如财政资金的分配;有的资源是靠规则来配置,比如排队挂号;有的资源是靠竞争来配置,比如通过高考进入名校;有的资源甚至是靠抽签来配置,比如一些城市的车牌号;如果视野继续放大,人类历史上最有决定性的资源配置,其实靠的是战争。

所以,只用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不了这么多资源配置的现象。

不只是经济学。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媒体报道披露的大量新闻事件都跟政治有关。理解政治应该成为每个公民的必修课。

二是对国家的认识升级,从宫廷政治到国家治理。

过去的历史是现在的政治,现在的政治是未来的历史。以往聊起历史中的政治,总会津津乐道于《大明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等“王朝”系列小说或电视剧中的故事。这类宫廷政治背后其实是国家问题。宫廷背后的国家,才是政治的核心。

国家是很多重大问题、重大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政治制度的建设、官僚系统的建设、军队的组建与集中控制以及税收系统的建设,都是国家构建的重要方面。

一个社会是繁荣还是衰退,往往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但连经济学家都承认,经济繁荣与否的关键,在于有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比如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就说过:“国家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人为的经济衰退的根源。”

尤其对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能力的塑造和增强非常重要。如果国家能力低下,很多发展中国家无力应付各种基本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挑战,那么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就无从谈起。看看阿富汗、南苏丹、叙利亚这些失败的国家,就更容易理解国家的重要性。国家几乎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前提。

不只是社会问题。现代国家总是处在一个由国家构成的全球体系中,处在国际体系和国内社会临界点上。

在过去,新航路和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和技术的扩展、跨国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兴起、殖民主义和反殖民化、两次世界大战,都以不同方式塑造着国际体系,并对大多数国家的国内政治产生巨大的冲击。二战以后全球化加速,几乎所有国家都被深刻地卷入一定的国际政治、经济、军事体系之中。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开始引发全球化退潮,人口老龄化又带来发达国家在移民政策上举棋不定。这些都是政治学的国家因素。

三是对权力的理解升级,从权术斗争到政治制度。

很多人对政治反感,以为里面充满了权术、阴谋、倾轧等等阴暗的东西,一些政治家(Statesman)被误读为政客(Politician)。但事实上,要理解政治,除了权力斗争的策略,更要关心权力背后的制度与逻辑。

政治学的三大基本问题——谁来统治?如何统治?为谁统治?其实都跟权力有关。谁来统治,涉及权力来源的合法性问题;如何统治,涉及权力运行的规范性问题;为谁统治,涉及权力的社会适应性问题。权力需要有效管理社会,同时社会需要有效控制权力。权力不能管理社会,社会就会陷入内乱;社会不能控制权力,权力就会走向失控。

著名美剧《纸牌屋》,把美国高层政治描绘成很不堪的样子。其实这不过是美国影视界的一贯做法,习惯性预设国家更有可能会干坏事。事实上,国家的好处与坏处都是明显的。没有国家,就没有公共秩序,就没有基本安全,就没有国防力量,就没有最基本的公共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国家天然地倾向于扩展其职能范围,想接管个人权利,想干预社会生活,国家或政府权力还经常容易被滥用,公职人员因为拥有权力而变得腐败。这些都是可能的弊端。

所以,要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有能力做好事、却无法做坏事。

四是思维模式升级,从喊口号到重分析。

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说“我不关心政治”,把政治等同于意识形态口号,或者是各种简单的政治主张。我现在明白,关心政治,不是关心表面的“主张”,更多是去“解释”,学着去剖析重大事件背后的政治原因,在政治领域发生了什么、如何发生的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政府决策往往面临多重目标,还受制于信息不对称。所谓政治,其实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关心政治,让我有了一种从平衡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新视角。从资源结构、人口结构、财富结构、社会结构、制度结构、权力结构这些结构中寻找各自的平衡,在多种结构之间,寻找整体的平衡。

对时事形势的观察分析,首先要把握政治因素。奥巴马医保的最大目的是实现医保的全民覆盖,为什么特朗普会反对?英国脱欧反反复复,原因何在?高速公路节假日对小型车免费,有悖于经济学常理,为何国家还要实施?

如何治理雾霾,我不会再认为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把构成PM2.5的几个主要成分通通干掉,把几个主要来源通通降下去,空气质量就能变好。有些措施从技术层面来看是可行的,但是从政治层面来看却难以实施。当全球最大社交平台宣布要发行加密数字货币时,我不会认为一个大型跨国公司就可以主导跨境的、超主权、非国家化的数字货币。美国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不会比中国宽松,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不会是技术极客想象的那样平权去中心。

相信随着政治能力的提升,观察这个世界的目光,会更加犀利和深邃。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政治学通识》

相关文章

  • 读书|《政治学通识》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政治是什么,政治就是政府治理。“政”是政权主体,“治”是维护...

  • 政治学通识

    “人类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开篇。 人为什么是政治动物?借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的观点: 第一...

  • 政治学通识 | 01

    何谓政治? 政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巨著中。政治学其实是哲学或历史学下...

  • 《政治学通识》读后

    关于这本《政治学通识》,我已经提到了好几次,不过一直到了今天,才算是通读了一遍。 从自己的计划来说,并没有完成。本...

  • 20190530 五月总结

    已读书目: 《寂寞之井》 《牛津通识读本: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牛津通识读本:亚里士多德...

  • 2019-04-12 60s

    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的是得到App的最新重磅课程《政治学通识30讲》,是由复旦大学的知名政治学者包刚升老师...

  • 我读《政治学通识》读书笔记上

    文/霍一帆 先说本书的作者,包刚升。执教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2012年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著有《民主...

  • 2019书单

    2019-06《微习惯》2019-07《改变提问改变人生》《长安十二时辰》2019-10《政治学通识》2019-1...

  •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2通识课大本营——W3通识教育——《优

    《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笔记02通识课大本营——W3通识教育——《优秀的绵羊》 一、摘抄总结 通识教育1:为什么学校教...

  • 003/378 苏格拉底之道2:为什么要处死苏格拉底?

    今天是学习《何帆的读书俱乐部》第三天,通识课大本营的02/20 通识作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政治学通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wi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