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短句、片段、文章

短句、片段、文章

作者: Mr_Dragon | 来源:发表于2016-05-12 11:18 被阅读142次

    短句、片段

    昨夜大雨  早起阳光明媚  容不得半点悲伤

    肉体是最丰腴的美食

    断食日的第二天  像过节一样

    如果对生活丧失了温柔和耐心,那剩下的只有煎熬和破碎

    我的母亲有哲学家气质

    清晨,晴,远处几朵云,散落

    判断一个地方的人如何可以通过街道的垃圾桶还有公共厕所

    过年时走亲访友收到的礼品成了年后的余味

    唱光辉岁月时的黄家驹跟唱其他歌曲时的黄家驹是不一样的

    长大真是件讽刺的事,或者说年龄才是

    从一而终其实是审美需求

    人总是这样被眼前的风景诱惑着前进

    给老弱让座不能算高尚,那些岿然不动的人也不就卑劣,倒是以让座行为来评判高尚卑劣的人卑劣的很

    生活中多的不是故事,多的是断篇、残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

    物非人是事事兴

    我的急躁脾气大概源自我的母亲,或许我的父亲对此也有所贡献

    自私不是爱,爱不是为了自己,爱是一种自私行为,但爱不是自私

    你看,那些无知的人,他们在暴露自己的无知这件事上总是那么慷慨

    当我看到小丑收起他的笑脸、露出倦容,我仿佛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这个世界的人们想极力隐藏的另一面,仿佛我的行为本身已构成犯罪,只因我看见了什么

    伐倒的林木散乱地堆积在覆满树叶的土地上

    当你习惯了用袜子包住裤脚时你就会以为所有的人都是用袜子包住裤脚的,当你偶然间看到一个人不是这样时会十分惊讶,因为——这个人怎么会这么奇怪?

    我讨厌运动使人健康的说法,它抹杀了运动的乐趣

    粗略的分一下,科学属于见而信,宗教属于不见而信

    人总是习惯性地找最省力的办法,这本没有错,错的是对所有的问题都一视同仁

    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反应不同,那么在意的是人而不是事

    礼貌针对的是行为,而非行使行为的主体

    对孩子来说,家长的“背叛”指的是什么呢?

    他们以朋友的身份从你那获取了你的想法和意图,然后再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和改变你的那些想法和意图(他们的目的不是和你做朋友,和你做朋友只是他们达到目的的手段)。

    每次睡到自然醒,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我会产生一种罪恶感

    你知道那些麻雀,它们非常胆小、谨慎,稍有震动就会四散逃开,我有时候就像它们一样

    可乐诱惑论

    夜晚,临睡前一小时

    舌尖、身体已在渴望

    只等这温润的液体淌过

    喉咙是身体的暴君

    它只贪念

    那稍纵即逝的欢愉

    牙齿不欢迎

    这甜腻的不速之客

    它是更具智慧的长者

    最后的仲裁者是手

    它决定选择牙刷

    我看到的多是亲戚间的勾心斗角、斤斤计较

    其实,周星驰电影里的无厘头风格开始普遍出现在生活中是一件可怕的事

    老鼠过街——女士尖叫着跑开,男士在那饶有兴味地驻足观看

    极度热闹中的沉默似乎是一桩犯罪行为

    早起的校车放黑烟

    我能想到最残忍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若水池里注满清水  那些鹅卵石将会多么幸福

    为政亲民的新定义:一群中年大妈在行政楼前大跳广场舞

    不是幸福,是太幸福

    不是快乐,是太快乐

    是太快乐,不是快乐

    是太幸福,不是幸福

    稍逾度,就不是原来那个

    如今,有些害怕逾度了

    痴心妄想,先是“痴心”,接着开始“妄想”。“妄想”没了,“痴心”还在。还在慢慢的消耗。不甘心就此耗尽,还是想“痴心”。已不能“妄想”了,此路不通。某位曾说过:痴心而明哲,明哲而保持痴心。突然想起,不觉默许。

    我还没有善良到可以随意将自己的生命赠与他人

    一小人以其心度君子之腹,另一小人从旁附和: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他断不会说这样的话。观者频频点头,都觉得说的有道理。

    我独自坐着  看他们  忙来忙去

    触目不惊心

    好多学生体检  医生只有两个

    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赞赏你。你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开始改变以往的看法。你不是真的不喜欢那个人。

    树枝摇动  旗面飘动  是两种不同的动

    饥不择食  孤不择友  似乎都无可奈何

    心情  明一阵  暗一阵  人  热情一阵  冷漠一阵

    主人家开Party,客人、小孩都开心,唯主人闷闷不乐

    我喜欢吃香菇炒肉里的香菇

    我常遇到的情形是:猫躺在主人怀中,受到爱抚:马看见了,也想受爱抚,往主人怀里冲,结果遭一顿鞭打;马不明白为什么,只觉得主人不公平,心里委屈:幸亏有猫安慰:你多试几次,总会成功的。马深以为然,十分感谢猫。

    人命不关天

    你满心欢喜满脸欢笑地向我走来

    自然像情人:电闪、雷鸣、暴雨,遍地都黑暗,发怒一般,想要毁灭一切;微风,如爱抚,细雨,是体贴,自然也会温柔。

    我的唇  你的吻

    我的唇上有你的吻

    公交汽车是不知疲倦的

    饼干、牛奶  搭配俳句  下午茶是这样过的

    眼睛向着光明  身体步入黑暗

    问:你为什么总是不合群?

    答:丑小鸭是想合群也没有机会的啊。

    对照白话看文言  终觉乏味  血缘关系算是断了

    这里的雪好白  天好蓝  电视里的人这么说

    能够在讲课时逗你笑的老师,总会有学生喜欢。即便那不是幽默。

    “插队”发生具备的三个条件:

    1、有人插队

    2、店主照样卖东西给插队的人

    3、排队的人不闻不问

    所以,一旦发生“插队”事件,这三方都该为此负责

    向自己的儿子抱怨一番  再继续忍受生活  她是这样的

    我常常害怕:那些从事垃圾清理工作的人会不会憎恶人类

    文章

    我•爷爷•茶

    我的关于茶的记忆多与爷爷有关,或者说是爷爷让我认识到世间有“茶”存在并引起了我的兴趣。在我的印象中,茶总是和老人有关系,我常常会见到老人手里捧着装满茶水的保温瓶,下棋打牌或闲聊无事时啜饮一口,我从未见到老人们瓶里装过透明无色的白开水,似乎对他们来说,茶已经代替了白开水的角色。而中年人则喜欢喝啤酒,饭桌上以我爸为代表的一群中年人喜欢互相敬酒、劝酒、以酒喻情。有时一家三口吃个午饭,老爸兴致上来了,从裤兜里摸出一张十元钱,吩咐道,儿子,这钱拿去,到楼下买瓶冰镇啤酒上来,找的钱你就留着自己用!这时我都会谨慎的回头看一眼老妈的表情,没有皱眉就表示得到了允许,于是我接过钱飞奔下楼。而作为一个小孩,我最爱的就是甜味饮料,比如那时经常喝的娃哈哈AD钙奶,每天只需喝一瓶就会得到莫大的满足。

    我们家离爷爷家近,走路只需要十分钟不到的路程,小时候的我经常去爷爷那里玩。一进门,爷爷看到我来了,就高兴,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就去给我化糖水喝,用一个搪瓷杯子,往里倒一些温开水,再加两小勺白砂糖,搅拌一会儿,一杯糖水就算大功告成了。爷爷化好了,我就喝,喝的时候砸吧砸吧嘴,体会下糖水的味道——真好喝!爷爷看到我喝得满足了就去一旁拿起他的保温瓶喝起茶来。不知道是茶的温度过高还是其它的原因,爷爷每喝一口都会停顿一下并发出类似叹气的声音,这让我觉得很惊奇。我想到爷爷既然能做出这么好喝的糖水来,那他自己杯子里装的肯定也是什么好喝的,单从他喝起来时的样子就知道这东西肯定不比糖水的味道差。爷爷发出的类似于叹气的声音在我看来是比我喝糖水时砸吧嘴更吸引人的一个举动,因为我都是一口喝完才砸吧嘴的,而且也就砸吧了几下,而爷爷是每喝一小口就叹气一声,这样一对比爷爷杯里的东西对我产生的吸引力就成几何倍数增长。于是,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就问爷爷瓶子里装的是什么,爷爷说是茶,这个名字让我觉得陌生,不过我也没太在意,管它叫什么,好喝就行。我就接着问爷爷,可不可以给我尝一下。爷爷看着我笑了,说茶有什么好尝的。我见爷爷没有想给我尝一口的意思,就更加认定这东西太好喝了以至于爷爷都不愿意让我尝一下。后来爷爷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还是把保温瓶递到了我手里,说,你尝吧,小心烫。我双手接过保温瓶,这个瓶子和我和糖水时的搪瓷杯完全不同,在儿时的我看来这保温瓶就像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物,而这样一个特殊的瓶子里面装的肯定是特殊的饮料。我看了看瓶里深色略显浑浊的液体,还有很多小树叶样的东西飘在水里,爷爷说那是茶叶,泡久了就变成现在看到的样子了。我问爷爷茶叶可不可以吃,爷爷说最好别吃,还是喝茶吧。其实我问这个问题主要是担心自己不小心吃了茶叶后会不会死掉。等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轻轻地慢慢地吸了一小口,咽下去,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茶的味道,只是这感觉与我的想象相差甚远。我以为是我喝的方法不对,是喝太少了才会这么难受,我看到爷爷都是一次喝一大口,所以我决定再试一次,这次要喝一大口。如果说第一次的小饮是从天堂跌落到人间的话,那第二次的不死心则是直接把我从人间带到了十八层地狱。我告诉爷爷这个叫“茶”的东西太难喝了,竟然是苦的。爷爷笑着从我手里接过杯子,告诉我茶就是这样的,然后又当着我的面喝了起来,我注意看爷爷的脸,丝毫察觉不出来有任何不适的表情,这让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爷爷就不觉得苦呢,为什么爷爷就能一口接一口的喝得津津有味,难道他有什么喝茶的秘诀没有告诉我?不过,我的疑问和好奇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爷爷后来给了我一块钱让我去买AD钙奶,算是对之前让我喝茶的补偿,只是从此以后在的印象里茶就和“苦”、“难喝”联系在了一起。

    这是我读小学一年级左右发生的事,从那以后我对茶的态度是不敬而远之,同时我仍旧弄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会喜欢喝茶。我隐隐约约感觉到大概要等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对此有所领悟,也许我到了爷爷那么大岁数的时候也会喜欢上喝茶吧。那时的我想象力还不够用:如果茶一直是这么苦的话,我也一直是我自己,那为什么到了爷爷那样的年纪茶就会变得好喝了呢?

    我再一次对喝茶产生兴趣要到上大学之后了。在这之前我已经能够很平静的喝咖啡并享受它的味道,可以把这个看成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为喝茶做的准备训练。年龄的增长让我意识到自己对“苦味”不是那么抗拒和难以接受了,而我也将自己的这一改变视为长大的表现,我变得不像小时候那么敏感了,我把对苦味的接受更多的归因于味觉的麻木,之前专为甜味而设的味觉之门在某个时候悄悄地关上了,与此同时新的味觉世界正等待我去探寻。当这一天终于来到——我能够品味茶的味道时——也不无悲伤之感,本以为很久很远的以后看来提前到来了。

    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园艺专业),再加上我们学院的一楼就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卖茶叶,离家远了,有时会想着给家里人带些东西回去,想到爷爷时就想到了茶叶,比起其他的礼物,一包他喜欢的茶叶也许更得他的心意。我虽然对茶具、茶艺、茶道等有所耳闻,却没有太过在意。我的爷爷,还有小时候见过的周围喝茶的人都是一个保温瓶,里面装着自己泡的茶,渴时啜饮一口,没有多少讲究。我也听过有人喜欢喝茶是为追求茶道、茶艺,为休养生息、怡养性情。这些爷爷都没跟我说过,我买茶叶寄回去给爷爷,后来寻求反馈体验也是问爷爷这次的茶好不好喝,不好喝就换其他的,爷爷也会简单的告诉我他喜欢这种还是那种。

    大学一次上英语课时,老师让大家分组,自选主题,用PTT演讲。我们小组选择的主题是“茶文化”,主讲人是我,其他的组员负责收集资料。那次的讲演不算成功,责任在我,老师的评价是主题选的挺好的,只是对其理解不够导致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在提问环节我没回答出茶道的含义,或者说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喝茶。老师后来告诉我们,茶在喝下去时会有苦味,但是一段时间过后会有回甘,而这份回甘的味道是比平常的甜更加有味道更加使人难忘,中国有个成语叫苦尽甘来,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后来,我也开始喝茶,买茶叶的时候我会买两份,一份寄回给爷爷,一包留着自己喝。等我终于尝到老师所说的回甘后,我才意识到茶能够成为世界性饮料、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这里面有许多东西值得挖掘,作为我本人浅尝辄止即可。

    小时候的甜是单纯的甜,就像小孩的笑容只是开心的表现。等长大后经历了一些事,笑中会带泪,难过时也会有欢喜,这个世界总是会有小孩存在的,也总是会有不再是小孩的大人存在,所以单纯的甜和神奇的回甘会历久弥新,永远受宠爱。如果把喝茶当成了解自己、了解爷爷的一种方式,又或者在渴时得饮,以茶取代曾经的糖水、娃哈哈的AD钙奶,就像单纯的幼稚终将让位于沧桑和复杂,这其中没有高低之分,幼稚也是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而沧桑则是生命的进程使然,最终一切终会复归尘土。

    现在见到爷爷,我会用自己的保温瓶泡上一杯茶,而爷爷也会用他喝习惯的杯子泡上他喝习惯了的茶,他现在大概忘了小时候见面给我化的糖水了吧,可我却一直记得它的味道,还有第一次饮茶时的苦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句、片段、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jxp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