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半天抠不出一篇作业到写出将近七千字的文章,就是舒怡在书院呆了两个月的成绩。陶语老师说:“内心已经打开。”周老师点评:“潜意识打开了,求学之路还在继续……”
舒怡知道,有这么快的进步,全得益于老师们的付出和写作书院的教学模式。
刚来写作书院,舒怡未曾正式写过文章,对写作毫无概念。那时老师只对她说一句:“尽管写,想写什么写什么,不要管好坏。”于是便有了舒怡的第一篇文章。
老师说,对于初学写作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写出来。只有先把文章写出来,谈技巧、主题、构思才有意义。她对周老师的感恩是无以言表的。
周老师多年修行,创办《大师写作书院》是为了普度众生,书院里陶语老师也发愿度人度己,为众生而写。所以书院的日常学习不仅是写作知识,更是修行智慧。
周老师的教学方法是独特的。对于不敢写的人,他会给予力量和信心,让初学者跨越恐惧,敢于表达;对于有基础的人,他会要求打好基础,以便帮助作者盖更高的楼层;而对于已经驰骋在文海中的人,他则如高高耸起的灯塔,为海洋中迷茫的人指明方向。
包容性和因材施教是写作书院的特色。书院里各色人才汇集,各显神通。舒怡可以在书院里的日常探讨及文章点评中聆听写作和修行要义,也可以到老师和文友们的简书空间观摩不同写作模式,为她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了广阔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