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就似江河湖海中飘流的一叶扁舟,要随时听闻或者预测天气变化,及时规避着狂风暴雨闪电雷暴。只有如此,方能一世无忧。
人生于世间,不仅受制于大自然的喜怒无常,而且还必须保持个体与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正确关系。因此,世间不受限制与约束的人没有,无论是谁。
有人说,古时的皇帝、天子受命于天地统御四海,金口玉牙,可以主宰国民的命运与世间的浮沉。其实不然,不妨我们可以细述历代王侯兴衰沉浮,便可一目了然。谁不思让天下永远归属于一家一室一姓主宰,千秋万代永世为一姓一家所统御。嬴政始皇,冀希望天下永远由其嬴姓子孙万世传承,而给自己冠上了始皇名讳。未曾想,他死后不久,便梦断二世胡亥之手。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率子打下江山之初,也曾威震四海;李世民即位后,也开启了数年圣君之治。一时,国强民富,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和乐安居。但李氏未经几代人的移手,也未跳出国破家亡的命运。亡国被囚禁的后唐主无奈发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叹。
纵观历代王侯,心系社稷安危百姓幸福者,其在位日久,社会太平,人民安居;大凡只顾个人或者少数族群享乐,不管百姓死活者,其灭国亡家的速度就快。任何人,想高高在上,一手遮天,都必是痴人说梦。普通百姓的饥饱冷暖感受,就是最好的晴雨表。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
可见,勤政爱民的帝王,百姓拥戴,其宝座也稳固;奢侈骄横,荒淫无道者,其最终的命运恐怕连普通人也难及。故此,想做一位称职的王侯,首先必须修身养性,懂得做人之道,然后熟稔为国理政之方略,才可保一世基业之稳固,四海升平。否则,落得江山易主,身死他人之手,为天下笑哉。
普通人也难离世间众多规矩所绊。在十字路口,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只有如此方能确保交通顺畅行人安全;在人们的交往中,人人皆应当持守诚信为本的原则,与他人打交道,才能让自己周围的朋友越来越多,否则,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是早晚之事。
众人更难以脱离国家法律与法规、社会道德与村规民约等约束。打人骂人者违法,偷盗抢劫者犯罪;违反村规民约者受谴责,过失损毁他人财物者应当赔偿,等等。人世间,为了保障证众生相安无事所制定的法律法规,看似束缚了人们的手脚,实则它准确地规范了人们的行为,调整了个体与社会、群体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身处于世间,无论是谁,都必须存有敬畏之心。敬守,世间为了确保大家和睦相处的所有规矩与关系;畏惧,所有保护彼此不受侵害与影响的法律法规。唯有如此,你才能确保一生之路不偏,事兴业旺一路顺畅。否则,国家强制力会让你领教到法律法规的无私与严厉。
人们刚刚学会走路之时,深一脚浅一脚步履蹒跚;人至暮年,因身体机理衰退腿脚踉跄。这是自然规律使然,谁也难以改变。人至青壮之年,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诸多自然与社会规律,依照诸多规律行事,人生就会一帆风顺;否则,惊涛与骇浪、湍流与险滩、悬崖与峭壁、逶迤与崎岖,都将与你一路相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