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一个很平常的例子:
某位科长,分配一个新参加工作的干部去工作,嘱咐了两件事情。这个新干部就下去了,也按时回来了。但是,一汇报,却只做了一件事情,问他为什么?他不知所答,另一件事情也忘得一干二净。科长从此得了一条经验,凡是新干部,总是只分配一件工作,做好后再来请示第二件。新干部也满意,觉得事情好办了。大家都说:这才是具体领导。
这个做法,究竟算不算具体领导?可慢下结论,先研究两个问题,一是科长分配的工作,新干部为什么会忘记?二是一件一件地分配工作,能不能解决新干部忘记的问题?
照常理看,像上面说的新干部忘记了一项工作,如果不是生理上有健忘症,就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根本没听懂科长的指示,或虽听懂了,却只知道一个做什么,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印象不深,一到具体问题,接触到许多纷繁复杂的事务,便一下把原来的工作任务,忘了一项;二是这个干部工作态度太糟糕,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把科长的指示当耳旁风,转眼就忘到脑后了。要是这个分析不差,那就可以明白:一件一件地分配工作,会有怎样的结果,工作效率奇差,新干部成长奇慢,科长奇累。如果这个新干部真的有健忘症,以至到了如此健忘的程度,那最好叫他转岗,不必勉强凑数,这里暂不讨论。如果是上面分析的第一种情况,即使不忘,也会把工作做得不明不白、稀里糊涂,跟忘了也差不多,甚至有出乱子的可能。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即使不忘,也会是敷衍塞责,好则完成个表面样子,坏则就会犯错误。
事情很清楚了,这个例子绝不是一个部门所独有,而是暴露了我们带有普遍性的领导方法的问题。我们的领导方法,还常常是只会分配数字,交代条文,而不能认真地打通下级干部思想,告诉他以必要地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应付复杂的实际情况,防止那些有可能发生的偏向和错误。工作布置下去之后,又往往不去认真检查,及时交流经验,指导工作。这样,碰到一个好的有经验的干部,还可以大体上体会到上级的意图,工作做得还不至于走样,若是一个新的干部,就难免找不到头绪,所以丢三落四,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实在不足为奇。
具体领导是十分需要的。越是对经验和能力不足的干部,越要具体。但是也不能如叫小孩子帮忙拿杯水那样分配工作,这不叫具体,因为首先工作就不是那样简单的事,人也不是那样简单的机器。所谓具体领导,乃是针对具体的工作情况,具体的干部条件,予以具体的帮助,指出方向,说明方法,准确的衡量干部的长处和短处,运用其长处,克服其短处,恰当地使用,在工作过程中尤应经常加以检查和指导。而所有这一切,又都必须通过干部的头脑叫他自己想通,懂得为什么,然后用行动表现出来,而不是当作你的留声机或者傀儡,这样,他才会根据情况办事,才会发挥他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你分配他的工作,他就不会再忘记,你没有分配给他的工作,只要客观上有此需要,他也会做或向你提出问题和建议;这样,他才会不断提高。不要认为,他们是新干部,什么都不懂。事实上,正因为他们是新干部,他们对工作的理解,比之我们较老的干部往往能不受束缚地了解,虽然他们经验少、政策水平低,可是他们依然有他们对政策的切身体验,有他们所独有的社会经验,将来的国家和社会也必将由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建设,这是他们可以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只要我们根据他们的现有水平,逐步给予引导、提高,他们一定能快速成长;相反,有许多新干部进步也是很快的,这就看我们一些较老的干部怎样去带领他们,这也是对我们较老的干部提出的挑战,而这也成为了一些思想偏狭的干部不愿提携新人的思想根源。所以我们说,具体领导是必要的,单看我们是怎样的具体领导法。
对于新的干部来说,另一实现具体领导的好方法,是带领他们突破重点、难点,在工作中教会他们如何处理即将开展的全面工作,这当中最要紧的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而不是让他们处于旁观地位、打杂角色,你处理一个问题、观察到一个现象、背后的隐患、如何未雨绸缪、怎样开动脑筋想办法,都要切切实实地向他们说明究竟,使他们学得的不是些表面文章,而是懂得为什么这样做,学会思考、学会方法,在什么情况下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那样做,他们就可以“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想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工作方法。这样,再给他们安排别的工作或放到另外的地方去工作,他们知道自己掌握了工作方法,他们心里就有底了,就有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勇气。但是,这时你还不能放松领导,特别重要的是应该经常提醒他们:要按具体的情况办事,不要一味模仿,并帮助他们分析实际情况,想办法,照常地领导他们。慢慢地,他们就可以独立地处理工作了。
虽然我们辛苦一些,但是对新干部的快速成长,对事业的发展,实在是大有裨益。
略谈具体领导
网友评论